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时代中国高校的“写作危机”及对策

2016-03-02 21:32向笔群
现代语文 2016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向笔群



网络化时代中国高校的“写作危机”及对策

○向笔群

摘 要:在网络化背景下,中国高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写作危机”。在此背景下,要克服高校所存在的“写作危机”,必须从制度和教学体系等领域进行改革。

关键词:网络化时代 大学写作课程 教学改革

一、网络时代的中国高校“写作危机”

网络化时代,大学写作课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生写作时大多直接从网络上下载组合,不再是写作而是千篇一律制作,导致多数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写作能力遭到社会的普遍质疑。笔者曾在高校教学中担任5届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教学,深有感触。早在2000年,教育学家郑北京就在《视点》等杂志上撰文呼吁国人要警惕“写作危机”逼近中国。据他的调研,现在中国多数大学生甚至连生活中简单的欠条、收条都不能区分,都不会写,要么是不会写,要么是错字连篇。他对200个大学生进行调查,除极少数,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打个简单的条据都做不到精确和熟练。[1]不少人呼吁改革,但是收效微乎其微,很多学校都是停留在口头上。大学写作课程教学应该进行深刻反思与改革。不少专家认为,这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改革的问题,而是贻误一代人的问题。

目前,美国上世纪60、70年代的“写作危机”正在中国上演。在教育比较发达的美国也曾出现“写作危机”。美国的教育界十分重视这个问题。“美国在上世纪的60年代发现全社会出现写作危机之后,美国的教育(尤其是文科教育)普遍重视写作教育和教学。”[2]美国明思克大学就明确提出“学习通过写作”的学习理念。美国官方和私人雇主都已经认识到用人困难,从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到本世纪初已经基本解决了这个棘手的教育课题。美国的一些地方政府专门开设写作课程,为雇员和科学家补习写作课程。由于当下网络与电信的发展,绝大多数人已经不再写书信,打个电话就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在一个电话代替私人书信、电视代替读书看报的社会里,人们就慢慢觉得,写作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3]

网络是一种多功能的精神劳动工具,给社会信息传播带来便捷,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网络化阅读导致网络化的写作模式,与国家倡导全民阅读相悖。现在大学生基本是网上阅读,沉湎于网络虚拟世界,忽视读书与“阅世”。“虚拟世界可以复制信息,但是它无法复制物质和能量,无法复制一个真实的世界。”[4]网络在高校的普及,导致高校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明显变化。笔者在本校文科系抽样调查,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无读书习惯,爱好写作的学生比较少,大多数大学生没给父母亲写过一封信,连传统的书信格式也不清楚。笔者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教师,刚开始入学就要求学生给其父母亲写一封信。据我收到的全部作业分析,完全掌握书信格式写作的学生不足百分之十,基本掌握的学生不到百分之二十五,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生不会书信体写作。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足以让人看到大学“写作危机”逼近。这还是从语文基础相对较好的中文系学生调查,而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写作水平更是糟糕。理科学生基本上能把通知写得好的学生也十分罕见。社会对中国高校培养制度产生质疑,认为当下大学生写作水平普遍不如上世纪的中学生。

网络化使学生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活动日益减少,主要依靠网络了解和复制信息,不少学生写作文本是同一个面目。本人曾担任一个文科系的文艺欣赏教师,在一次期末作业中,64个学生他们的作业内容基本相同,而且还是复制笔者在某杂志发表文章的电子版,学生不知道是笔者写的,因为笔者用的是笔名。看到学生的作业令人啼笑皆非,引起了笔者的深思。

真正写作是人的精神劳动,每个作者都有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凸显写作个性。然而,在网络化时代,越来越多的写作出现“空心化”的写作状态,作者通过网络码字,无需要思考就可以拼凑文字和组装文字。绝大多数大学生毕业的论文写作就属于这种类型,更多的人不是写作而是制作,高校的写作水平暴露十分明显,已经绝非个案。

与此同时,高校学生在文本写作过程中,基本依赖网络制作,文字和形式上基本不修改,甚至不会修改,出现立意肤浅,主题雷同,材料堆砌,结构模式化,缺少创意的写作。虽然网络时代在网络上“会写”的人越来越多,而写作的质量却越来越低,抄袭成风不是天方夜谭。这些现象的出现,来自于社会和现代化的问题。同时也来自教育内部,双重的原因导致大学写作的空心化和普遍抄袭。更多大学写作教师亦无可奈何,长期按照教程照本宣科,无法正确引导学生在网络时代树立正确写作观,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写作水平。

一些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课程也被大幅度削减,部分学校只开一个学期的写作课程,每周仅两节课,不仅基本的文体都没时间讲授,就连写作基本理论都无法正常学完。有的学校汉语文学专业的写作课程开设在第二学年,导致不少学生的误读,外语往往是开设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学生要全身心地投入外语过级考试。外语过级与毕业的学位挂钩,外语成绩不合格就拿不到学位证书。与之相比,大学的写作课程就没有什么制度化保障,作为第一文化的母语写作相反被边缘化。大学的学习必须学习写作。这是世界各国教育界形成的共识。在中国高校教育课程的设置中母语基础课程已经被淡化,第二文化和第三文化已经超越了第一文化。导致大学“写作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除网络化语境外,大学体制的自身原因确实不容小觑。一方面是来源于全球化和网络化,教育与世界接轨,另一方面却缺乏民族自信心,弱化自己母语写作课程和考查体系。高校对学校课程和学生的评价体系存在缺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高校写作课程改革对策

