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妮
广东潮州是一座非常有名的古城,被称为“吕黎旧治”、“岭海名邦”,具有悠久的人文传统。白唐宋以来,民间就形成了浓厚的尚文好学之风。潮州位于南海之滨,韩江水穿城而过,清江两岸,有韩山、金山、西湖山三山翠色相映,山青水秀,风景优美,被称为钟灵毓秀之地。所谓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近代从潮州走出了很多的社会名流,各方贤达,人们习惯把这里称为侨乡。潮州人一度成为精明和拼搏的代名词,这一切得归功于从潮州走出去的香江首富李嘉诚。然而有一个人和李嘉诚一样也是从潮州来到香港,只是他并没有成为香港首富,而是成为了香港的学术泰斗。余秋雨认为香港因为有他的存在,而不再是文化沙漠。这个人就是和季羡林并称为“北季南饶”的饶宗颐。他在中国文、史、哲和艺术界,以至在世界汉学界,都是一个极高的标尺。他的研究几乎涵盖国学研究的所有领域,被学界誉为20世纪国学研究的一座丰碑,走出一条国学研究的新路子。潮州人喜欢将他与李嘉诚相提并论,认为他俩代表了当今潮州人在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最高成就。但是人们不知道的是:今天的李嘉诚是潮洲人首富,可是在87年前,饶宗颐出生时的饶家却是潮州首富。
饶宗颐字选堂,号固庵,他1917年8月9日(农历丁巳年六月二十三)出生于广东潮州一个富裕的书香门第。他的祖辈是潮安地区的富绅,为潮郡望族。饶宗颐祖父曾任潮州商会会长,1902年,创办了潮州第一所慈善机构——“集安善堂”,广布恩泽,颇有民望。作为潮州首富的饶家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威望,饶宗颐祖父有四兄弟,每个人都开了发行钱票的银庄。当时海外大量的侨汇和国内的军饷都是通过潮州饶家的银庄周转的,所以饶家有两三代都是潮州首富。与此同时饶家还是一个文化世家。人们常说“三代出一贵族”,这句话放在饶宗颐身上那是非常明显。饶宗颐父亲的“天啸楼”是粤东最大的藏书楼,如同一个小图书馆,饶宗颐可以在那里一边读书,一边玩耍,不管懂不懂就在里面逛。所以他对中国书的基本种类老早就了解,对历史更是早就烂熟于胸。另外,家族文化气氛的熏陶也很重要,父辈交往的都是些当地的文化人,常在饶家后花园吟诗作对、切磋学问。他的两位伯父都是画家。父亲饶锷,排行第三,生于1891年,原名宝璇,初字纯钩。后取号“钝庵”。谙佛理,精考据,诗文造诣犹深,是晚清迄民初潮州颇有代表性的学者、诗人,为南社社员,与南社巨子陈去病、柳亚子、高吹万都有很深交往,曾任《粤南报》主笔,并曾与诗友创建潮州民国年间的第一个诗社——壬社,被推举为社长。正是这样的家庭出身成就了饶宗颐一代汉学大师、诗坛巨擘的辉煌。
饶锷十九岁时,与本城清末进士蔡学渊之次女结婚。饶宗颐的母亲幼时敏静柔淑,待父母颇尽孝道,待公婆亦以谨严称平。母亲自从产下饶宗颐后,身体一直虚弱,过了半个月便离开了人世。去世时,只有二十六岁。母亲殁后,父亲甚为悲痛。他既要读书做学问,又要带刚满周岁的饶宗颐,甚为不便。次年,续娶潮安仙溪人王氏夫人。饶锷既是商人、钱庄的老板,又是学者。他对饶宗颐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幼年开始,饶宗颐就朝夕钻研于父亲藏书数以十万计的天啸楼中,每天与书为伴,在书的海洋没有小朋友与他一起玩耍也不觉孤独。一个人躲在那三进大宅的深处,做他自己的梦。“那么多书,我整天看,就像孩子在玩。我很早就能写诗填词,中国历史从哪一年到哪一年我都清楚,先后顺序不会搞乱。”很小的时候他就写出了很有见地的文章,父亲饶锷为他取名“宗颐”,是要他师法北宋五子之首周敦颐,由此可见父亲的期望之深。饶氏族人津津乐道于他6岁时的一件逸事:当年家乡一位文坛耆宿以城内特产“姑苏香腐”出谜,求唐诗一句,他当即答以“吴宫花草埋幽径”,语惊四座,传为佳话。“神童”一说不胫而走。
