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教师应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2016-03-03 00:34耿志秀河北定州中学
新课程(下) 2016年7期
关键词:素养文化教育

耿志秀(河北定州中学)

新时期教师应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耿志秀
(河北定州中学)

唐代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曾言:“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高超的师识本领和师艺技能是教师高素质的集中体现。

受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呈现者改变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观察者和参与者。赋予课堂浓郁的文化气息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营造自然的交流氛围,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对英语教师而言,文化素养的提高是成功转变角色的前提。

教师的文化素养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特征,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内化的文化知识为基础,体现教师的人格、气质、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个性品质。作为特殊的职业,教师的文化素养涉及三个领域:渊博的文化知识,本学科教学的驾驭能力和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一、科学的教育理论是教学的指航灯

教育是影响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想在这项事业中取得成绩,首先要正确认识教育事业的重要地位,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要对工作怀有强烈、持久的热爱,要领会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学习最前沿的教育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保证正确的航向。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新课标要求我们从“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所以,我们不能再带着功利主义色彩,要摒弃一切围绕高考分数的教学模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明确其学习目标,塑造有文化、有道德、有追求、有责任感的新型人才。

二、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教学的必备条件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体现。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科技迅猛发展,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联系越加紧密,社会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新兴词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幕课、微课、翻转课堂、三沟通两平台等,都在挑战教师的信息接受度。现在的学生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能获取各方面的最新信息和知识,而且他们年轻、头脑灵活,对新媒体的使用比教师要熟练。一线教师只有拓宽信息渠道,吸收新知识,才能充实自己的课堂,搭建广阔的文化传播平台,使学生流连忘返。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且在教材中增加了对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几个主要国家的介绍,包括各个国家的标志物、国旗、地理位置、主要城市,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及大众传媒情况等。同时也有对一些名著的节选,如《百万英镑》《项链》《威尼斯商人》《窈窕淑女》等,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学的发展和时代特点,欣赏英语的独特魅力。教师可以依托教材,对学生适时、适量地渗透文化背景,并对跨文化进行系统的对比和分析,而不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是教学的有力保障

现在的教材增加了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与素材。如,必修1 Unit 4Earthquakes涉及地震的原理和现象,必修2中包括了culturalrelics,computers,music,wildlife protection等话题。教材和日常阅读素材中的话题涵盖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疗发展,环保问题、信息技术等,围绕这些话题展开活动需要课外查阅大量相关的资料,并与现有知识结合。

丰富的多学科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专业知识的讲解。如,时态问题一直是难点,学生对时间状语和各时态的对应关系很容易混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数轴,标好各个时间段,让学生指出应用的时态,这样比较形象、直观。还有一些常用、易错的词汇和短语也可以借助其他学科知识,如,devote oneself to的被动形式be devoted to已成固定短语,学生不太理解,容易记混,我们可以借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理论帮助学生记忆。

四、文化意识的渗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中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国际化活动中,如,奥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优秀影视作品国际化、中外各个等级的文化交流项目等。这时候国家就需要培养有国际视野、能深刻理解异国文化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不仅要把外国文化的精髓吸收进来,也包括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出去,通过文化交流、拓宽视野、求同存异,促进各国之间和谐发展。当教师介绍西方的餐饮文化,教授hamburger,milk,hotdog等词时,也应想到让学生学习一些更为“生活化”的知识,如,豆浆、油条、麻婆豆腐;介绍美国的help oneself用餐习惯时,也要对比介绍中国的谦让布菜。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教师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也是社会人才的塑造者。新时期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教学理念等方面不断提升,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创新,用自身的光辉照亮更多的心灵。

[1]范治光.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6.

·编辑李琴芳

猜你喜欢
素养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