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化暴力节目的社会影响分析

2016-03-02 08:05曾蔷薇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暴力大众媒介

曾蔷薇

(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4100)

媒介化暴力节目的社会影响分析

曾蔷薇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 404100)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节目对人的冲击力和影响力都愈发增强。生产者基于市场因素、受众心理因素等,创作了许多含有暴力内容的节目。媒介通过美化暴力而制作的媒介化暴力节目对社会的影响逐渐显现,既包括积极影响,也包括消极影响。

媒介暴力;媒介美化暴力;社会影响

一、媒介暴力及媒介化暴力节目

从构成形式及影响效果来看,现代社会中的媒介暴力基本包含三大内容:一方面,大众媒介所传播的暴力内容可简称为“媒介化的暴力”;另一方面,大众媒介作为实施者所施加的暴力行为,可简称为“暴力化的媒介”;第三方面,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媒介搭建的虚拟世界中的游戏化暴力,简称为“虚拟化暴力”。媒介化暴力节目主要研究的对象是被称为“媒介化暴力”的媒介暴力及其社会影响。

所谓“媒介化暴力”,是指大众媒介所承载的内容是经由媒介筛选制作并传播的暴力事件,是现实中的暴力行为被媒介转述和图景化了的暴力故事。媒介转述和图景化的过程往往会为了引人注目而凸显暴力的刺激性内容,因此被称作“媒介化暴力”。我们通常观看到的媒介暴力内容为主的节目包括新闻、动漫、影视、专题类节目等。媒介通过对暴力内容的美化使读者潜移默化地接受并欣赏节目,逐渐陶醉其中,最终产生深刻影响。

二、媒介化暴力节目的社会影响分析

(一)分析大众媒介视角下暴力内容节目带来的社会影响

作为大众媒介无法割舍的始终有效的营销策略,以媒介化暴力内容为主的节目在传播过程中为大众媒介吸引了大批的受众,有利于媒介开拓受众市场。在电视、影视、网络等传播中,暴力元素都被大众媒介广泛利用,并切实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益。以暴力电影为例,带有暴力犯罪情节的影片广受欢迎,甚至已经发展出自身的美学体系,充实了影视研究内容。可见,媒介暴力的出现对大众媒体的生存发展乃至文化市场的繁荣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大众媒介发挥其减压阀和灭火器的社会作用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社会压力不断积累却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排泄。这种情况下,通过媒介化的暴力刺激感官就成了人们宣泄情绪、疏导压力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媒介提供的安全的虚拟暴力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释放压力的媒介使用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由于情绪积压而介入现实世界的暴力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可以激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达到情绪的净化作用。例如,法制节目对杀人案件的情景再现虽然很血腥,但是可以使人对犯法以及社会冲突产生恐惧。因此,媒介化的暴力传播对社会情绪的净化是有一定作用的。

(三)对人们社会生活以及社会意识产生消极影响

首先,媒介化暴力节目的频繁出现将弱化人们的道德界限。除了对未成年性格有诱导影响外,对成年人的社会生活也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媒介暴力内容的节目精神不会造成社会现实中的直接暴力,但是它会使暴力行为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得到认可,产生以暴制暴是正义行为的刻板印象。

其次,对暴力行为有放大效果,导致人们对社会充满恐惧。大众媒介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往往有目的地选择和制作生活中的暴力行为。因而,受众所接触到的媒介化暴力实际上是被置于放大镜之下的夸张形式。涵化理论指出,大众媒介长期渲染一种暴力氛围,会导致受众在现实世界充满对暴力的恐惧,夸大了暴力事件的发生概率。

三、对媒介化暴力的若干建议

(一)加强媒介管理与媒体责任

建立媒体内容标准。媒体应加强自身社会责任意识,建立内容制作标准,注重正面情节示范。制定动漫分级制度。目前,国产动画片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对受众没有明确的定位,以致无法对电视暴力内容进行控制。实行播出时段限制。人们看电视的时间越多,他们对社会现实的观念就越能反映出所看的电视内容。为避免电视暴力对儿童受众产生负面影响,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都对不适合青少年收看的节目的播出时间进行严格限制。提示相关画面内容。电视应有相关的“安全注意提示”,当儿童动画片中出现可能在现实中被模仿的危险动作时,画面中应标注“请勿模仿”的字样。加强家长监护引导。在为儿童受众提供健康内容时,不仅动画制作方和播出方要对此负责,家长也应对儿童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对内容进行筛选,承担起监护职责。

(二)增强受众的媒介素养

随着媒介深入人们的生活,人们的媒介素养也在提升。从媒介对人们魔弹似的发射到受众主动选择自己想要接触的媒介及内容,总的来说,受众对媒介愈发理性。然而,暴力内容节目对受众感官的刺激以及吸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身心和社会生活。受众必须认识到该类节目的各方面影响,然后有选择地观看和舍弃,对大众传媒的报道内容要持怀疑态度,辩证看待其发布的消息以及给受众带来的整体感觉,避免被彻底涵化或过度设置议程。

四、结语

媒介化暴力,即媒介化暴力节目披着美学的外衣吸引受众、影响受众,对社会各个方面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加以精心呵护;对于成年人,则应加强媒介素养的培训和警告;对于媒介组织,应该加强管理和责任心的培养。国家政策亦要对媒介化暴力现象重视起来,积极应对,制定策略和法条。只有这样,我们在享受视觉文化盛宴的同时,才有可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美化了的暴力蒙蔽心智,从而达到真正的减压目的。

[1]方明豪.从媒介暴力看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J].当代电影,2011(10):157-160.

[2]石长顺,吴柳林.媒体与暴力:历史的论争与当代认知——由动画片的“暴力失度”谈起[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01):64-67.

[3]俞文丹.媒介暴力分析[J].现代视听,2008(01):66-67.

G222.3

A

1674-8883(2016)15-0162-01

曾蔷薇(1993—),女,在校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与新媒体。

猜你喜欢
暴力大众媒介
反性别暴力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暴力”女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暴力云与送子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