除家学渊源之外,天赋和个性的因素也非常重要。饶宗颐从小就聪明颖慧,他五岁开始读古典小说,尤其喜欢武侠神怪之书,并随师习练书法:九岁即能阅读《通鉴纲目》《纪事本末》,并通读《通鉴辑览》;十岁能诵多篇《史记》,阅览经史子集,对古代诗文词赋尤多浏览:十二岁从师学习绘画,临写了一百一十余幅任伯年作品。这些,无不显示出饶宗颐的早慧。因其早慧,从小既博览群书,植下了深厚的学养根基,又习书画,学诗文,培养了一颗诗心,一种艺术的才能与气质。早慧的饶宗颐在父亲的带领下,博览群书,为日后的治学生涯积累下了丰富的知识。饶锷不仅建造了小型图书馆“天啸楼”,更建造了一座别致的居所莼园。莼园在潮州城下东平路351号,园不及亩,但含蓄幽深,山石亭榭,荷池曲径,满目清爽。饶宗颐回忆说在这过了一个只有书香而没有童趣的童年。想当年,出入莼园的都是名重一时的诗家学人,在这么浓郁的文化气息中,出落了一位大学者便不足为怪了。园中的一副对联是饶宗颐十四岁时撰书的, “山不在高,洞宜深,石宜怪;园须脱俗,树欲古,竹欲疏。”字是纯正的柳书,严整中夹着几分洒脱。这副对联不仅显示了莼园的清逸脱俗、古朴高雅,更显示小了少年饶宗颐的涵养和气度。饶锷所撰《莼园记》也由饶宗颐书。饶宗颐说,他一生淡泊金钱而重学问,最终没有违背父亲的告诫。
饶宗颐在少年时期养成的个性中,尤需一提的是喜欢清静、专志于学,心无旁骛而思维活跃的气质。饶宗颐自述道,“我六七岁时,Image非常多,非常活跃。……我的这种气质小时候就很明显。就是不管外面的世界、人家的事情,只做自己的事。而且全神贯注地做好。”“我那时书读得很杂。道家的书、医书都看,也涉猎了不少佛书。我非常向往一个清净的世界。”饶宗颐的父亲在他16岁时辞世。作为长子,既要管理父亲的产业,又要完成父亲尚未完成的著作《潮州艺文志》,只能在这两件事中选择做一件做得好的,就是能够把父亲的学术延续下去,但是生意就没办法管了,所以在饶宗颐手上,家财慢慢地散去。
1935年,18岁的饶宗颐完成了父亲饶锷未完成的著作《潮州艺文志》,自此,他便从“天啸楼”的天地中来到宅外的世界。
最好的爱
人世间的爱有很多种,我一直在思索什么才是最好的爱,有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呢?有的人说最好的爱是白头偕老,有的人说最好的爱是青梅竹马,有的人说最好的爱是香车美人,有的人说最好的爱是互相扶持,有的人说最好的爱是倾其所有,有的人说最好的爱是生死相随,有的人说最好的爱是举案齐眉,有的人说最好的爱是相忘于江湖……说法很多,但是除了说明爱的广泛之外,很难有确切统一的说法。
忘了是在哪里看的唐传奇中的一则故事,好像是《李娃传》,书里说李娃为了郑元和能专心读书,考上进士,而白挖那双顾盼生辉、惹人遐思的双目,书的结局是郑公子终于考上了进士,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很好的结局,可是我真的很担心李娃的命运。她会不会“悔教夫婿觅封侯”呢?历史对女人向来都是不公平的,《西厢记》中的最终结局是张生对莺莺的始乱终弃。王宝钏独守寒窑十八年终于盼到苦尽甘来的一天,可是十八天后她却死了。所有故事的大团圆结局才是故事真正的开始,现实的生活一定要看结局的下一章。大学时代有个老师每年在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一课的时候都会涕泪纵横,所有的师兄师姐都会告诫我们要好好地听这一节课,我们也会同样告诉下一届的人注意听这一堂课,年复一年,每一届都没有失望,都如约地看到了他的眼泪、听到了他哽咽的哭声。