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实践与思考

2016-03-02 23:48:33江苏省滨海县条港初级中学孟祥伟
学苑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废液教者氧气

江苏省滨海县条港初级中学 孟祥伟

创设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省滨海县条港初级中学 孟祥伟

传统教学中,教师忽视了情境的创设,忽视了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致使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创设教学情境,诱引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身于学习之中。本文主要从创设生活情境、创设实验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习题情境等角度开展情境创设的实践。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

初中生思维活跃,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若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到索然无味。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营造热烈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全身心地投身其中。我们化学教师要精心设计,联系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需要,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诱引学生主动探究,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技能、丰富情感。

一、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应用意识

化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化学学科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化学与人类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因而在化学教学中,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知识,而要建立与生活的联系,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入手,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如在《爱护水资源》教学中,教者用PPT呈现《几种化学日用品对小麦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的论文,对比清水、洗衣粉液、盐水、电池液等对小麦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得出水质直接影响生命质量的结论,从而引起学生对垃圾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又如在《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课教学中,教者让学生将一新鲜鸡蛋浸入盛有300mL食醋的透明茶杯中,观察现象并记录。电水壶后久后内胆会留下水垢,请设法除去水垢(其成分与蛋壳相似)。

二、创设实验情境,培养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化学实验现象五光十色,令学生着迷,有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硫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氢气还原氧化铜使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教师要精心设计化学实验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兴趣、提高操作能力。如在《燃烧与灭火》教学中,教者向学生呈现几幅燃烧的画面,介绍有关燃烧与灭火的事例,将学生分为燃烧小组与灭火小组。让燃烧小组通过酒精灯、蘸有酒精的小棉花球、蘸有水的小棉花球、火柴、两支小蜡烛、一支透明的玻璃杯、小木条、一小块煤等进行实验探究燃烧条件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最低温度——着火点。灭火小组通过蜡烛、火柴、空烧杯、沙子、扇子、水槽等探究灭火的方法:清除可燃物,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隔绝空气或氧气。教师还引导学生制作灭火工具,让学生拿出自带的空旷泉水瓶、空酸奶瓶等制作简易的灭火器,并比较所设计的实验装置的优缺点。

三、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智慧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置于“愤”“悱”的状态,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急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的好奇,让他们不断探究,激发自己的思考,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探究去解决问题,从而达到锻炼思维的目的。如在《原子的结构》教学中,教者播放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视频,然后结合“朝鲜的氢弹试验”,提出问题:“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秘。”教者以生动形成的视频和国际形势入手,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望油然而生。又如在《氧气》教学中,教者创设问题情境:“假如你去攀登喜马拉雅山,你将准备哪些用品?为什么?”教者创设和谐、轻松的氛围,引发学生对生活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生活经验,走入了氧气性质的世界。引出学生对氧气性质的讨论:“你能证明氧化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吗?”“你能证明氧气不易溶于水吗?”

四、创设习题情境,提高应用意识

化学习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创设习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在硫酸、氯化铁、氯化钠、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多种,某课外活动小组对废液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取废液观察,其为无色溶液;

(2)取废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加入稀硝酸,无明显现象;

(3)取废液,向其中加入铁粉后,有大量气泡产生。

根据以上实验的现象可以推断,废液中肯定含有哪些?肯定不含有哪些?不能确定的有哪些?教者创设习题情境,让学生运用“前经验”,分析、推算里面含有哪些?不含有哪些?学生在猜想、分析、验证中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们化学教师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融洽、和谐的氛围,构建民主的师生关系,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积极思考、勤于探究,学生在探究中形成了获得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1]朱征.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创设教学情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

[2]蔡冬燕.初中化学教学情境探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

猜你喜欢
废液教者氧气
火星上成功制造出氧气啦
军事文摘(2023年22期)2023-12-19 06:41:04
聚焦空气与氧气
分析化学实验中常见废液的处理与回收
云南化工(2021年11期)2022-01-12 06:06:44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结晶法脱硫废液提盐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山东冶金(2019年6期)2020-01-06 07:46:12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MVR技术在化机浆废液处理中的应用
中国造纸(2015年7期)2015-12-16 12:40:48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戏剧之家(2015年13期)2015-08-07 00:36:50
某生课寝
自制金宝血滤机废液倾倒架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