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尽忠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郑州450046)
汉代太白星占及其军事、政治功能论析
甄尽忠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郑州450046)
在汉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星占学中,太白金星是一颗著名的灾星、罚星,主兵事和杀伐,其占辞多与军事有关。太白昼见和经天、太白入犯太微及太白与其他四行星合犯等严重“失行”天象都被视为战争和社会治乱的征兆,成为军事决策的重要参考和大臣、儒生上书劝谏帝王实行仁政、改革吏治的借口,在汉代社会军事和政治领域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汉代;太白;军事;政治;功能
太白,即金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清晨出现于东方,谓之启明,傍晚出现于西方,称之为长庚。因距地球最近,在夜空中是仅次于月球的最明亮的星体,“最亮时可达负4.4等。”[1]222故较早地为人们所注目和熟知。从现代天文学的认识而言,太白金星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无关人间的吉凶祸福。但在天人感应思想极其盛行的汉代社会,其运行状况和天象变化被与战争、社会治乱等神秘地联系在一起,成为社会各个阶层都极为恐惧的不祥之星,在社会政治和军事运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星占学中,太白和荧惑(火星)被并称为两大灾星、罚星。《后汉书·襄楷传》李贤注:“金火并为罚星。”[2](卷三十下《襄楷传》)1076《史记·天官书》曰:“察日行以处位太白。曰西方,秋,(司兵月行及天矢)日庚、辛,主杀。杀失者,罚出太白。”[3](卷二十七《天官书》)1322
随着阴阳五行思想的发展,天上五大行星也与地之五行相对应,《汉书·律历志上》曰:“五星之合于五行,水合于辰星,火合于荧惑,金合于太白,木合于岁星,土合于填星。”[4](卷二十一上《律历志上》)985星占家即以金木水火土指称五大行星。
根据五行体系,太白于五季(春、夏、季夏、秋、冬)主秋,五方主西、五事主言,五常主义,五音主商。
《开元占经》卷四十五《太白占一》引《五行传》:“太白者,西方金精也,于五常为义,举动得宜,于五事为言,号令民从。义亏言失,逆秋令,则太白为变动,为兵,为杀。”[5]451
《淮南子·天文训》:“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其神为太白,其兽白虎,其音商,其日庚辛。”[6]107
纬书《龙鱼河图》曰:“天太白星主兵凶,其精下为雨师之神。”[7]1153太白于五行中主金,而金为制作兵器的材料,故在星占学中,太白为兵象,主杀伐,其运行状况和占辞多与军事有关。
《史记·天官书》曰:“凡天变,过度乃占。”[3](卷二十七《天官书》)1351从星占学的角度来看,包括太白在内的五大行星如按其正常的轨道和规律运行,则不用入占,乃是天下太平的象征。“当期而出,其国昌。出东为东方,入为北方;出西为西方,入为南方。所居久,其国利。”[4](卷二十六《天文志》)1282《荆州占》亦曰:“太白出入如度,天下昌。”[5]452
主要是占候其“失行”的反常状态。对于太白来说,当出不出,当入不入,或不当出而出,不当入而入都属于“失行”,为重大兵灾的征兆,甚至有国家破亡、政权跨台之虞。
《史记·天官书》曰:“太白失行,以其舍命国。……当出不出,当入不入,是谓失舍,不有破军,必有国君之篡。”[3](卷二十七《天官书》)1322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的汉代帛书《五星占》亦曰,太白“未[当出而出,当入而不入,是谓失舍,天]下兴兵,所当之国亡。宜出而不出,命曰须谋。宜入而不入,天下偃兵,野有兵讲,所当之国大凶。”[8]179
《汉书·天文志》进一步总结道:太白“当出不出,当入不入,为失舍,不有破军,必有死王之墓,有亡国。一曰,天下匽兵,野有兵者,所当之国大凶。当出不出,未当入而入,天下匽兵,兵在外,入。未当出而出,当入而不入,天下起兵,有至破国。未当出而出,未当入而入,天下举兵,所当之国亡。”[4](卷二十六《天文志》)1282
