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要“活”关键是“动”

2016-03-02 23:48:33江苏省张家港市后塍学校张惠红
学苑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动脑课文课堂教学

江苏省张家港市后塍学校 张惠红

课堂要“活”关键是“动”

江苏省张家港市后塍学校 张惠红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战场。长期以来,在课堂这个特殊的地方,如何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一节课40分钟的效率,让课堂成为学生放飞思维,快乐学习的乐园,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思考的课题。现代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应从动情以积极探索、动脑以深刻思辨、动耳以获取信息、动口以交流知识、动手以提高能力个方面来焕发课堂活力。

课堂活力培养创造

人们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把学生化作花圃里的幼苗。我们知道,园丁只有对幼苗精心地照顾,幼苗才能长出茁壮的枝,开出绚丽的花。当然,这里的精心照顾不仅包括浇水、施肥,还包括整枝、喷药等等。同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简单地讲授课堂教学内容,也不能拘泥于单一地“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而是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动”起来,动情、动脑、动耳、动口、动手,增强参与意识,最大限度地焕发课堂活力。结合在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我认为焕发课堂活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情以积极探索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向学生呼唤情感,必须借助于语言的魅力创设课文的情境,讲课的语言要有一种引人入胜的美的力量,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要以真挚的感情、巧妙的导语,使学生集中注意并迅速进入学习的情境中。使学生同老师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同课文中的意境产生共鸣。上课以后,教师首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用关键的几句话拨动学生的心弦,目的是引发他们探求知识、追求高雅事物的欲望。比如,在学习《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先设置疑问:为什么我要抱母亲入睡时,母亲感到很难为情,要求把她放下?为什么护士称赞大妈了不起时,母亲认为不值一提呢?这是个抽象的问题,学生一时难以回答出来,教师可通过点拨,让学生懂得这正是体现了母亲质朴的性格,母爱的无私博大,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瘦弱母亲的坚强和伟大。教师要时刻不忘情感教育。

二、动脑以深刻思辨

教育教学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脑力劳动,用大脑进行思维这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特征。教师在课堂上,要十分注重调动学生用大脑去展开丰富的想象,去进行快节奏的理解、推理、运算、探索、创新,调动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动脑攻克知识难关,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如语文教学中,真、善、美与假、恶、丑听起来憎爱分明,但具体到某一件事上,往往难以界定,因为它取决于阶级、社会、时代、性格、爱恶等多种因素。有同学读了《水浒传》里武松打虎的故事,认为武松打虎是不爱护野生动物,因此称不上英雄。而有人却说,那时还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他是为民除害……让学生动脑思辨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三、动耳以获取信息

课堂教学中,学生首先是听教师讲授有关知识,要听教师的导,在听讲过程中接受有关信息。在课堂上,倾听老师的讲话和同学的发言,能够学到许多知识,受到更多启迪,能够使心灵受到滋补。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听要注意全神贯注地听清楚,听明白,要听清问题,避免答非所问;要听懂别人发言,以便纠正错误,补充遗漏,阐述新见解。听是要能够分辨出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无用信息,哪些是关键信息,哪些是干扰信息,然后作出选择,干扰信息排除,无用信息忽略,有用信息拿来,关键信息重点记住。尤其是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并重,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四、动口以交流知识

人们交流思想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而语言是通过口说出来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口说的成分很大。首先是教师为了把知识传给学生,尽管把主动权和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但“导”的过程也必须是用口来讲,教师点拨也必须是通过口来说。当然,教师正因为说的机会要少,就更要讲究质量,更要做到要言不繁,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点石成金之作用。课堂上更多的是学生说,即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讨论问题,学生即席发言,在这些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可以得到交流,思想可以沟通,补短取长,纠错补漏,使知识更加完善,既培养了能力,又开发了智力。

五、动手以提高能力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一个人的智慧都集中在手上。其意思是说,人的智力、勇气、知识等都是通过手的操作功能得以实现的,是通过写和做而表达已经有了成品,否则只在脑子里运作,在口中说说还不能标志着它已经成熟,因此,在课堂上,更要注重手做的教学方式的实施,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教师讲的时候,学生要动手做笔记,在同学们讨论时,重点的东西也要记下来,在训练题的完成时更离不开用手做。教师要允许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乱写乱画”。如记生字时他们可以把容易写错、笔画较多的字在上面写写;课堂提问时,可以让学生用“笔”思考,将捕捉到的神来之笔或灵感马上写或画到书上或本上,以提高回答的严密、准确与流畅。此外,课文中有些不易讲解的词句,用简笔画画一画,效果则更好。懒得动笔是一种不良习惯,手脑并用才可攀越科学巅峰。在创造性作为整个教育主导的今天,课堂上必须用手制作,用手创作,用手创造,离开手,学习就要受到障碍,不用手的学习,肯定是事倍功半。教师要根据学年龄的特点和科目的不同,采用手把手或亲手纠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使之与口、眼、耳、脑等联系起来,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的口、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动”起来,科学、有效、有序地运作起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为求知而乐,为探究而兴奋、激动。让学生在课上真正“动”起来,焕发了课堂活力,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猜你喜欢
动脑课文课堂教学
动脑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肯动脑就会成功
小主人报(2016年3期)2016-02-28 20:47:00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