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贤
(吉林省公主岭市秦家屯镇第二中学 吉林公主岭 136114)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秀贤
(吉林省公主岭市秦家屯镇第二中学 吉林公主岭 136114)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加速素质教育的进程,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广大教师努力实践课程理念,取得可喜的成绩,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初中数学 教学 存在的问题 对策
目前,数学课堂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已经有意识地引入课堂教学。然而,不难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合作: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价值,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极少,学生的参与度极不平衡,学生的合作非常被动,缺少充裕的合作时间,不注重合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组织学生讨论流于表面。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组织讨论。需要讨论问题,讨论时间不到一分钟,没说上两三句话,草草了事。[1]
必须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至少要考虑:
1.合作交流是必须的,根本没必要合作的不合作,不能追求课堂形式上的热闹。
2.合作交流形式是多种多样,合作形式不能过于单调。
3.合作交流必须注重能力培养,学生不是天生具备合作交流能力,需要指导培养。[2]
4.慎重选择合作交流的时机,安排什么时候什么形式的合作交流需要精心设计。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最适宜组织合作学习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性的问题适合学生合作学习。
2.疑难之处,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3.知识容易混淆之时,适宜采用合作学习。
4.综合性比较强的内容适宜开展合作学习。
必须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加强合作学习教学技能的培养。[3]
1.关于合作学习的分组。进行认真的研究,保证每个组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度、性别等均衡。确定成员的分工,采取轮换制为宜,例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等轮流做。组长负责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2.关于合作学习的设计。深入研究教材,体现的新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有难度、有探究价值,问题具有开放性。一堂课的每个环节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合作学习的时间等。
3.关于合作学习的实施。加强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关注困难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发言。
4.关于合作学习的总结。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收集信息,反思成功的经验和不足的教训,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指导,每个小组进行反思,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教学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营造的教学环境。营造教学情境让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的情感,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形象、富有兴趣。
然而,有的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营造情境 “冥思苦想”。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生活,不是新课标下的数学课。教学实践证明,有的教师煞费苦心创设的情境,根本没起作用,有的学生被教师营造的情境吸引,不能进入学习状态。
营造教学情境必须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变化,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形式多种多样,例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等。就初中生而言,注重营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以数学的魅力吸引学生。不能单纯地用“生活化”、“活动化”冲淡“数学味”,数学课变成了活动课、游戏课。不一定每节课都需要,不容易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开门见山直接导入。[4]
自主学习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建立于“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的基础之上,因此,自主学习离不开指导,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有的教师片面理解自主学习,课堂不敢多“讲”,把“少讲”作为原则,把“少讲”作为自主学习。一讲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比谁更“少言寡语”。因为讲了就有“灌输”、“填鸭”之嫌。一般情况,概念、法则、结论等学生可以发现的,尽可能地运用发现学习;陈述性、事实性的知识,教学的疑难点、易错点,运用接受学习。接受学习学生被动地学习,发现学习学生主动学习。然而,设计好的接受学习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现学习营造的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组织等不当,造成学生被动地学习。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在一节课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交替进行,接受中有发现,发现中有接受。
总之,该引的引,该问的问,该点的点,该讲的讲,发挥教师和学生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独具优势,多媒体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有助于鲜明表象的形成,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加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给予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然而,现在的观摩课、公开课、评优课,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观念就是落后的。因此,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制作课件。结果不理想,有的课件是课本搬家,有的是替代了小黑板;有的课件页面五彩缤纷,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果恰恰相反,学生被鲜艳的色彩吸引,忽略听讲,没有注重课堂教学应掌握的知识;为了展示精心制作的课件,割舍了本该由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学生变成了观众;有的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代替了板书,干脆不写板书,一节课结束,学生大饱眼福,黑板上除了课题没有任何痕迹;有的教师操作计算机不熟练,中途无法进行,旁边配个“助教”;有的课件链接不好,教师手足无措,课件成为一种点缀、累赘。
总之,计算机辅助教学要注重实效,新技术并不一定代表新的教学思想。屏幕不能取代板书,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必须有机结合,互补优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杨海红.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2017,(05):93. [2017-08-02].
[2]杨蒙.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西部皮革,2016,38(14):275. [2017-08-02].
[3]方峰泽. 浅析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教学论坛,2014,(27):135-136. [2017-08-02].
[4]刘银涛.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赤子(中旬),2013,(07):367. [2017-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