太白主兵事和杀伐,在上天为“天之将军”[4](卷五十一《邹阳传》)2344,于人间则为武将、大将军、大司马的象征。《史记·天官书》,“太白,大臣也,其号上公。……大司马位谨候此。”[3](卷二十七《天官书》)1327《汉书·谷永传》载,汉成帝阳朔年间,谷永借太白天象指责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太白出西方六十日,法当参天,今已过期,尚在桑榆之间,质弱而行迟,形小而光微。”注引如淳曰:“言其行迟象王音也。永见音为司马,以疏间亲,自以位过,故以太白喻司马,司马主兵故也。”[4](卷八十五《谷永传》)3457
由于太白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在秦汉时期,一直是立庙供奉和祭祀的重要星神之一,《史记·封禅书》载,在秦代,“雍有日、月、参、辰、南北斗、荧惑、太白、岁星、填星、[辰星]、二十八宿、风伯、雨师、四海、九臣、十四臣、诸布、诸严、诸逑之属,百有余庙。”[3](卷二十八《封禅书》)1375汉宣帝时,又“立岁星、辰星、太白、荧惑、南斗祠于长安城旁。”[4](卷二十五下《郊祀志下》)1250据《汉书·地理志》,在右扶风陈仓县,“有上公、明星、黄帝孙、舜妻(盲)[育]冢祠。”[4](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上》)1547“明星”,为太白金星的别称,《史记·天官书》曰:“亢为疏庙,太白庙也。太白,……其他名殷星、太正、营星、观星、宫星、明星、大衰、大泽、终星、大相、天浩、序星、月纬。”[3](卷二十七《天官书》)1327《尔雅·释天》曰:“明星谓之启明。”[9]407
(一)太白昼见和经天
太白昼见是在“角距合适时,有时白天也可看到。”[1]222“经天”是太白昼见的特殊情况,“古人有时将白昼看到金星过子午圈称为经天,又称太白经天。”[1]113《史记·天官书》索隐引孟康曰:“太白阴星,出东当伏东,出西当伏西,过午为经天。”又引晋灼曰:“日,阳也,日出则星没。太白昼见午上为经天。”[3](卷二十七《天官书》)1324
太白昼见或经天所昭示的重大军国政事有:
1.君弱臣逆
根据星占学的观点,日为阳,太白为阴。太白在白天还能看见,是与日争辉。而太阳为“众阳之宗,人君之表,至尊之象。”[4](卷八十一《孔光传》)3359是君主的象征。太白昼见或经天,为君弱臣逆之象。《开元占经》卷四十六《太白占二》引《春秋纬考异邮》曰:“陪臣行毒,诸谒向尊,则太白经天,主命凶。”又引《春秋汉含孳》曰:“阳弱臣逆,则太白经天。”(阳弱:君宗弱,不堪为主也)[5]465
《后汉书·天文志中》,汉安帝永初三年(109年)三月,“太白昼见,为强臣,是时邓氏之盛。”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年)二月至闰八月,五次出现“太白昼见”,司马彪解释曰:“太白者,将军之官,又为西州。昼见,阴盛,与君争明。”“是时,大将军梁商父子秉势,故太白常昼见也。”[2](志十一《天文志中》)3239-3243《后汉书·天文志下》,汉桓帝延熹六年(163年)十一月,“太白昼见。是时邓后家贵盛。”[2](志十二《天文志下》)3256这几次都是外戚专权,控制朝政在天文星象上的反映。
2.天下大乱,江山易主
太白主兵革,太白昼见或经天意味着刀兵四起,人民流亡,甚至是政权更迭,改朝换代。帛书《五星占》:“凡是星不敢经天,经天,天下大乱,革王。”[8]179-180《史记·天官书》曰:“其出不经天;经天,天下革政。”[3](卷二十七《天官书》)1324《汉书·天文志》曰:“太白经天,天下革,民更王,是为乱纪,人民流亡。”[4](卷二十六《天文志》)1283
《汉书·天文志》载,秦始皇死后,“适庶相杀,二世即位,残骨肉,戮将相,太白再经天。因以张楚并兴,兵相跆籍,秦遂以亡。”[4](卷二十六《天文志》)1301
3.天子驾崩,大臣被诛
《后汉书·天文志下》曰:“太白昼见经天为兵,忧在大人。”[2](志十二《天文志下》)3257《开元占经》卷四十六《太白占二》引甘氏曰:“太白昼见,天子有丧。”又引巫咸曰:“太白昼见,是谓阴明,来年强国有丧。”[5]466-467