彻底扭转网络化语境下高校的“写作危机”,树立写作信心,克服高校学生的空心化写作模式,凸显写作“第一文化”的魅力。关键在于对大学写作课程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而且必须是从制度和系统方面进行改革。所谓系统改革,应当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系统性、基础性、战略性方面全方位的改革。必须从顶层设计到学校操作过程等诸方面设置一套改革系统,从根本上克服高校的“写作危机”。

1.考试制度的改革。从制度层面保障高校写作的长久不衰。目前中国高校学生基本上无须证明写作能力就能够顺利毕业。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的写作水平不合格,达不到社会期望值。因此,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要求每门学科都要写学科论文,或者学习感受,以此推动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进行高校学生母语写作水平的等级考试,不同专业实行不同的等级,比如文史专业和理工科专业的等级不同,汉语言专业和其他文史专业的等级有所不同。从考试制度保障写作训练,要求每个学科都要承担写作任务。在毕业论文的出口方面,严禁抄袭和网上下载,引用参考文献百分之八十以上必须以传统的文本,促使学生真正读书与阅世。“写作能力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程度,要想使这种水平得到提高,写作课既不能作为诸学科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来教,也不能作为语文的一个唯一的领域来教。”[5]

2.写作课程的改革与设计。针对当下高校普遍写作课程设置缺失的问题。应该重新评估学生的写作水平,无论是文史学科还是理工科专业,都应该开始写作课程,只是各专业开设写作课程倾向不同。理工科必须开始应用写作课程,基本的适用文体写作方法和文本格式必须掌握,能够运用自如地完成本科阶段的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满足社会生活的需求。文史专业写作课程不能单纯开设“基础写作”,也必须开设“应用写作”,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文史类学生的写作水平比理工科的要求高。至少要开两个学期的写作课程,每周不得少于4节课。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更应加强,写作课程至少开3个学期,从课程设置上保障学生学习写作课程的有效时间。写作教材设计有必要进行改革,采用以写作实践为基础的教材为教学蓝本,才能达到高校学生真正写作目的。

3.写作训练。大学写作课程的训练,不单纯是课堂训练,应该让学生深入到社会中,体验生活,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字。当下国外有不少的教育学家要求大学生进行综合写作训练。除了必要的课堂训练外,更主要的是要求学生课外训练。不单纯是文体方面的训练,而且要求学生进行内容方面的搜集和训练,如何选用参考资料。写作教师不但要求学生的情感写作训练,同时还要邀请各个写作领域具有成就的学者给学生上课,教学生如何成功地撰写各种文体。高校应该创办一些学生刊物,让学生有更多机会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写作的有效性。

4.课堂教学的改革。大学写作课程分为理论和文本的写作两个板块。写作课程的理论部分应该让学生从写作实践中加以认识,写作的根本在于从文本出发,首先让学生学习一些优秀的中外文本,从中得到教益,让学生被动由教师安排一些命题写作,变为学生主动写作。其次,改革单一的教室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中感受生活,写出具有自己真情实感的习作。其三,由单一的教师授课方式走向多元化授课模式,聘请在写作领域有成就的专家学者担任写作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和扩大他们的写作视野。

5.培训写作课程教师。长期以来,写作课程教师都是照本宣科,以完成课程任务了事。某些写作老师自己都不会写作,很难教会学生写作。其实无论是学生还是写作教师,都有一种畏难心理。“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对写作都感到惶恐,学生害怕写作是他们过去练习太少了。而大多数教师是因为他们自己也写不好,而且也很少得到写作训练。”[6]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高校教师写作培训计划》,集中训练高校写作教师,有助于教师成为专门的写作家。教师会写,学生就会学得更好,教师如果不是仅仅作为学生写作的裁判员去工作,而是作为编辑去工作,那么,他会获得更大的成功。[7]

6.实行奖励制度。学校应对学生在各种竞赛和各级刊物发表的文章进行分类奖励。学生竞赛分为国家、省、地(市)等级别,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对取得名次的学生进行必要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对学生在各级报刊发表的各类文章进行表彰,让在写作方面有成就的学生得到一定的荣誉,成为学校写作标兵,激励更多学生热爱写作。学校相应设立写作学会,让热爱写作的学生有实训基地。

注释:

[1]郑北京:《写作危机逼近中国》,bbetianya.cn,2007年,第9期。

[2]徐中玉:《美国大学文科教育的感观》,新华文摘,1995年,第7期。

[3][美]艾伯特:《网络时代的写作危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

[4]托马斯.C.惠勒:《美国写作最大的障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詹姆斯.霍华德:《白卷——考察美国学校及社会写作能力》,内蒙古出版社,1992年版。

[6]罗伯特.冈拉奇:《美国西北大学写作》,语文建设,2003年,第1期。

[7]睛庭:《美国的“写作危机”及其对策》,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81年,第3期,第16页。

参考文献:

[1]尉天骄.高科技对写作的影响[A].基础写作教程[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

(向笔群 贵州铜仁 贵州铜仁学院文学院 554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铜仁学院教改质量工程项目[JG201301]。)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