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 壮(沈阳师范大学)
基于文化视角下教师“蜡炬观”形成原因分析
木 壮
(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过程中对于“教师”的这一角色的讨论,多离不开奉献、付出这些词字。教师作为社会延续和发展的体现者,教师作为保存和传播人类文化的承担者,不仅肩负着把知识传递给下一代的任务,同时也在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有了教师“蜡炬观”的产生。“蜡烛观”曾经一度是公众普遍承认的一种教师观,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中,主要讨论关于教师“蜡炬观”受文化影响的形成原因,从传统文化中“仁义爱人”思想对教师群体产生的影响;通过以“内省”为准则的道德修养对教师的认识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教师;蜡炬观;文化
对教育分外重视的今天,教育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机遇与重要的挑战,有各种为人熟知的名言。关于教师“蜡炬观”的说法我们并不陌生,把教师比喻成蜡烛,他们燃烧自己而照亮他人,给学生送去光明、送去温暖。这里的“蜡炬观”讲求的是一种奉献精神。“蜡烛观”更强调的是为他人所做出的“奉献”“牺牲”。“付出”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一种境界,这种无私奉献、牺牲自我的精神依然能为很多人延续下来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和传统理念。例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甘为春蚕吐丝尽,愿为红烛照人衰”这样流传广泛、深得人心的古训。教师的无私奉献、牺牲自我的精神深植人心,被很多人传承延续下来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及传统理念的影响。
教师在古今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他们掌握了自身学科的专业知识,也已经接受了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从这一代人身上也传承到下一代人身上,他们传承着这种民族文化,自然而然,教师也就成为传统文化的另一种诠释。教师是传统文化的产物,他们承担着传播文化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被文化传播的主要对象。也就是说,他们在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时,也就接受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接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所以,教师从其上一代或者几代人的身上秉承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这种底蕴,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教师往往都会将这种认知和精神不遗余力地传承给下一代。
1.“仁义爱人”思想的影响
“爱人”和“仁义”是东方的传统伦理道德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仁”者“爱人”,这也成为调节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中华民族在价值取向上,有着“义字当头,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义”字这种传统思想折射到教师这一群体,中国传统“仁义爱人”的思想,凝聚成教师这一群体的道德性,而形成奉献精神为主的“蜡烛观”。仁义爱人是中华民族和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精神的核心。“仁”者“爱人”,成为调节人伦关系准则的一部分,在其价值行为取向上则表现为,“见利而思义,舍生而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以其“义”字当头的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折射到的教师群体身上,从而形成以奉献精神为主旋律的“蜡烛观”。
2.“内省”为准则的道德修养
教师和文人大多都将个人的成长目标设定为“士、圣人、君子”等品行高尚之人,道德的修养过程中提倡“慎独”,他们不断通过内省察等方式来完善自我。自古先贤、圣人都非常强调道德内省的重要性。这样影响和培养出的人有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也构成了中华文化重要的品质。这种注重“内省”的自我约束实质上也是“蜡烛精神”的动力之一,教师把自己所学毫无余力地传授给学生。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准绳之一就是注重内省,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受儒家思想响很大,他们把成长的目标定位为“士、圣人、君子”,在道德修养中倡导“慎独”,通过不断地自我省察的方式来实现完善自己。这种重内省的自我约束实质上也是“蜡烛精神”的动力之一。
传统教师的“蜡炬”形象深入人心,这与我国的文化土壤有着极深的渊源,随着对教育领域的不断研究和认识,许多学者提出了与“蜡炬观”相对应的“发展观”,“蜡炬观”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是从古至今延续而来在传统文化积淀中形成,是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中孕育而生成,有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如师如父”最能代表人们对教师职业这一认同和肯定的程度,知识的传递和生活,成长中的帮助,从而积淀下来的认知,“蜡炬观”的形成和延续有着广泛和深厚的情怀。
[1]李清臣.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精神文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6).
[2]李清臣.生命哲学观照下的教师精神[J].文化教育学术月刊,2010(7).
[3]蔡军,彭曼丽.试论新时期教师精神的内涵[J].科学导刊,2015(12).
·编辑 温雪莲
木壮,女,1990年8月出生,汉族,吉林榆树人,沈阳师范大学,2014级在读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