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年以来,大多数高校对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怀不够,缺少对教师心理品质优化的有效引导和针对性培训,极少有对心理问题的易发人群青年教师开展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依法全面系统建立青年教师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既可以保障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又可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青年教师;心理档案;意义;内容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360-01
1.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研究及趋势
1.1影响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高校青年教师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的高学历毕业生,普遍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完善且基本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科研能力较强。他们精力充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对待职业压力有一定的应对能力。但与此同时,青年教师由于具有独特的独生子女的身份特征,毕业后就"从学校到学校",匆匆踏上"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工作时间短、社会经验和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不足,自身世界观和人生观仍未完成定型,思想复杂多变,心理稳定性较差,加上目前各种社会浮躁之气的影响,想事办事缺乏应有的实事求是态度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精神,主观任意、盲目追求理想和盲目选择、行动搅合在一起,心理矛盾与冲突比较多。
在调查访谈中发现,目前高校青年教师比较集中的几个压力源主要有"个人发展""、职称晋升""、工作量大",此外"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 、"经济负担" 、"学术科研压力"也是教师们感到压力较大的重要因素。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越来越多的高校实行聘用制,定期聘用打破了"铁饭碗",在引入竞争、激励教师前进方面卓有成效,也给青年教师带来了心理压力与危机感。
1.2心理档案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关于心理档案建立的研究,但是大多数集中在学生群体中,对于其他群体的研究还处在思考与尝试的阶段,如李海红提出建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档案;张予军提出为企业员工建立心理档案。马学伶对168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36.31%的教师感到精神抑郁,42.26%的教师长期处于一种心情焦虑状态,29.76%的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有所担心,32.74%的教师由于从事职业的压力而身心疲惫。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检出率高于男教师。马锦华采用心理健康测验量表对117名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分析。结果显示18.8%有轻度心理问题,0.9%有中度心理问题;25.0%青年女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承受力差、适应性差、情绪失调、抑郁、躯体化等心理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教师;文科教师心理适应差于理科教师;理科教师敌对情绪高于文科教师。
2.依法建立青年教师心理档案意义深远
2.1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依法建立心理档案,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个性,全面正确的认识自我,适时发现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优势和短板,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合理确定个人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克服不足,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强化自信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实现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
2.2有利于完善档案学研究。各种心理档案迅速出现在各高校中,但是大多数是关于大学生的心理档案。在教师档案整理过程中,高校往往重视人事档案、业务档案,却鲜有心理档案的建立。青年教师心理档案,在浩瀚档案世界中应该说历史相对较短,尚不够成熟,但其内在的、应有的功能优势非常明显。促使其不断成熟、完善,无疑对档案事业进步和广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3有利于充实心理学研究。为推进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研究、教育管理研究、社会支持系统研究、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研究等提供信息支持。在实践方面,一是可以为相关院校实施科学化、人性化管理提供专业依据;二是可以为青年教师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供有效支持;三是建立好青年教师的心理档案将对教师、学校、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3.科学确立心理档案的内容
青年教师的心理档案记录每一位青年教师的基本信息以及利用系统进行心理疏导的详细信息,包括自助康复与他助康复的记录,特别是心理疏导专家对存在心理问题的人员进行疏导的详细过程,从而形成专业规范的档案日志,方便日后学校与专业工作者查询,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科学合理确立心理档案内容,从中了解到有关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状况、心理特点等材料。
3.1高校青年教师的基本情况。一是个人基本情况(人事档案一致):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政治面貌、学历、毕业院校、所学专业、参加工作时间等。二是身体状况:血型、单位每年体验报告、个人病史等。三是家族情况:本人的出生地、居住地,家庭主要成员的年龄、健康状况、工作情况、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四是学习和工作经历:个人简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五是生活情况:待人处事的方式、行为习惯、体育运动方式等。六是心理健康的自我评价:生活中有什么高兴和苦闷的事,自己是如何解决的,如何看待心理咨询等。
3.2高校青年教师心理测试方面的资料。一是对心理测试结果作出的结论:主要包括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鉴定,有无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程度如何;人格特征方面,青年教育的性格类型、个人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状况;心理需求、工作压力程度及承受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的情况。二是心理学专家提出提出的建议。针对测试结果作出结论,进行科学分析,提出如何进行心理指导,指导教师如何进行自助,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等建议。
参考文献:
[1]李海红,李海霞,关于建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档案的思考,兰台世界2012·3月中旬,32-33
[2]贺泉莉,教师心理档案的科学建立与有效应用,兰台世界,2015.9中旬
作者简介:
陈锦元,男,湖北武穴,大学学历,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组织人事处副处长,馆员职称,研究方向为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