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尔雅》中的训诂术语

2016-03-02 21:32○白
现代语文 2016年16期
关键词:尔雅

○白 雪



浅析《尔雅》中的训诂术语

○白 雪

摘 要:训诂学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它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根据书面语言的实际资料,对文中的字句进行具体的语义分析;二是从实际语言材料中的“语言单位”拉出来,分门别类地说明系统的意义。有鉴于此,本研究将历代《尔雅》注本文献串联起来,发现它们不仅呈现了一部《尔雅》文献的传播历史,也是历史形成的粗糙表面轮廓的训诂学学科。

关键词:《尔雅》 《尔雅注》 训诂术语 释义

一、《尔雅》训诂术语概述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总释群书语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大致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而编纂的词典。《尔雅》在汇释各种先案典籍中“古今之异言”和“方俗之殊语”时,大量、集中地使用了一些训诂术语,这些训诂术语大多源于先秦典籍正文中解说词语的用语和经师们口耳相传的词语故训。这些用语故训名目较多,分散地出现在群书中,由于是随文释义,使用都比较随意,没有确定的意义和作用,也没用于固定的格式。对训诂术语的研究早在唐代就开始了,清阮元《经籍纂诂》的“凡例”里列了28类,齐佩瑢《训诂学概论》扩为40类。近20年出版的训诂学专著大多列有训诂术语章节,归类和解说也更加合理科学。但是,目前对训诂术语的研究资料仍不是很充分,需要做的研究工作还有很多。依照词义训诂的常规,一个语词的训释过程,一般应包括被训释部分(或被释词)、训释部分(说解)与训诂术语三项内容,《尔雅》的释义方式也大体如此。《尔雅》从中择取了一部分,大量、集中地在比较固定的格式中使用了它们,基本上有了确定的意义和用法,使之成为了真正的训诂术语,这些训诂术语大多为后世训诂专著所沿用,成为常用的训诂术语。

训诂释义,一般都采用相应的术语,而训诂术语的产生、发展并趋于完善,往往要经历一定的历史过程,不同类型与性质的训诂学著作所采用的训释术语并不完全一致,解说用语较为零星、分散,数量不多,使用时较为随意,其意义的内涵与外延也不甚固定,往往需要依据具体的语境推断,缺乏确定性与概括性。但在训诂学著作中,训诂术语使用比较集中,且数量较多,具有较强的约定性与程式性,在概念的表达上显得单一而概括,在词义训释过程中已表现出训诂学家某种程度的科学自觉意识。然而,解说字词用语只是训诂术语产生的基础或雏形,而训诂学术语的约定俗成则是一般性的解说字句用语向训诂学术语过度并转化的标志,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有鉴于此,对训诂专著的训诂术语加以考察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训诂术语的产生、发展和运用,这正是本文写作的缘由。

二、对《尔雅》训诂术语的分析

(一)曰、为、谓之

“曰、为、谓之”三个术语都有“叫做”之义,都用于训释名物词。释义时训释部分提前,被训释部分后置。在《尔雅》中,“曰、为、谓之”这三个训诂术语用于释义作用相同。《释木》:“槐小叶曰榎”;《释乌》:“鸟少美长丑为鹠鷅”;《释乐》:“和乐谓之节”。“谓”在《尔雅注》中应用较多,主要作用是训释词义,又可以分为“同训”多词词义和训释单词词义两种。“同训”多词词义就是用同一个词来解释两个以上的同义词或近义词。如《尔雅·释诂》中“赉、贡、锡、畀,赐也”所用即为同训,郭注在此条注中用当时的双音词训释了这几个词的含义:“皆赐予。”其所使用的训诂方法仍是同训,只不过训释词由单音词变为双音词,这是由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所致:先秦时期的词语以单音词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频繁,这些单音词含义增多,给人们之间的交往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于是双音词产生了,双音词的外延扩大,内涵相对就缩小了,意思较之单音词要稳定、明确得多,更适合人们交流的需要。又如《释访》:“监、瞻、临、涖、损、相,视也。”郎注:“皆谓察视也”;《释言》:“爽,差也。爽,忒也。”郭注:“皆谓用心差错不专一。”“训释单词词义”即用东晋当时容易理解的词或句子解释单个词。例如《释山》:“大山宫小山。”郭注:“宫谓围绕之”;《释鸟》:“亢,鸟咙”。郭注:“咙谓喉咙”。

