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之湾》的魔幻现实主义解读

2016-03-03 05:44张天骄
现代语文 2016年34期
关键词:斯通魔幻现实主义拉丁美洲

○张天骄

《灵魂之湾》的魔幻现实主义解读

○张天骄

罗伯特•斯通是美国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代表作《灵魂之湾》具有鲜明的魔幻现实主义特色,小说中的镜子物象折射出当代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揭示当代美国社会中的潜在危机。

罗伯特•斯通 《灵魂之湾》 魔幻现实主义 社会危机

在当代美国文学界中,罗伯特•斯通是一位饱受争议的作家。其文风迥异、不拘一格,文字充满野性但思想十分深邃。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创作出7部长篇小说,2部短篇小说集和1部回忆录。《灵魂之湾》作于2003年,是斯通近年来影响力较大的作品。笔者曾就小说中动物意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然而除却动物,小说中的静物意象亦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以其中较具代表性的物象:镜子,采用魔幻现实主义理论的视角进行分析,从中折射出当代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和当代美国社会中的潜在危机。

一、魔幻现实主义的源流与发展

20世纪的拉丁美洲社会板荡,夷敌交侵,疯狂的历史在这里再现。“旷日持久的内战,永无休止的党派争端,帝国主义的残酷掠夺,专制统治的白色恐怖勾勒出了二十多个国家的百年兴衰。”尤其到20世纪70年代,“魔幻现实主义的某些手法被用来表现为拉丁美洲作家对拉丁美洲社会的固疾:独裁统治的再审视。”譬如卡彭铁尔的《方法的根源》(1974),罗亚•巴斯托斯的《我,至高无上者》(1974)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家长”(《家长的没落》1975)等。诚然在这一阶段文学创作出现了很多登峰造极的作品,但不能以偏概全地把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整个发展史与拉丁美洲人民的反独裁抗争两者相等同。陈众议把魔幻现实主义分为早期(三四十年代)、中期(五六十年代)和后期(70年代以后)。这些作品“反映拉丁美洲孤独落后、体现拉丁美洲混血文化和混血人种‘集体无意识’的群体化形象,被个性化形象(独裁者)所取代。人物本身的力度(比如独裁者的残暴)超过了文化内含的魔幻所能产生的反响。”因此上述作品只是拉丁美洲国家人民反对各式各样专制制度的文学产物,只能归于后期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研究范畴,系其中一个分支,但无法涵盖该文学发展史的全部。

近年来,很多学者逐渐摆脱晚期魔幻现实主义研究的思维定势,并走出传统研究误区。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再次引爆大众对魔幻现实主义的审视,海内外学者以客观眼光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起源和发展作了一个全新回顾。“魔幻现实主义最早可以追溯到30年代。它起始于拉丁美洲作家对美洲本原中的两支血脉——印第安文化和黑人文化的再发现、再审视。”众所周知,美洲曾经隶属于印第安人统治,印第安人创造的古代美洲文明光辉灿烂,令同时代欧洲人为之折服。然而在长达数百年的西方殖民统治时期里,古文明惨遭严重破坏,甚至被完全淹没,神话传说被视作“异端邪说”而受到禁忌和摧残。“就文学而言,丰富的古印第安神话传说作为一个整体,不仅是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的难以再造的艺术典模,而且表现了古代印第安人认识世界、征服自然的方式。”因此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家们都身负“寻根”的重要使命,其作品表现出的拉美现实“有浓厚的番石榴芳香和斑斓的美洲色彩”。换言之,魔幻现实主义也即拉丁美洲的“寻根文学”,而并非是单纯的土著主义小说。“从广义上说,‘寻根’运动意在发扬光大博利瓦尔的美洲大同思想;从狭义上说,它重新发现了美洲印第安文化。”