《后汉书·天文志中》,汉安帝元初四年(117年)正月,“太白昼见丙上”,此后又接连出现“太白入舆鬼中”“太白入南斗口中”“太白犯钺星”“太白犯左执法”等一系列不寻常天象,至建光元年(121年)三月,“邓太后崩;五月庚辰,太后兄车骑将军骘等七侯皆免官,自杀,是其应也。”[2](志十一《天文志中》)3240-3241汉顺帝汉安二年(143年)二月和七月,两次出现“太白昼见”,次年八月,“孝顺帝崩,孝冲明年正月又崩。”[2](志十一《天文志中》)3247
(二)太白入、犯太微
太微属于南宫朱雀,在古代星占学上被视为天帝之廷,与人间的朝廷相对应。《淮南子·天文训》曰:“太微者,太一之廷也。紫宫者,太一之居也。”[6]116《春秋元命苞》曰:“紫微为大帝,太微为天廷。”[10]404
太白主兵、主杀。太白入、犯太微,则预示着宫廷将发生战事,大臣被杀。《汉书·天文志》,“太微者,天廷也,太白行其中,宫门当闭,大将被甲兵,邪臣伏诛。”[4](卷二十六《天文志》)1307《后汉书·天文志下》将“邪臣伏诛”改为“大臣伏诛”,因为被杀者不一定都是邪臣。《后汉书·天文志上》,“太白为兵,太微为天廷。太白赢而北入太微,是大兵将入天子廷也。”[2](志十《天文志上》)3219《荆州占》则表述为:“大将军被甲兵,守兵大臣伏诛,左右有罪者。”又曰:“太白入大微宫,当为天下惊,一曰有兵。太白入天庭,国不安其宫。太白入太微中,近臣起兵;入庭中,丞相、御史诛。”[5]514
《汉书·天文志》,汉昭帝始元年间,“太白入太微西藩第一星,北出东藩第一星,北东下去。”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左将军桀、票骑将军安与长公主、燕剌王谋乱,咸伏其辜。”[4](卷二十六《天文志》)1306-1307《后汉书·天文志上》,王莽地皇四年(23年)秋,“太白在太微中,烛地如月光。”十月,“汉兵自宣平城门入。二日己酉,城中少年朱弟、张鱼等数千人起兵攻莽,烧作室[门],斧敬法闼。商人杜吴杀莽渐台之上,校尉公宾就斩莽首。大兵蹈藉宫廷之中。仍以更始入长安,赤眉贼立刘盆子为天子,皆以大兵入宫廷,是其应也。”[2](志十《天文志上》)3219
(三)太白与其它四行星合犯
《史记·天官书》曰:“同舍为合。”[3](卷二十七《天官书》)1321太白与木、水、火、土四行星的合聚与相犯,在星占学上多凶少吉,且多为兵灾。
1.太白与岁星(木星)合犯。为内乱、饥荒、皇家丧葬及水灾之兆。《史记·天官书》,木星与金星合,“为白衣会若水。”[3](卷二十七《天官书》)1320《汉书·天文志》亦曰:岁星与太白合“为白衣之会,为水。”[4](卷二十六《天文志》)1286“白衣之会”,《后汉书·天文志中》引《韩扬占》曰:“天下有丧。一曰有白衣之会。”[2](志十一《天文志中》)3247《开元占经》卷二十《五星占三》引《黄帝占》曰:“岁星与太白合,为饥为疾,为内兵。”[5]208-210
2.太白与辰星(水星)合犯。为兵事。《汉书·天文志》:“辰与太白合则为变谋,为兵忧。”[4](卷二十六《天文志》)1286《开元占经》卷二十二《五星占五》引《荆州占》曰:“太白与辰星合斗,有军在外,大战流血。兵在外则有内乱。”又引郗萌曰:“太白与辰星合,边有兵。”[5]221
《汉书·天文志》载,汉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正月癸酉,“金、水合于婺女。”占曰:“为变谋,为兵忧。婺女,粤也,又为齐。”到第三年,则发生吴楚七国之乱,最后被大将军周亚夫率军平定。
3.太白与荧惑(火星)合犯。荧惑也是一颗著名的灾星、凶星。《史记·天官书》曰:“荧惑为勃乱,残贼、疾、丧、饥、兵。”[3](卷二十七《天官书》)1317太白与荧惑合犯,为战祸和丧事等大凶之兆。《史记·天官书》,火星与“金合为铄,为丧,皆不可举事,用兵大败。”[3](卷二十七《天官书》)1320《汉书·天文志》亦曰:“荧惑与太白合则为丧,不可举事用兵。”[4](卷二十六《天文志》)1286《开元占经》卷二十一《五星占四》引引《荆州占》曰:“太白与荧惑相守,其间容斧,血流满野。其间容矛,有血流。久相守,血盈满。”[5]215
4.太白与填(镇)星(土星)合犯。为内乱之兆。《汉书·天文志》,填星“与太白合则为疾,为内兵。”[4](卷二十六《天文志》)1286《开元占经》卷二十二《五星占五》引郗萌曰:“填星与太白合斗,光芒相接,相为乱。”又引《荆州占》曰:“填星与太白合斗,臣谋主,有兵起,其国失地。”[5]217-218
(一)太白星占对军事决策的影响
由于太白的出现往往和战争密切相关,故其星象及占卜的功能首先被运用在行军打仗方面。是预测出兵时机、战事吉凶及拟定战争策略的重要参考。
