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实验小学)
运用心理效应助推写话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写话能力的培养
林敏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实验小学)
心理效应指人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的相似心理反应的倾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小学第一学段的孩子们来说,写话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也是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利用心理效应能较好地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充分张扬个性,从而促进其共同发展。
首因效应是给人留下第一印象产生的效应。第一印象指两个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印象。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能在感知者心中保留较长时间,且不易改变。
孩子进入学校时,对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充满着新鲜感,包括写话和习作。为什么在随后的学习中会对习作产生畏惧心理呢?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在认识“作文”这个朋友的时候,父母、老师或者学哥学姐们总会告诉他们:作文很难写,很重要,要好好学!好好写!带着这种“恐惧”心理,加之随后碰到的困难,“作文”便永远地失去了魅力。因此,小学第一学段写话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根据首因效应,消除畏惧心理。
在第一次要求学生写话前,我悄悄地用手机录制了他们在课余的许多有趣的话语,并进行整理,写了一篇《我们的话》。上课后,我先读了那篇小短文,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小朋友们,这些话写得好吗?”孩子们拼命地点头。“想不想知道他们的作者?”我郑重地叫出孩子们的名字,并播放了录音。教室里响起了一阵啧啧的赞叹声……于是,我告诉孩子们,其实写作文就这么简单,平时怎么说,就可以怎么写。写好作文,就可以记下我们的生活,等长大了看看,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随机,我又出示了上几届学生自制的作文集——从孩子们明亮的眼睛中,我知道他们已经和“习作”一见钟情了!
一个人如果接受了他人一个小要求后就有可能接受一个同类性质的更高的要求,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登门槛”效应。
“登门槛”效应的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写话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登门槛”效应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期望,即建立门槛,然后再层层递进,让学生通过一个个“最近发展区”不断向前,走向成功,增强自信。
二年级下册《识字七》是一首表现爱护动物主题的拍手歌,孩子们很喜欢读,但如果当场要求写这样一则长长的诗歌,一定会被认为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为此,我先让孩子们模仿课文的样子,任选一个数字,写一句话,孩子们欣然动笔,两分钟后便完成了。我请十个写不同数字的孩子连起来读一读,随机告诉他们诗歌要注意字数差不多,如果能注意押韵,读起来会更好听!然后就大大地表扬了他们:瞧,这就是一首我们自己写成的拍手歌,不到两分钟就完成了,孩子们真的好厉害哦!
看着学生红扑扑的小脸,我知道时机成熟了:下面再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写一句话,但是要求不同的主题,可以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没问题。两分钟后,五花八门的主题让我惊讶:有注意安全的,有讲究礼仪的,有节约粮食的,还有自我保护的。趁热打铁,我又布置了一个回家作业:写拍手歌,可以写三句,可以写五句,也可以写十句。第二天收上来的小诗竟然没有一首是三句的,五句的只有两个,甚至有一个孩子写了十五句。
自然界中有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而与众多同类植物生长时,则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共生效应中体现了一种合作精神。第一学段的孩子年龄小,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都比较浅薄,但是他们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力,喜欢和同伴一起学习、游戏。在写话学习中,创设合作情境,通过“分组合作—交流互评—修改提升”,能促进自己和他人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一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兰兰过桥》,上完后,我花了一节课的时间,让孩子们小组合作设计一座未来的桥,一起画一画、写一写,然后派代表上台介绍,其他小组进行点评:有没有把桥的样子和作用说清楚,你们还有什么可以补充的?最终评选出“最佳的桥”和“最佳工程组”。活动结束后,请孩子们再次修改,并把画张贴起来进行展览。
这样的团队活动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激情,相互的合作和互相的点评给言语发展搭起了支架,共同的成功更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完善所写文字的欲望。经常进行这样的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中学时,他表现得十分“笨拙”,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被点燃了并获得了成功。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一旦找到了发挥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后人称这种现象为“瓦拉赫效应”。
瓦拉赫效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发挥自己的长处。教师可以根据瓦拉赫效应,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提供多方面发展自我、表现自我的空间和机会。
第一学段的孩子在写话时往往容易人云亦云,模仿性较强。在肯定他们善于向别人学习的同时,我告诉孩子们和别人一样的句子只能得三星,而有自己特色的句子就可以得到五星,因为那是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句子是我自己的”成了孩子们的共识。
二上课文中有用“像”字写话,很多孩子都写了“妹妹的脸蛋像苹果。”“月亮像弯弯的小船。”我就故意皱了皱眉头说:“这些都是一年级的句子,谁能让你的句子也升到二年级来呢!”于是,孩子们纷纷出谋划策:“妹妹的脸像苹果,又红又圆。”“月亮像弯弯的小船,白云坐在上面摇呀摇!”……从此以后,“让自己的句子尽可能成为高年级句子”又成了孩子们写话的努力方向。
鼓励个性表达,瓦拉赫效应让孩子们的写话成了塑造自我的一个平台,真正彰显着“我手写我心”的小学生习作的真谛。
在写话教学中的心理效应有很多,本文仅总结了几种在教学中最常用的心理效应。教育是一门艺术,一门“静等花开”的艺术,只要我们用心去呵护、用心去感染、用心去寻找更多的心理效应构建我们的教学,就一定能等到孩子们“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日子!
[1]林乐波,毕一星.教育心理效应解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2]黄大龙.课程改革中几种心理效应的运用[J].教育发展研究,2006.
[3]徐明星.妙用心理效应,激发习作兴趣[J].江苏教师,2012.
·编辑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