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6-03-03 08:4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4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新课程意识

李 彬

(德惠市第二十八中学 吉林德惠 130000)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李 彬

(德惠市第二十八中学 吉林德惠 130000)

新课程重在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自主质疑,是一个必要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符合素质教育基本思想的。

提出问题 问题意识 教学模式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1.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改的理念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其关键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能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进而自我解决问题。本质上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要求学习者能够主动介入到学习当中。如果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中,不想提出问题,或者提不出问题,都是一种悲哀,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1]

2.提高创新精神的需要

发明创造是人类进步的灵魂,一切发明创造都始于问题的产生。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的宝贵品质,因为问题是科学发现的前提,是新思想诞生的曙光,是创新精神的萌芽。强调问题意识不但促使人们不断发现问题,还会促使人们去解决问题,直至有新的发现。在此过程中,人们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得以发展。

二、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成因

现在最普遍的课堂提问模式却是按照“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再提问——学生再回答”的程序进行的,从学生的角度看,能主动提问题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主动提问题的人数和次数逐年下降。表现为:一是不想提,二是不敢提,三是不会提。造成目前学生不愿提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源于学生性格、心理,兴趣、方法等原因。另一方面源于教师,如有些教师教育观念陈旧,不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有些教师的性格、情绪等因素,影响了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有些教师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学生提出问题,造成学生的心里障碍。[2]

三、培养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

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经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当前,新课改的实施,以及高效课堂的广泛应用,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实现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三者水乳交融,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已然成为对教师的重要要求。然而,现实中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农村中学中,情况更为明显,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是大有可为的。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1.注重基础,增强知识储备,使学生能问

众所周知,知识的储存量和知识结构是问题产生的基础。一个人对于某种事物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说,学生必须对新知识产生的好奇、渴望、疑问,是要建立在一定的学习基础上的。这就需要教师除了要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整合历史知识,适当补充外,教师还应教育学生加强知识储备,广泛阅读历史书籍,扩大信息量,为敢问、会问铺平道路。

2.民主氛围,培养自信心,使学生敢问

陶行知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因此,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收起严肃的面孔,换上亲切、和谐的笑脸,把微笑带进课堂,说话要幽默,尊重学生人格,消除学生对提问题的恐惧感。在展示提升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反馈,我们要懂得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尤其对于那些胆怯、缺乏勇气的同学,应该多多给予鼓励,耐心引导,使其能够进一步探索,大胆创新。

3.创设氛围,激发问题意识,使学生善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积极组织课堂活动,分小组教学,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互动。丰富多变的教学环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发自内心的想融入课堂活动中,

4.积极评价,体验成就感,使学生乐问

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激励、诱导,使学生由无疑可问到敢于质疑,这是问题意识培养的必由之路,但不是最终目标。教师要适时点拨、指导,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后,作为教师该怎么引导学生教会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已是一个核心问题。只有把问题解决了,学生才能真正进步。因此,教学活动应该生成有效的评价体制,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就感会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提出新的问题,并积极解决。

总之,问题是创新的基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创新精神,课堂教学理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新形势下,新的教育理念促使我们反思传统的教学方法,着力改变教学中发问的策略。教师精要、有效的发问旨在引导学生更好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发问,在发问中学会探究,问题意识的增强必将催生更多的创新之花。

[1]何德法.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教师角色的转变[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12).

[2]周朝华.探讨性学习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C].见:探究式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第2期.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5年.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新课程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