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晗照
(上海交通大学 媒体与设计学院,上海 200240)
浅析网络媒介对人的塑造作用
袁晗照
(上海交通大学 媒体与设计学院,上海 200240)
网络媒介对人塑造正负面性的讨论由来已久。本文认为网络媒介对人的塑造合力向前,在人类整体层面使得智慧提升更迅速,在个人层面使得新型深度思维得以形成。
网络媒介;塑造
一直以来,知识均随着保存和交流的媒介改变而改变,媒介对人的塑造也随之形成。千百年来知识与纸质媒介密不可分,也由此形成了知识让人熟悉和具有安全感的特征与模式,而历史仅短短50年左右的网络媒介却颠覆了原有的一切:网络化的知识中,事实不再是事实,专家到处都是。如今,知识和信息以互联网为载体,网络媒介对人产生了毋庸置疑的塑造作用。然而,这种塑造作用是利是弊,是让人更睿智抑或是更愚蠢则颇有争议,本文试图探讨的正是这一问题。
温伯格对网络媒介的塑造作用持乐观态度,尽管其同样承认网络媒介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在温伯格看来,尽管在网络媒介中,分流所形成的回声室可能会导致群体极化,错误的观念与正确的观念一样易于扩散,并在频繁的扩散中获得可信性,人们可能会对科学方法、态度以及结果的理解错上加错,但仍然瑕不掩瑜:网络媒介催生了专家网络,形成智慧聚集;其中适度的多样性更利于目的的达成;使得人们形成了网络型的思考方式,更胜于书籍时代的长形式;促成了分布式决策方式的形成,使得决策更加明智。
卡尔则认为,网络媒介产生了负面的塑造作用。他认为,书籍使得人具有深度思考的能力,而网络媒介中的海量信息和连接使人无法集中注意力,深度思考转向碎片化。同时,人们把记忆的能力卸载到互联网,因此记忆的能力得不到锻炼,长期的记忆能力受到损害,人变得愚蠢。道格拉斯·洛西科夫的立场与卡尔基本一致。
国内也有研究者对网络对人塑造的正负面作用进行了探讨。如詹扬扬所持的是相对中立的立场,认为网络对人类既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具有负面作用,二者同时存在,难分难舍。正面作用促进了思维的创造性,信息在其中的迅速传播扩展了人的智力,而负面作用在于其中的信息爆炸和泛滥弱化了人类理性选择的能力,越来越强的虚拟真实也使得人丧失了人性化生活的能力。[1]
媒介技术的变化对人思维方式的影响早已不是新话题,笔者认为就如牛顿第三定律带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力的出现总伴随着与它相对的反作用力,媒介技术对人的影响不可能是单一向前的,网络技术不外如是。因此,讨论的关键应当在于它们的合力是向前抑或是向后。笔者认为网络媒介对人的塑造合力向前。
(一)人类整体:智慧的更快提升
不难发现,互联网负面作用的观点主要基于网络的超链接、海量信息和实时在线的特点使得人们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因此,人们无法进行深度阅读,无法进行深度思考,无法选择地被驱赶着养成了效率低下的习惯。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基本将目光集中于网络对个人的影响之上。在笔者看来,网络确实对个人的认知与思考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但在人类整体的层面上,人们的智慧与知识水平因网络的出现而提升得更快。
互联网在人类智力提升方面最大的贡献在于,将相互孤立的个人智慧转为了一直处于相互链接相互联系的群体智慧,将个人思维模式转为了群体思维模式。即便是个人的效率和注意力因网络而降低,但群体思维方式对知识和智慧的提升远远超过于此。
首先,对于诸位学者提出的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即让人变得愚蠢的种种依据,笔者大部分认同,但仍存在一些疑义。
无限链接、海量信息和实时在线确实导致人们的注意力无法集中,这种连贯表达思想的无力感甚至并非如拉里·桑格所认为的,应当归咎于我们自身而非科技,因为在诸如实时在线的环境裹挟之下,个人在无意识中已经被养成了注意力时时转移的习惯,醒悟之时更早已陷入无法改变的网络成瘾和手机焦虑症中。在其中的我们根本没有选择的机会。
然而,记忆的大部分功能转移到网络,从而使得记忆力得不到锻炼的观点并不合理。记忆力永远不缺锻炼的机会,而网络的出现使得大量在记忆中可储存可不储存的信息和知识有了安身之地,人们可以将记忆力用于更值得使用的领域,如专业性的知识。因此,人们的思维趋向更加精深。早在书籍时代,书籍便是记忆的卸载,这时知识的范围便已超过了有限的记忆范畴,互联网时代不过是这种状态的延续和加剧。
在承认互联网的确使得个人的思维产生异化之后,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互联网带来了生产知识更为高效且更接近真理的群体思维模式。
原先人们可用的只有自己的大脑,但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是整个大脑联盟。在个人的大脑和整个互联网的大脑集合对比之下,后者的知识生产能力显然优于前者。网络媒介使得专家形成网络,个人闭门造车式的深度思考往往比不上和一群人在网络上讨论式的开放性思考。前者耗时巨大的知识生产成果,后者可能短短几小时内便可以超越,知识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个人的知识生产成果也在开放式的讨论中被不断地质疑,从而能够被不断地完善,如此一来,知识生产的结果便更加接近事实与真相。网络媒介也使得科学不再局限于实验室和专业期刊。在互联网中,科学成果被不断地检验和挑战,同时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问题的解决,专业人士能够一展所长,非专业人士也能够提出意想不到的建议。
(二)个人:新型深度思维的形成
对于个人而言,无限链接的互联网的确打破了线性的深度思维模式,但开放式讨论同样也形成了另一种方式的深度思维。
例如,阅读一本关于互联网时代知识特征变化的书固然能够通过一步一步线性的方式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度思考,但在网络链接的指引下,在豆瓣、知乎等地参与众人对于这一主题的讨论同样能够帮助我们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度思考。简而言之,互联网并非使得深度思维沦为了浅薄的浅层思维,而是使得线性的深度思维模式转化成了其他的深度思维模式,如开放讨论性等。在互联网环境下,深入思考并未消亡,而是转换成了其他形式。
[1]詹扬扬.论网络文化对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影响[J].学术研究,2001(8):78-79.
G206
A
1674-8883(2016)15-01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