由于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影响,国内学者往往只停留在反独裁和反暴政的层面,兼之歌颂身处第三世界的拉美国家人民。而真正接触到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本源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在此层面上开展有针对性研究者更是凤毛麟角。勿须赘言,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研究重心应由单纯“反独裁抗争”回归“寻根”,以拓展更宽泛的研究视野。研究范围也不应仅局限于拉美国家文学,在其近邻美国也有多如过江之鲫的作家和作品,皆以拉美为舞台展开情节,如下文所述的罗伯特•斯通便是深谙此道的大家之一。

二、《灵魂之湾》中的物象隐喻

不知何因,镜子这一物品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饱受诟病。在中国民间有深夜不要照镜子的俗语,风水学中也忌讳将镜子对着卧室和床。西方人认为如家中有人过世,就要盖住镜子,以免死者的灵魂回来,依附到走过来照镜子的人身上。此外更有诸如“血腥玛丽”等利用镜子的恐怖通灵游戏,总之这些迷信强烈连接着镜子和死亡。在《灵魂之湾》中,镜子这一物象也是以负面形象出现的,小说中诸多令人不愉悦的事物都是通过镜子呈现出来。即使是望见镜中的自己,男女主人公也透出一种倍感压抑的气氛。女主人公拉腊“站在一面与门等高的镜子前,审视着自己”,却觉得“我不知羞”且“真是肮脏卑鄙”。每当她“盯着自己深色的、近乎绿色的眼睛”时,就“发现镜子摄住了自己”。小说的行文在此较为诡异,字面上看是因为拉腊在伏都教的仪式中失去了灵魂。事实上斯通在此暗讽当代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无法认清自我、更无法悦纳自我的矛盾心理。法国心理学家雅克•拉康在1936年发表了关于镜像阶段论的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镜像理论。婴儿认为镜子里的是他人,后来才认识到镜子里的就是自己。在此之前,婴儿还没有确立一个“自我”意识。拉腊觉得“我看到了自己在镜子里,然而我的思想却没有留下影像。我的话语没有投下影子”。由此反衬出美国的高知分子,在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总是横亘着难于逾越的障碍。当她看到镜中的自己,都“把这想象成一种审判”。

拉腊除却其政治学教授的身份之外,有着复杂的全球性背景,事实上她是个政治间谍。正因为拉腊本人难以接受这样的多重身份,她才有强烈的冲动去追寻真实的自我,她在“镜子前,又是求告,又是大笑,又是哭喊,想要回自己的灵魂”。拉腊是纯洁的也是无辜的,但卷入了政治漩涡并被第三世界的某些军政要人和团体控制后,她已经身不由己,更难以接受现在的自我。“有些时候,她发誓说自己根本不在那里,镜子里的人她根本不认识,这间屋子也变成了一个可怕的房间”。拉腊为自己的误入歧途而忏悔,因此不断地与命运抗争,但总是收效甚微,她甚至考虑过一死了之。“有一次,她试图在镜子前面引颈自缢。难熬的日子。日日夜夜,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没有灵魂”。西方人迷信可以用镜子来接触另外一个空间,因为在镜子的背后存在另一个时空或另一个宇宙,镜子并非是真正的实体,而是本宇宙和另一个宇宙之间的界限、障碍或门。对拉腊而言,死亡或许是最好的解脱。相比之下,男主人麦克尔对镜子的态度则采用回避的方式,“没有镜子。玩笑开在你身上,而你却不必看到自己”。无论是对于现实自我还是镜像自我,都选择逃避的态度,斯通用这一描写彰显出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软弱性。

除镜子之外,文中其他的物象也有异曲同工的用法,如拉腊的灵魂被数次提及锁闭于绿宝石中,这一在现代社会看来极端无厘头的表述,其实也大有深意。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反而被毫无理性的物品所控制,这是对美国后现代社会的莫大讽刺,也是对缺乏指引力的美国文化的反思。此外十字形符号在小说中亦反复闪现,画“十”字形是基督教徒祈祷时一种仪式,纪念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准确地说这是天主教徒的仪式,绝大多数基督教教徒(新教徒)并没有这种习惯。从宗教的角度看,这是信徒履行仪式的合理动作;但是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这也是一个人自信严重不足的表现,《灵魂之湾》中的主人公茫然地徘徊在十字路口,因六神无主和无从选择而不得不向唯心主义求助。