(二)也

“也”在文言中最常见的用法是作为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或肯定的语气。汉人注释古籍,特别是在训释词语时,常借助“也”使被训释对象和训释词语形成一个判断,其形式为“甲,乙也”。其中,甲是被释词,乙是训释词,一般都是同义词相释。在先秦典籍中随文释义时,对意义比较抽象的一般词语,常用这种直接而简明的释义方式,用在训释词后面的“也”就成了词语直训的一个术语。《尔雅》在解释意义较为抽象的一般词语时,也采用了这种释义方式。如:

1.《释诂》:“卬、吾、台、予、朕、身、余、言,我也。”郭注:“卬,我也。”

2.《释言》:“恺、悌,发也。”郭注:“发,发行也。”

3.《释宫》:“四方而高日台,陕而修日楼。”郭注:“修,长也。”

4.《释天》:“营室谓之定。”郭注:“定,正也。”

5.《释木》:“无姑其实夷。”郭注:“无姑,姑榆也。”

(三)为、以……为

这组训诂术语的主要作用是直接训释词义,该组术语在《尔雅注》中大量出现,这应该与《尔雅》“辨明物”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例如:

1.《释诂》:“寀、寮,官也。”郭注:“官地为寀,同官为寮。”

2.《释诂》:“话、獣、载、行、讹,言也。”郭注:“今江东通谓语为行世,以妖言为讹。”

3.《释言》:“隍,壑也。”郭注:“城池空者为壑。”

4.《释器》:“玉十谓之区。”郭注:“双玉日榖,五榖为区。”

5.《释丘》:“如陼者,陼丘。”郭注:“水中小洲为陼。”

以上例子都是用该组术语进行直接训释,或用双音节词,或用当时易于理解的句子。

(四)所、以、所以

1.“所”是古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指示代词,它通常放及物动词前,与该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或“所……的事物”,释义时训释部分前置,被训释部分放后。例如:《释丘》:“水潦所止,泥丘”;《释兽》:“(豕)所寝,橧。”

2.“以”作为术语,一般用以训释某类名物的制作材料。如《释天》:“练、旒九饰以组,维以缕”。练是旒的装饰质料,缕是旒的维系质料。被训释部分前置,训释部分后置。

3.古代汉语中“所”和“以”经常连用,形成凝固性结构“所以”,以表示事物的功用。《尔雅》释义中也有用“所以”为术语,其训释部分由“所以”后面带的动宾短语表示,被训释部分后置,训释部分与被训释部分之间往往要插入“谓之”连接。例如,《释宫》:“所以止扇谓之闳”;《释乐》:“所以鼓柷谓之止,所以鼓啎谓之薽”。

(五)如、似

在《尔雅》中这两个训诂术语都表示好像、类似的意思,主要用于以譬况的方式解释一些具体名物词。“如”“似”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说明甲物的外形与同类或异类的乙物相似。如《释丘》:“如亩,亩丘”;《释草》:“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另一种是在说明甲物与乙物相似之后.再用其他词语描写说明甲物外形、习性等方面的一些特点,如《释兽》:“如熊,黄白文”。第一种情况用同类之物相比喻,形象易懂,但较笼统,而且“如”在句中的位置也不固定,用异类同名之物相比喻,释义不够明确,因而后世训诂专著中一般不单独使用它们做训诂术语。第二种情况能够比较具体地说明被释之物的特征,但其中“如”“似”已成为描写说明的训释词语中的一部分,这种用法的“如”“似”以不视为训诂术语更为恰当。

(六)属、类

这两个训诂术语在《尔雅注》中是用来辨明事物类属的。表示类属的术语在《尔雅》中已经有所涉及,但数量很少。如《尔雅·释草》:“蘩之酗,秋为蒿。”郭注:“酗,类也。春时各有种名,至秋老成通皆呼为篙。”郭先生对“酗”辩明事物类属的作用进行了阐释,如:

