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胜倩
(山东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污名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效应
袁胜倩
(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以及互联网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社会空间不断拓展,“污名化”已经成为整个社会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本文首先阐述了互联网时代“污名化”的新内涵,然后对污名化形象的建构机制作出了分析,最后分析了这种污名化的传播现象带来的社会影响。
污名化;议程设置;受损身份
随着虚拟公共领域的不断拓展,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显现,导致网络热点事件层出不穷。同时,污名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污名对象越来越多,污名内容也日渐丰富,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进而阻碍社会的和谐发展及稳定。
(一)“污名”一词的概念
德国社会学家埃利亚斯在研究胡格诺教徒时,首次提出“污名化”这一概念,即“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的过程”。[1]欧文·戈夫曼把污名定义为“受损身份”,他认为污名的本质就是某个人或某类群体被其他人或社会贴上低劣性的标签,进而遭到社会的歧视与不公平待遇。
(二)网络社会中“污名化”的演变
与传统的污名化现象相比,网络时代的污名化内涵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传统的污名化现象中,社会中的优势群体往往是污名化过程的实施者,而劣势群体长期处在被污名化的地位,被动接受他人的污蔑。但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意义上的污名化现象彻底改变,优势群体和劣势群体以往的对立结构被打破。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中,大众的话语力量因群体数量上的优势取得巨大的影响力。污名化现象的对象不再仅仅局限在弱势群体中,如富二代、官二代等这类优势群体也被纳入被污名化的范围之中。可以说,传统的污名化行为只是表达歧视、偏见的态度,而现在社会中的污名化过程更多地承载了大众负面情绪的宣泄功能。
(三)污名化的普遍化
在网络喧嚣的世界中,污名化的现象不但没有消失,反而以不可抵挡的趋势蔓延至社会各个角落,不断以新的形式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这已然成为现在社会中的常态化现象。污名对象越来越多,挤公交车本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放在中国大妈身上却成了一种贬低性的指责;城管似乎永远是暴力执法的代名词,无论其做法是否合理,仍处在被大众污损的地位。污名化现象层出不穷,公民看待事件、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具有污名化的色彩,对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与和谐都有极大影响。
(一)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
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媒介的一种能力,通过重复性新闻报道来提高某议题在公众心中的重要性。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通过连篇累牍的报道以及优先安排与“污名化”形象相关的议题,潜移默化地使城管、剩女、富二代、土豪、中国大妈等形象进入公众的视野。与正面新闻相比,大众媒介更倾向于报道负面新闻,因为负面新闻更能吸引公众的眼球,甚至有的媒介为了哗众取宠,刻意夸大事实,断章取义。另外,新闻媒体不断进行与污名化形象相关的类似选题,用大报道量和持久性不断轰炸受众敏感的神经,这一做法显然加速了污名化的过程。
自2006年“彭宇案”发生之后,有关被老太太讹诈的新闻报道就没有停止过,“老太太”这一原本慈祥和蔼的形象在媒体的报道中发生颠覆性的逆转,“老太太”被赋予缺德、无赖的污名化形象。大众媒介的传播效应虽有限,但其影响力仍不容忽视,正是媒介的议程设置导致如今污名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被污名化的群体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二)大众的宣泄与狂欢心理作祟
除了媒介特定的议程设置之外,大众普遍存在的围观和宣泄心理起着一定引导作用。“富二代”这一污名化形象的产生就是大众仇富心理作用的结果,大众往往借助“富二代飙车”等事件来放大富二代群体纨绔、奢靡堕落的特点。欧文·戈夫曼指出:“污名是一种被感知的焦点,同样的缺点会有不同的表现,刺眼程度各不相同”。[2]其实,在富二代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缺点在同龄人身上同样有所显现,但这些缺点放在“富二代”身上便容易引发大众谴责。
在污名化形象的建构过程中,大众对事件或人物的狂欢心理导致事情不断发酵,污名化形象不断被过度解读。如今,各种“门”事件已然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只要具有新闻效应,能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和兴趣的事件,都被用上“XX门”的叫法,如李刚门、微笑门等。
(一)使被污名者长期处于失语的境地
现如今,虚拟空间不断拓展,人们的理性能力也在降低,常常站在自以为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道德制高点上通过言语、行为对污名化形象暴力相向,这些已被刻板化的污名化形象似乎做什么、说什么,都能被负面解读。“中国大妈”跳广场舞成了抢地盘,乘公交车成了抢座位。这些污名化形象背负了太多的社会鄙夷和道德指责,大众拒绝让这些群体发声,哪怕是真实的声音。
(二)阻碍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减少群体之间的偏见和歧视。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污名化形象被建构,会导致人际关系越来越淡漠,社会中不稳定因素持续增多,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老太太讹人”毕竟是个例,但过多的负面报道使老太太成为欺诈、无赖的形象,导致很多人在看到老太太摔倒之后选择漠视,最终造成了社会救助恐慌。大众媒介应该利用其强大的舆论造势能力,多报道一些正面新闻,减少人们对污名化形象的错误认知,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1]埃利亚斯(德).个体的社会[M].翟三江,陆兴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37,122-130.
[2]欧文·戈夫曼(美).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M].宋立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9,23-24.
[3]陶鹏.公众污名、自我污名和媒介污名:虚拟社会泛污名化现象的三维解读[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2):39-44.
G206
A
1674-8883(2016)15-0336-01
袁胜倩,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2014级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