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雄县北沙乡中心校 刘宏波
浅谈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
河北省雄县北沙乡中心校 刘宏波
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之所在。
低年级数学思想素质教育
数学思想的渗透是数学教育实现从传授知识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一年级的教学中,首先就是要让学生理解所学的数和计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数感,对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人教实验版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内容时是这样做的:看图认数、读数,从现实中抽象出数:1.教师:找找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有序观察。)学生一边汇报,教师一边贴图片和相应的数字卡片。2.教师:图中还有什么?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3.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像同学们说的一样,生活中许多事物的个数都可以用数来表示。4.认读1~5,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桌子上。反馈实践:1.教师说一个数字,学生用小棒表示。你还可以用其他方式表示这个数吗?2.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本含义,在操作与实践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例如,在教学人教实验版一年级上册《数数数的组成》内容时,首先就要求同学们动手操作数出100塑料小棒,学生将小棒与自然数一一对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一根一根地数,每数10根捆成一捆,“捆”将和“十”一一对应了起来,一捆就是一十,二捆就是二十,三捆就是三十,……;再十根十根地数,数到100,将10捆捆成一大捆,将“一大捆”同“百”一一对应了起来,在“一根一根”地数和“十根十根”地数数活动中抽象出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接着让学生数一个特定的100以内的数(如:35),数出十根要捆成一捆,说出数的组成(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我们通过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运用一一对应、数形结合、集合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学生对于数概念的掌握就比较清晰,对于接下来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就不是什么难题了。
在教学中,我不仅重视知识形成过程,还十分重视发掘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蕴藏的重要思想方法。“数学科学”之所以从自然科学领域中分离出来,成为现代科学的十大部门之一,首先不是因为数学知识本身,而是因为数学思想与数学意识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方法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