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穿税服的税务人”
——记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朱青教授

2016-03-02 02:14
财政监督 2016年20期
关键词:财税税务税收

●特约记者王敏

“我是不穿税服的税务人”
——记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朱青教授

●特约记者王敏

朱青做客中国政府网

朱青: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税务学会理事、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理事、国家税务总局扬州培训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兼职教授等职,著有《国际税收》等教材专著多部,影响广泛,在宏观经济和财政税收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早听朋友说朱青教授的现磨咖啡味道极好,当我走进朱教授位于人民大学明德楼的办公室,空气中果然飘散着淡淡的咖啡香气,书香更浓,几个书柜占满一面墙壁,桌面上下垒摞着各种书籍。磨咖啡的装置只占据小小的一角,却一应俱全。“你想喝哪种?我这儿咖啡豆可全着呢,胶囊咖啡也有。”朱青教授总是那么热情乐呵、平易近人。轻啜着香气扑鼻的咖啡,听朱青教授侃侃而谈,这午后的时光真是令人愉快。

经历丰富,源头活水

在至今活跃于我国财税学界的知名学者当中,朱青教授丰富的个人经历可以说是他最鲜明的特点之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丰富多样的人生阅历不但淬炼出了朱老师豁达超脱的为人之道和潜心育才的高尚师德,也成就了朱老师深入浅出的授课特点和务实求新的学术风格。

听过朱青教授讲课或发言的人都会对他的人格魅力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对于自己早年的人生经历,他风趣地总结为除了没经过商、没当过官,工、农、兵样样干过。

获2016年“北京市师德先锋”称号

朱青于1957年5月出生在北京。1970年,年仅13岁的他随父亲下放到湖北五七干校,在干校生活的1年多时间里,每天都是半天学习、半天务农,十几岁的朱青插过秧、割过稻、摸过稻田,用他自己的话说,曾经是一个精通农活的小农民。1976年,19岁的朱青在北京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在浙江黄岩和宁波的海军东海舰队高炮部队当了3年战士,在保家卫国的军旅生涯中“官至”副班长。1979年2月,朱青从部队复员,后被分配到邮电部北京电信公司,成为一名电信工人。当时,我国恢复高考已经两年,社会上掀起了读书热潮。在丢下书本多年后,朱青边工作边准备高考,并于1980年秋天,在当了9个月的工人之后,考入北京经济学院(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贸系,从此与财税研究结下不解之缘。

对于早年的经历,朱青教授并没有提到过什么艰难困苦,而是说这段经历对他了解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真实情况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可以说,工、农、兵的多样经历是朱青早年攻读社会科学的一笔财富,朱青教授日后的学术研究成果之所以在我国财税学界得到公认,很大原因在于他的研究接着地气,连着真实,卓有见地,从来不是象牙塔里脱离实际、穷经皓首的“死学问”。

如果说工、农、兵的经历让朱青教授的研究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实际,那么,三次“洋插队”的经历则给他的研究提供了放眼看世界的全新视角。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朱青教授就受中国人民大学委派,于1988年到1989年到欧盟的财政部和关税与税务部工作实习。1996年到1997年,朱青教授二下西洋,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管理学院访学。2005年,他又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系做了3个月的高级访问学者。

对于这三次远渡重洋的访学经历,朱青教授诙谐地比喻为“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虽然并没有拿到欧美大学的文凭,但在异国求学的日子里,朱青教授博览群书、潜心钻研,对于欧美经济及其财税制度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为地方税务系统作“营改增及供给侧改革”专题讲座

成就斐然,育才不懈

在人才辈出的财税学界,研究兴趣广泛是朱青教授又一个鲜明的特点。1984年从北京经济学院财贸系本科毕业后,朱青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师从我国著名财政学家陈共教授,攻读财政专业硕士研究生。1987年夏天,朱青毕业留校任教,并于任教期间的1998年到2001年在陈共教授指导下攻读财政学在职博士研究生。

从事学术研究30年来,朱青教授涉猎广泛,著述颇丰,他的研究领域不仅囊括财政、税收、社会保障,甚至包括金融问题。1999年,欧元作为新生事物诞生伊始,他就出版了专著《欧元与欧洲经货联盟》。近些年来,朱青教授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财税领域,特别是在税收理论、税收制度、国际税收、税务筹划等方面出版和发表了富有影响力的专著10余部、论文70余篇,还主持了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做客中国政府网,解读税收协定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众所周知,教材是教育的基石,好的教材是指航的明灯。教材因其奠基石的作用而有着特殊价值,可以说,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教材是对学者功力的最佳佐证。朱青教授编写的《国际税收》,连续被教育部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目前修订至第七版,作为迄今为止我国最具权威的《国际税收》教材,被国内各大学广泛采用。

