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窑湾镇中心小学 黄启艳
浅谈小学生的习作教学
江苏省新沂市窑湾镇中心小学黄启艳
小学生要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勤观察、善思考,不断汲取经验,“积理炼识”,积蓄起越来越多的“什么”“怎样”和“为何”。同时多读好书,不断获取间接经验和知识。
小学习作教学内容真实
小学生练习习作应当从内容入手,而不应当从方法、技巧入手。一篇好的文章,首先必须有真实、具体的内容。什么是文章的内容?“课标”告诉我们,学生所亲身经历的所有人、事、物都是文章的内容,都可以作为习作的材料。如果仔细分析一下,文章的内容实际共包括三个要素:“什么”“怎样”和“为何”。小学生如果能够把这三个要素写好了,那么他的这篇习作也就写好了。
写文章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打算告诉人“什么”。小学生学写的简单记叙文,无非是写人、记事、状物。写什么人,记什么事,状什么物?当然是自己觉得与众不同的人,新鲜有趣的事,新奇别致的物。这些人、事、物是实实在在的,曾经触动过你的心灵并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因此,写文章的时候可以“一呼即出”,清晰地在你的脑海中浮现。这样,你写出来的人、事、物才会使人感到真实可信。如果你的头脑中根本就没有什么真实、具体的人、事、物,只是为了要写文章,才去临时凭空编造,提起笔来,眼前只有一片模模糊糊、朦朦胧胧的影子。甚至写着写着,这点影子也悄悄地“溜走”了,连自己也不知道究竟在写“什么”了。尽力搜肠刮肚,还是无话可说。于是满纸皆是“品质高尚”“美丽极了”“实在有趣”“高高兴兴回家了”这类枯燥的词句。这样的文章空洞无物,谁想看它?
明确了写“什么”,文章就有了确定的表述对象。“怎样”是具体说明“什么”(即对象)的。是文章内容的主体和重点。文章是否具体、生动,关键在于能不能把这个“怎样”写好,写清楚。我们要引导小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多问自己几个“到底怎样”?如果能回答清楚了,那么他的文章也就可以写好了。
比如记事,要让人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你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是怎样发展的?是怎样变化的?最后结果怎样?”像景阳冈武松打虎的故事,武松是怎样喝了酒走上景阳冈的?怎样遇见老虎的?怎样和老虎搏斗、打死老虎的?最后是怎样走下景阳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把这些关键处的“怎样”交代清楚了,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也就明白了。
又如写人,要让人知道某人的性格、为人怎样。你就得回答出以下的问题:这个人长相怎样?怎样说话?怎样行动?怎样想问题?像课文中对少年闰土、教头林冲、舍己救人的谭千秋、发奋写《史记》的司马迁等人物的描写,都可以具体解答上述问题。读后我们对人物的貌、言、行、思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如状物,要向人介绍某一物件的特点怎样,那就要回答清楚:这一物件是什么样子?(形状怎样,颜色怎样,味道怎样)性质或习性怎样?构造、功用怎样?不论是动物、植物,还是景物、建筑物、器物,在上述诸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一篇好的文章,必须把事物的自身特点及其与别的事物之间的差异,细致地描绘出来。像课文中描写的黄山奇松、三亚落日、桂林山水、黄果树瀑布、梅雨潭瀑布、松花江的雾凇、绍兴的三味书屋,四川的九寨沟、首都的人民大会堂、宋庆龄故居庭院里的樟树……有静有动,有点有面,形、色、声、味、触各不相同,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借鉴。
“为何”是对所写的人、事、物所作出的必要解释。一篇文章不仅要告诉人“什么”,“怎样”,还要让人知道“为何”。所以作文时还要不断地问自己:我写的事物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会这样发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我写的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外表?为什么这样说话、行动、思考问题?人们及我对所写的人或事物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作出这样的评价?能把这些“为何”写清楚,写准确,人家对你所写的人、事、物才能了解得更全面,理解得更深刻。
文章的内容哪里来?生活是源泉。要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勤观察、善思考,不断汲取经验,“积理炼识”,积蓄起越来越多的“什么”“怎样”和“为何”。同时多读好书,不断获取间接经验和知识。这样,提起笔来练习作文时,就会觉得有写不完的内容。要说的话就会像泉水一样从你的笔下自然地涌出来。你不但不会再觉得作文是件难事,相反会觉得越写越顺手。
习作有内容,而且内容要尽可能地充实,这是小学生习作的关键。另外,我们在强调习作要有内容的同时,还一定要强调“真实”二字。我们要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人、事、物。不管写哪类文章,一是要写真实,也即原始材料真实;二是要善于写真实,写法要既生动(恰当的形容能增强真实效果)而又言简意赅(语句精炼,而不堆砌华丽辞藻)。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今日说法》节目撰写的文章中,有不少是(通过荧屏)揭示社会的某一不良现象的。正因为它能从某一现象揭示生活的意义,使人从中受到启发、教育,因而,《焦点访谈》《今日说法》节目备受人们的喜爱。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存在着新与旧、美与丑、光明与黑暗的矛盾斗争,“写真实”就应写这种社会矛盾斗争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