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哲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聚焦文化:丰富小学数学教学的史学味道
黄 哲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可以看出,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重视。通过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相关部分梳理,感受到将数学史的相关内容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发挥数学史的教育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数学史;渗透;教育价值
1.内涵界定,构建数学文化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在数学课堂上渗透数学史是数学教育的一部分,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了解数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相互关系,了解数学家及其数学思想、精神与方法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数学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会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
2.形态转化,丰富课堂文化
张奠宙教授认为,应用数学史有助于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他提出了三个途径:(1)揭示数学发展的规律,形成正确的数学观;(2)返璞归真,揭示数学发展的过程,并使之适合今天的课堂教学;(3)提供真实的历史材料,体现数学的人文精神。这三点不仅指出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任务,也为数学史的具体运用指明了方向。
1.立足教材,展现数学魅力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关数学史的知识主要集中在“你知道吗”板块,且在三年级及以上教材中才逐步出现。
三年级上册出现的内容有:数字表示法的发展历程、计时表示法的发展历程、分数及分数线的产生;三年级下册出现的内容有:“铺地锦”的计算方法、量的概念的发展、小数表示法的发展历程。四年级上册出现的内容有:我国古代除法试商经验、二进制计数法的介绍、算筹和算盘的介绍、筹算和珠算的介绍;四年级下册出现的内容有:( )、[ ]、{ }符号的介绍、“哥德巴赫猜想”及“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介绍、法国数学家韦达的故事;五年级上册出现的内容有:负数的出现和使用、刘徽的“以盈补虚”法介绍;五年级下册出现的内容有:李冶的“天元术”及朱世杰的“四元术”介绍、《九章算术》中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介绍、我国古代对圆的研究成果介绍;六年级出现的内容有:黄金比例的介绍、“鸡兔同笼”问题、“九章算术”中有关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介绍。
2.扎根课堂,提升数学素养
学生学习必要的数学史知识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将数学史知识融入数学教学中,发挥数学史料的功能,是数学教育改革的一项有力措施。
(1)故事引路,激发学习热情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穿插介绍数学史故事,开阔学生的视野。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三年级下册“你知道吗”中,介绍了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的发展进程。通过图片与文字的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史的博大精深。让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感受数学的魅力。这种方法用历史故事来丰富数学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巧用名题,培养探究意识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名题。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倒推”的策略之后,安排了一道思考题,让学生解答著名的“李白沽酒”问题。刚读完题目,学生就迫不及待地运用所学知识动笔进行运算,并能顺利地应用“倒推”策略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一方面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辉煌成就,增强爱国情感
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令人瞩目,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了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经典算法案例,如《九章算术》中的“以少减多,更相减损”的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半广以成正从”的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负数思想、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了解古代先进的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国富民强而勤奋学习的精神。
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和本领,不仅表现在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上,而且更主要地体现在数学思想方法上。数学史对于揭示数学知识的来源和应用,对于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数学的学习气氛,对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都有重要意义。
[1]李文林.数学史概论[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杨豫晖,魏佳,宋乃庆.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内容及呈现方式探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7.
[4]严家丽.小学数学高效率教学行为特点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