三、《灵魂之湾》中的美国社会危机

一位访问过拉丁美洲的美国女作家曾说:“看上去神奇、虚幻,事实上却是拉丁美洲现实的基本特征”。《灵魂之湾》中女主人公拉腊就出生在加勒比海湾的圣特里尼蒂岛——这个由斯通虚构的加勒比海某岛国。由于受海地土著宗教影响很深,她相信自己的灵魂羁押在一个女巫手里。拉腊为找回自己的灵魂,带着男主人公麦克尔一起回到圣特里尼蒂。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大家马尔克斯曾有评论:“在加勒比地区,这类令人目瞪口呆的现象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果不其然,从书名“灵魂之湾”四个字开始,斯通就不遗余力地在小说中埋下神奇元素,与小说诸多情节发生的地点——加勒比海某岛国的梦幻感交相辉映。在那里,“神话、幻觉、梦境和现实水乳交融,难分难解。”

现代派要寻找一个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而后现代派则倾向于谈论人生的虚无和没有支柱可寻。在当下美国这个高风险社会,不知何时灾难会降临到头上。生存感的深层,矗立着恐惧感,人在异化的世界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从而陷入如但丁笔下描绘的林勃状态(limbo)。对一个国家而言,中产阶级是最清醒、最活跃、也是最有人生目标和追求的团体。可麦克尔作为一个兼具知识和地位的大学教授,一样不可避免地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无奈地目视着自己的蜕变。斯通处在现代派转型成后现代派的过程中,通过《灵魂之湾》向人们展现了由“寻找支柱”到“无支柱可寻”这样一幅图景:国家已经越来越显现出浮躁、狂热、悲哀、迷茫的气息,社会在财富的迅速积累下糜烂与堕落,民富国衰迹象越来越明显。这便是当代美国社会所遭遇到的重大危机,也是国家最大的可悲:表面的欢声笑语和一团和气掩盖着深深的悲哀;看似繁荣向上的国度,却处处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危机。作为一名有觉醒意识的美国人,斯通担心未来的国家会像虚幻的巴比伦之城般在顷刻间坍塌毁灭。美国社会的功能性缺失最终导致美国人处于精神无所归依的空虚状态。对小说中物象的解析,彰显出小说家忧国忧民的风范,其终极目的也是为关怀美国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前途和未来。

四、结语

罗伯特•斯通是美国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他的文学作品寓意深刻、朴实无华,忠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他的作品涉猎全球各地,从越南到美国、从耶路撒冷到中南美洲,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成为他的写作素材,因此他在美国、欧洲乃至东南亚都享有崇高的声誉。当然,斯通最为关注的依然还是美国社会的前途和美国人的命运,并对此展现出其人文主义关怀。斯通在2010年曾在书中坦言自己“很累了”。当外界纷纷揣测其江郎才尽时,这位耄耋老人又于2013年11月推出最新长篇小说Death of the Black-Haired Girl(暂译《黑发女孩之死》),剑锋直指当代美国社会流弊,令读者一片哗然,亦留下了很大的研究空间。

[1]陈众议.南美的辉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1-115.

[2]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王守仁.新编美国文学史(第四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姚翠丽译,[美]罗伯特•斯通著.灵魂之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杨仁敬.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M].山东:青岛出版社,2004.

(张天骄 江苏南通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226019)

猜你喜欢
斯通魔幻现实主义拉丁美洲
加拿大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特征解析
美国:特朗普竞选团队智囊被判入狱
相信不可能
莎朗·斯通:曾颠倒众生的好莱坞女神
割草工
概述当代文学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
影后“石头姐”要演网球名将
魔幻现实主义与宫崎骏的动画电影
拉丁美洲正进入低速增长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