可是很多年来我都不能忘记这种哭声给我带来的震撼,在这哭声背后隐藏着的那样深刻的爱情故事,定是普通人所无法理解的,人生有情泪沾衣,江水江花岂终极。人生有很多种爱是不被人看好的,有很多种爱是不被人接受的,有很多种爱是不被人理解的,也有很多种爱是从没有爱开始的,而更多的爱是有一个甜蜜的开始并伴随一个苦涩的结局……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世间有很多事很难说得清楚,1944年张爱玲、胡兰成结婚,婚书由胡兰成亲笔所写,上云:“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那一年张氏24岁,胡氏37岁,对于这段毁誉参半的娴缘,对于这段在滚滚红尘中辗转了多年的情缘,对于这一段短暂而辛酸的尘缘,张氏曾云:“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好一个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只有张爱玲这样的女人才能把浮世的悲欢,人世的悲哀看得如此淡薄,看得如此透彻……今感旧,欲沾衣。可怜人似水东西。回头满眼凄凉事,秋月春风乞得知。
我常常想人世间有很多东西是可以用金钱获得的,而唯有爱是无价的,唯有爱是无法轻视,无法磨灭的,可是也唯有爱是短暂的,那是一种无计可消除的相思和闲愁,那是西风中比黄花还瘦的旧人,那是一种笑渐不闻声渐悄的无奈……那更是一种战胜一切的力量。我常常想人的一生会有多少的苦难,会面临多少的困境,会面对多少的坎坷,为什么有的人可以风雨同舟,不离不弃,死生契阔,与子相悦……而为什么有的人却相思不白头,临难各自飞。都是一个爱字,都是一种情义,却天上人间,云水相隔,只因为在有爱的人心里没有天秤,那是一片浩渺的宁宙,可以包容世间所有的苦难。也许大部分结局都不那么圆满和美好,也许大部分的爱都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也许大部分的爱变成了绵绵无绝期的恨……可是在爱的面前,每一个真心爱过的人都是无罪的,都是值得尊重的,爱其实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如果问的话,那一定不是真的爱了。张爱玲在《流言,更衣记》里说“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惆,像忘却了的忧愁”如果有一天,没有爱了,只剩回忆,且回忆还能给你美感,即使是忧愁的,我想那也是值得的。
过往的岁月中,有两种鸟曾经感动过我,一种鸟是麦卡洛小说里的荆棘鸟,另一种鸟是王家卫电影里的无脚鸟。有一次看电视播放张国荣,那个有着天使般面容的男人,大步流星似的走在大马的林间小路上,留给我们一个带点愤怒的决绝的背影,像亚热带的湿气一样满溢着青春的意气和任性。可是却渐行渐远,就像无脚鸟一样越飞越远,连停下来回头望的机会都没有。悲剧仿佛是天定的,人力都没有办法改变。荆棘鸟的一生都在追求爱情,可是得到的那天就是死亡的那天,无脚鸟的一生都在追求归宿,可是得到的那天也就是死亡的那天。得不得的到在一线之间,也在生死之间,过程却无比漫长。两种鸟都知道自己有一个悲剧的命运,却依然要飞翔,要歌唱,要停歇,要死亡,因为那是一种宿命。两种鸟都不完美,可是却固执地追求完美的爱情和完美的归宿,没有人能解释为什么要用死亡去换取那一刻最嘹亮的歌声,没有人能解释为何要用生命去换取片刻的停息。没有人可以解释,因为人更不明白自己的宿命是什么。