朱青教授的另一项代表性成果,是出版于2003年的《企业转让定价税务管理操作实务》(合著)。当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几乎处于空白,相关税收征管工作实践尚处于探索之中。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的国际先进经验,为我国反避税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有的放矢的实务操作性指导,成为当年奋战在我国反避税工作一线税务人员的必读书。

给本科生授课

在2014年“全国十大税收新闻”评选发布会上发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06年和2007年,朱青教授先后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和“北京市名师奖”。2008年,朱青教授主讲的《国际税收》课程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精品课。从而立之年到年近耳顺,朱青教授执教将近30年,为我国财税领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师名满天下,桃李满天下。一届又一届的学子们被朱老师循循善诱、妙语连珠的授课倾倒折服,他的授课总能把理论与实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对各类文件法规总是了如指掌、信手拈来,更让学生们敬佩的是,再枯燥的理论经由朱老师讲授出来都会变得生动易懂、妙趣横生。

身为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的朱青教授,不论学术研究多么繁忙、学术活动多么密集,对于本科生的课程他一直安排得很满,“本科生正是打基础的时候,他们的课我一定要上。”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之道,朱青教授始终在身体力行。

与税结缘,一路同行

朱青教授笑谈自己后半生与税结缘,是不穿税服的税务人。这个说法真是恰如其分,研究税收,讲解税收,为税育才,为税参谋,朱青教授与税收缘分匪浅。

30载春秋寒暑,朱青教授培养出来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当以千计,他们多在税务部门工作,多为精通业务的骨干中坚,遍布全国征管一线。朱青教授每年都会到各地国地税系统做财税学术讲座,他的讲座深受广大税务干部欢迎,通过这种方式,更多的税务干部有幸得到朱老师面对面的指教。朱青教授不仅被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进修学院、长沙税务干部学院聘为特聘教授,更被国家税务总局聘为特约评论员,还担任着北京电视台税务普法类节目《税收天地》的顾问一职。每逢重大税收事件发生和税收改革举措出台,朱青教授时常作为知名财税专家在中国政府网、中央电视台、央广新闻等主流媒体第一时间评论解读税收政策,他的发言风格独特,观点鲜明、旁征博引、分析到位,总能给大家留下挥之不去的余味。近年来,应国家税务总局领导的邀请,朱青教授多次参加税务总局召开的专家座谈会,针对当前税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发表见解,为推动我国税收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到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作学术报告

受聘为校外兼职教授

解读十八大报告

跟学生在一起

到外校讲学

朱青教授从事财税研究的另一个鲜明特点是,注重学为所用、学以致用。朱青教授的学术研究,既注重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又注重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我国推进财税工作特别是税制改革的过程中出谋划策,提出不少的真知灼见。多年来,朱青教授在学术刊物和一些学术会议上提出一系列鲜明的观点,比如,2007年提出“增值税不应作为中央地方共享税”,2008年提出“不断提高消费税税率是中国税制改革永恒的主题”,2011年提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不应一刀切,应当实行个性化费用扣除标准”,2012年提出“营改增应当有顶层设计,要综合考虑税务机构设置和中央地方分税制问题”,现在他又开宗明义地提出“对老百姓普遍开征房地产税不可操之过急”。朱青教授长期坚持的一些观点,从实践来看,都被证明是正确的。

提到当前哪些税收话题应当引起重视,朱青教授再次强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必须要有顶层设计,作为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不能异军突起,而要统筹兼顾、通盘考虑,要考虑税务机构调整,实现“人跟税走”,还要对中央地方分税制加以调整。朱青教授关心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二十国集团(G20)委托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实施应对“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行动计划,在全球掀起打击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浪潮,中国的税制改革如何更好地适应这种全球共同反避税的趋势值得关注,他认为,在这种国际趋势下,《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2号)也需要进行适当修改。

(本栏目责任编辑:阮静)

猜你喜欢
财税税务税收
税务动态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的启示
中国企业在境外的财税管理
税收(二)
2016:打好财税改革攻坚战
践行“三严三实”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税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