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莉(太原市财贸学校)
从《项链》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看其现实意义
吕莉
(太原市财贸学校)
举世闻名的短篇名著《项链》是19世纪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经典之作,小说叙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个小职员的妻子,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一心追求高雅奢华的生活,她为了体面地参加一场舞会,向朋友借了一串精美的项链,舞会上她大出风头,赢得了所有男宾的仰慕和青睐,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可是乐极生悲,项链不慎丢失,主人公因此跌入了穷困的深渊。为了赔偿朋友的项链,玛蒂尔德与其丈夫倾家荡产,债台高筑,夫妻二人节衣缩食,含辛茹苦,整整花了十年的时间才还清了所有的债务,当他们如释重负的时候,却得知这串项链竟然是假的。小说的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作品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后半叶,法国社会小人物的梦想和痛苦,追求及遭遇,作者既感慨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弱点,又感慨命运对小人物的嘲弄和残酷。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本文尝试从女主人公的性格赏析中,看其蕴含的现实意义,引发读者的思索。
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一直被认为一个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形象,玛蒂尔德拥有姣好的姿容、优雅的气质,但是因为出身低微,在讲究陪嫁资产的法国社会,她只能嫁给一个小职员,过普普通通的生活。但是“住宅的寒碜、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她只想过奢侈高雅的贵妇般的生活。“她没有漂亮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然而她偏偏只喜爱这些,她觉得自己生在世上就是为了这些。”这无疑揭示了她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思想性格。
为了参加一场舞会,她做新衣裙,向朋友借项链,一心想借此机会跻身上流社会。在舞会上,玛蒂尔德出尽风头,赢得了所有男宾的仰慕和青睐,甚至引起了部长的注意。她整晚都在狂热地跳舞,忘乎所以,得意痴迷,虚荣心得到了空前满足。结果乐极生悲,舞会结束,项链却弄丢了。为了满足一夜的虚荣心,她真可谓煞费苦心。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虚荣心作祟,不借何丢?又哪来的丢链、赔链之悲剧?
生活还在继续,悲剧仍在上演。当今社会,有多少年轻的女子,因为爱慕虚荣、贪恋富贵,没有爱情,不懂真情,只想做外貌协会的拜金女郎,肤浅庸俗而不自省。这种拿青春做赌注的物质女孩,往往会受到生活的惨痛教训。这也正是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性格所带给我们的现实启示。奉劝那些以尊严和真情为代价换取虚荣和富贵的女孩,请强大自己、珍爱自己,不要在爱慕虚荣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因为自酿的苦果只能自己吞下。
丢项链是玛蒂尔德人生的转折点,从此她偏离了原来的生活轨迹,踏上了放弃幻想、面对现实的人生之旅。丢项链这个事件在给她沉重打击的同时,也是她真正面对生活的一剂清醒剂。她一下子拿出了“英雄气概”,一头扎进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各种琐碎杂事之中。“她刷洗杯盘碗碟,在那油腻的盆沿上和锅底上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她用肥皂洗衬衣,洗抹布,晾在绳子上。每天早晨,她把垃圾从楼上提到街上,再把水从楼下提到楼上,走上一层楼,就站住喘气。她穿得像一个穷苦的女人,胳膊上挎着篮子,到水果店里,杂货店里,肉铺里,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
在这十年艰辛的生活中,玛蒂尔德经受住了严苛的考验,磨砺了坚强的意志,表现出善良、诚实、质朴的可贵品格。无论生活多么艰辛,她从未有过不良的念头,比如赖着不还,或者买个假的以假乱真,一还了事,或者逃之夭夭,人间蒸发,或者凭借姿色,出卖色相,堕落还债。恰恰相反,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她不逃不躲,正视现实,面对挑战。在艰辛残酷的现实人生中,砥砺出诚实守信、勇敢坚强的可贵品质。
再看当今社会,欠债不还,甚至携款跑路的事时有发生,毫不守信,遇事即逃即躲的人也比比皆是。在呼唤诚信的年代,玛蒂尔德身体力行,恰恰成了励志的榜样,成了诚实守信的楷模。这不正是她的性格所带来的现实意义吗?虽然年代已久远,但是却很值得今人去思考。
常言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我们看到小说中的路瓦栽夫妇在面对灾难和不幸时,却是不离不弃,团结一心,共渡难关。尤其值得称颂的是路瓦栽先生,祸是妻子闯的,他却没有半句怨言,始终做妻子最坚强的后盾。
丢项链后,路瓦栽先生即决定要照价赔偿,他先是拿出家中的全部积蓄“父亲遗留给他的一万八千法郎”,接着就“冒险到处签着名”“完全不顾后半生的生活了”。接下来就是含辛茹苦、长达十年的艰辛岁月,白天工作,晚上“抄写五个铜子一页的书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从这个角度来说,《项链》也是一曲诚挚相爱的颂歌。那么,丢失项链对女主人公来说,是悲剧还是喜剧?是成全了她,还是败坏了她?这些思考会让我们的阅读更丰富、更活跃,也更能体现出阅读主体的独特个性。希望通过对人物性格及其命运的解读,能带给读者更深入的思考与现实感悟。
邢念萱.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J].江苏教育,1986(10).
·编辑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