人不如鸟,因为鸟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而大部分的人却不知道。荆棘鸟和无脚鸟穷尽一生的飞翔,为一次的歌唱,为一生的归宿,而大部分人的爱情没有一次是精彩的,大部分人的归宿没有一个是安心的。所以漫无目的的飞翔、没有意义的飞翔更可悲。幸或不幸也在一念之间。结果如何并不太重要,过程就是一种姿态。人虽然不如鸟,没有明确的方向,没有明确的目的。可是有时候人也和鸟一样,为一个原因,为一个目的,赔上一生。那是一种悲剧的美,也是一种悲剧的痛。如果让我去选择的话,我不想做无脚鸟,也不想做荆棘鸟。即使唱得不是很好听,最起码还可以唱一生,还可以听别人唱。即使不能飞得很高,也要有一个柄身的树枝,一个心灵的归宿。人毕竟不是鸟,不可以自由地飞翔,没有轻盈的翅膀,却有更重的负担。所以人不能做无脚鸟,也不可以做荆棘鸟。那些把自己比作鸟的人,只是为了烘托自己悲剧的情绪,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悲剧情结的臆想,只是为了逃避人生的责任,只是无奈中的无奈。也有不幸的人,生来只能选择做一只鸟,而且是荆棘鸟或无脚鸟,那就换一种思考的方式,一生能有一次真正的爱,一生能寻一次真正的归宿也是一种崇高,也是值得庆贺的事。就让电影里那个遥远的声音,飞过一片片树林,告诉我们真的有这样的鸟,来自我们的内心,来自我们的宿命,来自我们对真爱的追寻……
那么最好的爱是什么呢,是苏东坡为三位夫人各自写下的诗句吗?不管是“十年生死两茫茫,”还是“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或是:“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下下缕。”又或是:“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最好的爱来自你的内心,来自你当下的感受。石崇和绿珠,一句:“绿珠吾所爱者!不可得也”,成就了一个女人的刚烈。使六百年后的诗人杜牧写下:“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白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英雄气短不肯面对江东父老的项羽唱着:“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虞姬遂白刎于乌江畔。还有那写下“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的陆游将爱情的沉痛与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张爱玲曾说:“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在我们的人生中,最好的爱可能就来自于遗憾,就像红玫瑰与白玫瑰一样,很多爱情最后都败给了时间和柴米油盐的日常。那些远处的花朵是爱,而这些近处的柴米油盐,相互厌倦和乏味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爱呢,是对生活的妥协,可是妥协又何尝不是一种爱呢,当我们和生活和解并且融洽相处的时候,我恰恰认为那是一种爱的升华,可是我们中有多少人能坦然地度过时间这条河,接受自身的衰老和爱的消退呢,又或者有多少幸运的人是爱更浓烈。
犹记得下金纵买相如赋的陈阿娇,又或是:“上见其发美,悦之,遂纳于宫中”的卫子夫,更有那病重蒙着被子不肯见汉武帝的李夫人……所有的爱情在开始的时候都是美丽的,只是渐渐地走上了不同的殊途。什么才是最好的爱呢?最好的爱来自内心的真诚,来自一瞬间的肯定与感动,来自坚贞的追随与相知,来自不离不弃的生死相依……
有的爱可以白头偕老,这样很美,有的爱未必可以白头,有的爱一生拥有,有的爱来了又去……
但是,只要你的心里永远记住你的爱,我相信最真的爱就是最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