《汉书·赵充国传》载,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年逾七十的老将赵充国奉命讨伐西羌,坚守金城不出。汉宣帝因“转输并起,百姓烦扰”,军费开支过大等原因催促他出兵开战,并以天象有利作为根据,“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太白出高,用兵深入敢战者吉,弗敢战者凶。将军急装,因天时,诛不义,万下必全,勿复有疑。”[4](卷六十九《赵充国传》)2981但赵充国老成持重,仍坚持既定的军事作战计划,最终获胜。汉宣帝的建议虽未被采纳,但从中可以看出太白等星占对军事决策的重要影响。
《汉书·王莽传下》载,地皇四年(23年),卫将军王涉门下的道士西门君惠精通天文谶记,对王涉说:“星孛扫宫室,刘氏当复兴,国师公姓名是也。”“国师”刘歆因不满王莽杀其三子,遂与王涉、大司马董忠等合谋,计划发动政变,劫持王莽,向南阳义军投降。但刘歆作为著名的术数和星占大家,显然没有赵充国的务实态度和当机立断的军事家作风,片面拘泥于星占教条,提出非要“当待太白星出,乃可。”迁延时日,贻误战机,后因孙伋、陈邯的告发而失败,董忠被诛,“刘歆、王涉皆自杀。”[4](卷九十九下《王莽传下》)4184-4185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载,光武帝去世后,广陵王刘荆冒充大鸿胪郭况写信给废太子、东海王刘强,劝其举兵争夺天下,而依据之一就是所谓有“太白经天”,“太白前出西方,至午兵当起。”“至午”,李贤注:“是为经天也。”[2](卷四十二《广陵思王荆传》)1447
《后汉书·窦武传》,永康元年(167年)冬,汉桓帝驾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辅政,与太傅陈蕃等密谋剪除宦官。次年八月,“太白出西方”,侍中刘瑜根据天象上书提醒窦太后,“太白犯房左骖,上将星入太微,其占宫门当闭,将相不利,奸人在主傍。愿急防之。”又以“星辰错缪,不利大臣”催促窦武、陈蕃“速断大计”。但窦武迟疑不决,反使宦官朱瑀等提前动手,该年九月,“中常侍曹节、长乐五官史朱瑀觉之,矫制杀蕃、武等,家属徙日南比景。”[2](志十二《天文志下》)3258
(二)大臣、儒生借太白星象劝谏帝王实行仁政,改革吏治
在天人感应思想极其泛滥的两汉时期,每当出现重大的灾异,帝王在罪己诏书中除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之外,还广开言路,鼓励臣民上书言事。而借日食、星变等异常天象给皇帝上书,评议时政,提出自己的改革政见是两汉大臣、儒生们的常用做法和手段。太白因其灾星、罚星的不吉利性质,由占测兵事而延展到推察国事吉凶,成为上书中最有说服力,也最能引起帝王警惧、反省的重要星象。
《汉书·李寻传》载,李寻“独好洪范灾异,又学天文月令阴阳”,是名闻当世的星占专家。汉哀帝初即位,就出现“水出地动,日月失度,星辰乱行”等连串灾异,遣侍中卫尉傅喜询问时任黄门待诏的李寻,他在对策中多次根据太白星象阐发自己的观点,“间者太白正昼经天。宜隆德克躬,以执不轨。”“太白发越犯库,兵寇之应也。”“太白出端门,臣有不臣者。火入室,金上堂,不以时解,其忧凶。”“金上堂”,即太白金星进入房宿。由此主张:“宜察萧墙之内,毋忽亲疏之微,诛放佞人,防绝萌牙,以荡涤浊秽,消散积恶,毋使得成祸乱。”[4](卷七十五《李寻传》)3183-3187
汉顺帝阳嘉二年(133年),郎顗诣阙拜章,“条便宜四事”,其中第三事即以太白星象为据。他说:“去年十月二十日癸亥,太白与岁星合于房、心。太白在北,岁星在南,相离数寸,光芒交接。房、心者,天帝明堂布政之宫。……今太白从之,交合明堂,金木相贼,而反同合,此以阴陵阳,臣下专权之异也。”建议汉顺帝“宜审详明堂布政之务,然后妖异可消,五纬顺序矣。”[2](卷三十下《郎顗传》)1073汉桓帝时,宦官专权,政刑暴滥。延熹九年(166年),襄楷上书,假借太白等星象分析时局,指陈要务:“臣伏见太白北入数日,复出东方,其占当有大兵,中国弱,四夷强。”其原因“皆由狱多冤结,忠臣被戮”,要求汉桓帝“宜承天意,理察冤狱。”[2](卷三十下《襄楷传》)1081
光和元年(178年),议郎蔡邕在《答诏问灾异》中论及“太白正昼而见”等异常天象时认为:“太白当昼而见,是阴阳争明,强国弱,弱国强,皆有失政。又失道而见,见为嬴长,侯王不荣。”并提出自己的对策,“谨礼事,治兵政,审察中外之言,申明门户守御之令,以杜渐防萌,则其救也。”[11]242
