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淼
(作者单位:辽宁工业大学文化传媒学院)
展望辽宁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健康发展之路
何 淼
(作者单位:辽宁工业大学文化传媒学院)
农村电视剧以其特有的艺术感染力,能够更为广泛、更为持久地调动起全社会的情感力量,使人们在感动之时、动情之处,情更真、意更切地关注农村的现状,关心农民的命运。本文通过对当下辽宁农村题材电视剧进行分析,指出其繁荣背后的不足,从而为辽宁农村题材电视剧探索一条健康发展的新道路。
辽宁农村;电视剧;文化传播
辽宁农村题材电视剧在传播辽宁地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热播和火爆使辽宁黑土地文化成为“统一多元”的中华文化大家族中的一个“显贵”,彰显黑土地文化的农村题材电视剧既突显辽宁地区的地域特色,又影响全国的文化品牌。虽然辽宁农村题材电视剧在这几年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由于商业的利益的驱使,各电视台盲目跟风,其原有的优秀品质在逐渐减少。近年来,在辽宁农村题材电视剧中,人物的性格气质基本缺少立体的多层面的变化,缺乏个性的张力,缺少更加复杂的文化意识深处的矛盾、困惑和斗争。很多作品忽视了人物的精神与文化理念的提升,在和谐辽宁、科学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深沉的现实主义精神表现得不够充分。即便一些喜剧明星和二人转演员的本色出演用幽默风趣的辽宁方言体现出辽宁地方色彩,构成了具有辽宁特色的文化模式,拉动了市场,搅热了荧屏,但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喜剧明星和二人转演员的本色化出演,一方面成为作品成功的重要砝码;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些演员的出演再加上对商业利益的最大化需求,辽宁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成功之处也潜藏着危机。
在辽宁省广袤的农村地域中,蕴涵着丰富的乡土文化,存在着“辽宁秧歌”“二人转”等大量的农村艺术家,他们和农村、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电视剧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应积极发现、发掘这些文化群体,同时鼓励农民去学习、传承这些文化。但有些作品在人物形象的设计、喜剧效果的形成等方面存在着片面化、丑化倾向。剧中的典型人物多流于无聊与肤浅的外在形式,缺少对人物心灵深处的本质力量的深邃理解,缺少对当下伟大变革时代的广阔农村生活的整体把握与掌控,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代表真正辽宁广大农民。
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热播,促发了更多作者和编剧的创作热情,从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作品,从而导致相同模式的农村喜剧越来越多,但思想内容却不清晰,意义也不大。电视剧题材更多地关注基层的百姓生活、把目光投向农村生活,是一种好的创作倾向,但却存在着质量不足、低水平的问题,形成了数量繁荣和质量欠缺的对比。近年来,可以清楚地看到,描写农村的电视剧越来越多,但真正的让全国老百姓记住的也就只有少数几部。由于辽宁小品的成功,辽宁农村电视剧更趋向于小品式的肤浅逗笑,这些电视剧放弃了对审美内涵的追求,一味地通俗化,使剧中人物形象欠缺内涵。尽管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已有了众多新一代农民的形象,像《村官》里的高秀敏,《希望的田野》里的徐大地、《郭秀明》里的郭秀明,《马大帅》中的马大帅,但总的来讲,人物形象还平面化、概念化,不够鲜活丰满,还没有能够立得起来的人物形象。
剧中语言应力求通俗易懂,坚持用最简单的符号表达最丰富的信息。多用形体语言、表情语言、服饰语言、色彩语言及空间语言等形象生动的符号表现形式,慎用图表语言、特技语言等解读比较困难的符号,注意把握农民的审美习惯和情趣,以提高电视剧传播过程的互动和效果。
当前,农村题材电视剧基本被辽宁地区的内容所垄断。在这些作品中,大量地使用了辽宁的民间口语俗语和辽宁的民俗风俗,这种带有明显地域化的语言和表现手法,表面上虽然赢得了更多的笑声,但实际却缺乏内涵。就其影响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之所以称为地域性垄断,必然以辽宁观众为主要受众,这样就一定会失去其他地方的观众。一部优秀的作品,应该尽量用最广泛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能跨越地域的限制,为全国观众所认可。当然,被全国观众接受的前提是不能模糊自己的主题思想,不能一味地追求收视率而忽略自身的特点和想要宣传的地方特色主题。
第二,由于辽宁地区的农村剧的拍摄热潮,导致其他区域的农村生活不能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观众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多元化的中国农村,而不是一个辽宁地区可以单独表现的。应尽量以局部带全体,为世界展现一个丰富的中国农村。
第三,一味地搞笑化辽宁农村生活,表面上是赢得观众的掌声,实则是在一定程度地丑化辽宁农村农民,让观众了解的是一个不真实的辽宁农村,造成观众的社会认识偏差。
因此,应尽量把农民的生活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幽默搞笑的效果。只有真实地反映农民生活,才能体现出农民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展望辽宁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健康发展之路,必须锲而不舍地走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同时,紧扣时代的脉搏,更密切地关注现实,更深刻地反映生活。在这一原则下,继承优秀的地区文化,恰当地融入辽宁特有的诙谐、风趣、幽默元素,这样才能多出精品,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