1.《释木》:“栧,鼠梓。”郭注:“楸属也。”

2.《释虫》:“蟼蟆。”郭注:“蛙类。”

3.《释鱼》:“螣,螣蛇。”郭注:“龙类也。”

4.《释鸟》:“鸸鸠,王鸟。”郭注:“雕类。”

(七)言

该训诂术语在《尔雅注》中主要有两种训释作用,一是解说词义,如《释训》:“穟穟,苗也。”郭注:“言好貌。”即用“好貌”来训释“穟穟”说明禾苗长势良好。《释亲》:“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批为高祖王母。”郭注:“高者,言最在上。”即用“最在上”说明“高祖”之“高”的程度为最高。《释亲》:“玄孙之子为来孙。”郭注:“言有来往之亲。”即用“有来往之亲”解说“玄孙之子”在宗族中的地位。二是阐释文意,如《释天》:“冬为上天。”郭注:“言时无事,任上临下而已。”即用“言时无事,任上临下而已”阐释冬为何称为上天。《释地》:“中有岱岳与其五谷鱼盐生焉”。郭注:“言泰山有鱼盐之饶。”阐释九府之泰山的丰饶。《释山》:“属者,峄。”郭注:“言骆驿相连属。”说明了释语“峄”与被释语“属”的关系,用通俗之语阐释难懂之词。

三、结语

训诂术语不仅反映训诂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而且反映训诂学科的发展水平。《尔雅注》中训诂内容丰富,训诂术语较为完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训诂学的发展水平,对《尔雅》训诂术语进行分析,可以反映一定时期对训诂学研究的现状,对训诂术语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把握。通过以上对《尔雅》《尔雅注》中部分训诂术语的探讨,可以看出训诂术语的应用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训诂术语的应用集中而普遍,《尔雅》各篇中的词语均采用术语释义,而且术语使用的比例高。2.训访术语的应用已基本上固定化与程式化。《尔雅》中各类释义用语,去粗取精,筛选综合,合理搭配,灵活运用,同时还注意赋予各类释义术语以特定的意义内涵,使其所反映的概念较为单一慨括而又固定,以避免释义时产生含混不清与错觉。《尔雅》中训诂术语的应用虽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与认识上的偏差,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点。首先,训诂术语分布不平衡,综观全书,前后各篇术语的分布显得轻重失衡,对于宗族亲属称谓、官室居处、衣食器具、音乐制度、自然节候等方面内容及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使用频率较高的语词,应用术语释义也较为普通,而草木虫鱼鸟兽之类词语数量较少,释义时术语的使用则比例低。其次,同为同义词相释,解释一般抽象语词时使用训诂术语,而解释具体动植物名时,则不使用相同术语,前后体例不一致,有的术语用字也不一致。最后,部分条目在释义格式方面尚欠严整、规范,这主要表现在有些释义要素的不完备,其中也包括术语应用上的不完备,书中有些条目仅有被训释部分,而训释部分与释义术语并没出现,不同的术语搭配应用时也没有做到前后之间合理的安排处置。

参考文献:

[1]顿嵩元.郭璞《尔雅注》之我见[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0,(1):89-93.

[2]曾昭聪.郭璞《尔雅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8):45-48.

[3]徐朝华.《尔雅》中的训诂术语[J].南开语言学刊,2009,(2):131-137.

[4]林寒生.《尔雅》训诂术语浅探[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95-100.

[5]顿嵩元.郭璞《尔雅注》之我见[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0,(1):89-93.

[6]黄敏.《尔雅》郭注述略[J].辞书研究,1985,(4):93-97.

(白雪 甘肃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730070)

猜你喜欢
尔雅
英文目录与摘要
浅探《尔雅》与《说文》的继承发展关系
——基于《尔雅·释天》与《说文·雨部》相应训诂条例
永远的毛豆
周春《尔雅补注》《尔雅广疏》考辨*
《尔雅》插图研究
——兼论中国古代知识传统
21世纪以来《尔雅》研究综述
《尔雅》注音献疑
《尔雅注疏》点校零识
丁子峻温文俊士尔雅男神
作家尔雅《同尘》研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