《汉书·叙传下》注引张晏曰:“王政失于此,星辰变于彼,犹景之象形。”[4](卷一百下《叙传下》)4243以星象附会人事,占测吉凶是星占学的基本功能。太白金星作为战争的象征,和国运息息相关,其占卜不仅被广泛运用于汉代的军事和政治等领域,而且作为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被历代史书所承袭,成为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1]徐振韬.中国古代天文学词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瞿昙悉达.开元占经[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6]赵宗乙.淮南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7]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8]席泽宗.《五星占》释文和注解[C]//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尔雅[M].管锡华,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
[10]七纬[M].赵在翰,辑;钟肇鹏,萧文郁,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2.
[11]邓安生.蔡邕集编年校注[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董应龙)
On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Influence of Venus Divination in the Han Dynasty
ZHEN Jin-zhong
(History and 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Zhengzhou 450046,China)
Venus is a famous bane and punished star in Han dynasty and ancient Chinese astrology,controlling the military and killing,and its divination had close relation with military.The astronomical phenomenon of“deviating seriously from normal orbit”,such as Venus appearing in day and passing through meridian,entering the Supreme Palace Enclosure,and joining or violating with other planets is regarded as the sign of war and the social order or disorder.It become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of military decision and an excuse or tool with which the ministers and Confucian scholars persuaded the emperors to implement benevolence and reform officials.It plays a noticeable role in social and military area of Han dynasty.
Han dynasty;Venus;politics;military;function
K234
A
1673-1883(2016)04-0052-04
10.16104/j.issn.1673-1883.2016.04.012
2016-09-0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星占学与汉代社会研究”(15YJA770023)。
甄尽忠(1968─),男,河南封丘人,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