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探幽——《项脊轩志》中的细处

2016-03-02 11:57湖北省恩施市恩施高中
学苑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曲径关窗项脊轩志

湖北省恩施市恩施高中 徐 欢

曲径探幽——《项脊轩志》中的细处

湖北省恩施市恩施高中徐欢

曲径探幽归有光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很重的份量。文章以“悲”“喜”两种感情作为线索,既讲述了年少阁中读书的逸然,也抒发了三世变迁、物是人非的悲痛。文章选取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语言看似平淡,却又蕴含了极深的感情,深受历代文人喜爱。本文试图从文章中不为人注意的细节入手,分析其中蕴育的情感。

“偃仰啸歌,冥然兀坐。”此句是轩室翻修一新后的描写。一个少年,拥有了一间轩室,一间真正完全属于他的领地,心中的兴奋溢于言表。两个分句,一动一静,分条叙写,有条不紊。“偃仰”写出身形动作之随意,“啸歌”流露出心中自得兴奋之情,颇有名士潇洒不羁之风采。“冥然兀坐”,眼睛似闭未闭,身体岿然端坐,思想却能神游八方,或见识万里之外风土人情,或与古今圣人作深入交流。何其幸,何其乐!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此句描写大家庭分崩离析的场景。归家曾有五世同堂的记录,后因无人朝中作官,家族没有主心骨,原来居住在一起的兄弟就自立门户了。

狗本作看家护院之用,遇见陌生人即狂吠不止,如今“东犬西吠”,家犬不认识原本同一屋檐下的家人,大家已经形同陌路了。古诗有“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悲伤,此处应是异曲同工吧。

古代厅堂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房间,人们在其中祭祖、聚会、待客,讲究一些的人家,还有前厅、中厅、后厅或正厅、偏厅的区别。它一般处在建筑物的黄金位置。而现在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客人不得不穿过狭窄油腻的厨房去吃饭,足见家庭经济状况已经十分窘迫了;而孟夫子“君子远庖厨”的训诫更是让书香门第的归家十分尴尬,连圣人的教诲都不能做到,还有什么资格称作读书人呢?家禽随意出入厅堂,其情景只能让我们联想到不讲究的农户人家,与墨韵书香并无半点联系。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此句极简,但细细品读,却让人嗟叹万千。

为何关窗?上句有交待“人往,从轩前过。”人来人往,喧嚣不堪,关窗是为了避免打扰,为求清静。但以前环境就是这样的吗?请看文首对轩室四周的描写:“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两处描写大相径庭。原来安静幽雅的场所却变成了人来人往的“菜市场”,这是为何?偌大一个家庭,欲为子孙寻一僻静优雅之处以供读书竟不得,何以其然?悲哉!往日的“多可喜”,就是现在的“多可悲”。而“能以足音辨人”更是将这种无人懂的寂寞悲伤渲染到极致。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曰:‘且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红袖添香,这是古代读书人向往的场景。读书毕竟清苦,有一红颜知己相伴左右,聊解寂寞之苦,这也是一桩乐事。多年苦读的归有光终于迎来了人生的伴侣,轩室书斋也有了热闹欢笑。

此句撷取了归有光与妻子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看似简单,其中却有很多欢乐。夫妻小别,妻子带着刚回娘家的兴奋,兴致勃勃地模仿小妹。从语言内容上的稚气,到神态上的娇憨,无不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感受着妻子的生机活力,长期以来背负着家族使命的归有光有了一种轻松感、愉悦情。

此句有声音,有动作,有画面,让归有光铭记了这一刻,他是如此眷念这种感觉,以至于妻子去世后他宁可在外多年漂泊也不愿归家。

除去以上种种,文章仍有大量细节可供细品,如“母亲以指叩门扉”“祖母赠象笏寄希望”“亭亭如盖枇杷树”等,由于非常著名,就不一一赘述。《项脊轩志》字字有情,句句有泪,看似平淡的语言背后却是无尽的悲凉,归有光不愧“明文第一”这一称号。

猜你喜欢
曲径关窗项脊轩志
曲径
游瘦西湖
药王谷石林
回南天
清明
自动关窗器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反思
《项脊轩志》教学案例
枇杷树:一个不容忽视的意象
奇耻大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