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大成
摘要:兴趣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是学生自觉思考和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当一个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越浓厚,其学业成绩一般都会越理想。因此,要想让学生喜欢生物,重视生物,就得先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关键词:欲望;探求知识;主动愉快;生物的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255-01
初中生物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地方其实很多,尤其是新教材的内容和结构都比较灵活而多样,大多数内容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既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又增加了实用性和趣味性。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愉快的心境走进课堂,宽容、鼓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用理解的微笑、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亲切的面容吸引着每一个学生期盼的目光,从而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积极思维,主动探究,并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如在学习《食品安全》一节时,我首先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资料,课堂进行新闻发布,学生们都积极参与,争相发布,既开阔了视野,增加了信息交流量,又增强了探究新知的欲望。同时我还让学生收集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学生纷纷带来了小食品,多的准备了四、五袋,课前便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此起彼伏的咀嚼声构成了和谐、悦耳的音符,我微笑着,没有半点儿责怪学生,而是像妈妈一样慈祥地看着每一张充满稚气和自信的面容,说:"同学们,你们表现得非常好,很聪明,我们班级也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凝聚力。大家不但都按要求准备了各种资料和食品包装袋,而且还偏得了里面的小食品。并有很高的音乐天赋,能合成这么美妙的音乐欢迎老师,我真是既感谢又佩服。但需要声明一点,大家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难得的资源。小食品固然好吃,但不能当饭吃,你想知道为什么吗?你想不想知道你买的小食品安全吗?……我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找到答案的。这节课我们一定会让快乐永驻,让它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让我们共同努力吧!YE!"可见,教师的宽容和鼓励使本节课的教学气氛非常宽松、和谐,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到了极点。同时也为本节课的成功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2.创设问题情景,利用媒体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对学习内容是否感兴趣是课堂效率高低的前提。在引入新课时,要注重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新课题的学习。如在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这节课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当我们行走在马路上看见红灯停,看见绿灯行。请问在进行这一动作时,主要是人体哪个系统在起作用?然后用ppt展示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让学生回答这两部分的功能,然后老师设问:中枢视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交互联络形成一个复杂的通讯网络系统,对人体起调节作用。那么,神经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引入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现行的教材所配的教学影片,直观生动,多彩的画面吸引学生,兴趣浓厚。例如,讲解《小羊多莉的身世》之前让学生观看影片,对学生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这个问题时有很大的帮助,而且直观的影片也使学生对整个克隆过程有更深刻的理解。又如讲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及其原因"时,一组组现实的画面,把各种生物恶劣的生存环境一一展现出来,比课本单调的文字更能增加学生的印象。我在课前收集大量科技录像片,如基因、病毒、试管婴儿、吸烟、吸毒的危害、人体奥秘等等,穿插在相关的课堂教学中,也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条件。
3.利用各种竞赛的形式,拓展学生学习兴趣
争强好胜是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在教学中适时举行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知识竞赛或辩论赛等,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增加学生学习的新鲜感,活跃课堂气氛,拓展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复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时,让学生进行知识竞赛,根据教科书内容设计一些必答题和抢答题,让学生在竞争中,把知识牢牢记住,也让学生学会互相协作。
而针对学生学习有所松懈,兴趣减弱的现象,我根据学生能力,选择了一些关于目前生物技术上的热点问题作为辨题,如"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保护者""医学的发展应有/不应有伦理的界限""克隆技术有利于/不利于人类"等,让学生争辩。学生在辩论中都能自由表现自己,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每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往往会激起一场针锋相对的舌战。这样的辩论有助于学生对这些热点问题的认知更深入,而且易使学生获得无比乐趣。
4.鼓励创新,与生活接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到创新,学生往往会认为可望而不可及,认为那是科学家的事,其实,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导,就能挖掘这种潜能。教授种子萌发时,除了采用书上介绍的实验方法,教师还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出新的"种子萌发过程"的实验方案,采用多种种子,多种种植环境,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有的学生用瓶盖子、广口瓶甚至使用小盘子等作为器材,在里面放一些浸湿的海绵或皱纹纸,把稍微浸胀的种子放在海绵或纸上,每天洒少量的水,没过几天种子就发芽了。这样,学生能仔细地观察种子萌发的全过程。有的学生还做了详细的观察记录,经整理成了观察小论文。教师只要及时对这些设计新颖、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创新设计给予肯定和表扬,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生物学与生活联系也很紧密,学生能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在学习人体生理卫生时,利用投影、挂图、录像或课件,让学生感受各种器官在自身的实际位置、生理特点。同时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如针对学生坐、立、行、走姿势不够端正的现象,在学习了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保持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把知识学活,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经常训练,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总之"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或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对事物喜爱的情绪,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无形动力,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作为教育者应充分利用各种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袁冕.农村中学生物课改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学生物教学,2004(11).
[2]胡天亮.农村初中生物课改现状与思考[J].贵州教育,2007(07).
[3]相英慧.新课标下的生物教学[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