巧用学生的生活知识迁移能力促进数学课堂的教学发展

2016-03-03 08:42:25江苏省南京市江心洲中心小学王登云
学苑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小学生情境教学模式

江苏省南京市江心洲中心小学 王登云

巧用学生的生活知识迁移能力促进数学课堂的教学发展

江苏省南京市江心洲中心小学王登云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只要教师转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巧妙地运用学生的生活常识和知识迁移能力,必定会大大地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迁移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涉及的知识更多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转变,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以致用和全面发展。小学数学课堂讲授的内容很多是来自生活,但是经过系统的逻辑总结,把普通的零散的生活常识进行了归类和升华,对于抽象思维还比较弱的小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和教学经验,重点分析了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巧用生活知识迁移能力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一、创设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教学情境,转变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还是教学模式、教学结果,其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多。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纯粹的理论讲授已经不再适合小学数学课改的需要,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创设和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拉近课堂知识与学生常识之间的距离,并实现有效的融合,这样肯定会大大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认真研究数学教材,不难发现,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教参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过程,与以往相比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出现了“亲民化”的特征,很多的知识点都是经过一定的生活知识考察得出结论,最后上升为理论性的规律性的知识点。小学生对枯燥的理论、定理、公理不感兴趣,但是他们对活生生的现实问题和生活化的问题却是充满好奇和疑惑的,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数学知识本来就根源于生活,只不过是经过系统化的加工概述罢了。为此,要想实现有效课堂的目标,巧用学生的生活常识和知识迁移能力来优化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实践证明,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融合学生常识和教材知识,能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比如,低段的小学生在学习数学基本的加减法的时候,如果纯粹地使用数学符号来测验和验算的话,学生很快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如果数学教师能就地取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了。

二、构建数学生活体验情境,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传统常规的那种单一教授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需要了,小学生不喜欢枯燥的理论讲授,更多的是希望能在课堂上参与其中,并且能在既定的教学情境下习得知识,掌握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创设体验式的生活教学情境,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实现学以致用和学为己用的教学目的,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是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情境教学让学生能在一定的情境下不知不觉地熟悉和掌握知识,能让学生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把知识内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人民币的认识》时,为了完成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可以首先把学生分成若干的小组,构建生活化的体验情境。一组学生为商店的工作人员,二组为买东西的人,三组为观察组,负责查找一二组交易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人民币的认知,要了解人民币,包括面值和购买力。教师首先给二组的学生面额不等的人民币,让他们去一组商店去购买东西,教师事先设计好产品的价格,让学生能组合使用人民币,并且大概掌握人民币的购买力,一旦出现错误,三组的学生要及时的告知和纠正。这样的体验式教学学生愿意参与其中,并且能做到学以致用,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一定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巧妙地设计数学生活游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时候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否则课堂教学就会受到影响。小学生天性爱玩,注意力很难集中,并且集中精力的时间较为短暂,一节数学课如果他们不感兴趣或者没有什么激发他们欲望的设计环节,小学生是很难坚持住40分钟的。教学实践证明,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寓教于乐,充分地依据学情整合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小学生喜欢游戏,在数学课堂创设数学游戏,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还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他们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教学质量。小学数学课堂要充分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知识迁移能力,巧妙的游戏环节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很多都根源于生活,但是经过系统化的概述归纳之后,有些规律性和理论化的知识就显得接受起来变得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不考虑学情,教师一味地讲授知识,学生肯定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很难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为此,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从学情出发,巧用学生的生活知识迁移能力,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实现数学知识的完美转化,把原本枯燥单一,理论性极强的知识转化为直观丰富,体验式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小学生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是小学生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