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昀
斯坦贝克《珍珠》中的隐喻内涵分析
○唐 昀
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珍珠》中的隐喻语言丰富多彩。“珍珠”、男主人公“吉诺”和其妻子、他们的家以及医生都是隐喻符号,他们透露出作品所要表达的隐含世界。读者在分析他们的内涵时与现实经验结合可得出深刻的人生感悟。
隐喻 《珍珠》 感悟
约翰·斯坦贝克是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品有小说《人鼠之间》《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珍珠》《伊甸之东》《烦恼的冬天》等。《珍珠》不像其他作品那样复杂,因此较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其故事主要讲述的是20世纪初,在墨西哥巴巴多斯半岛的印第安小渔村,世代过着男耕女织生活的采珠者吉诺一家,由于误采到一枚稀世珍珠而导致其生活发生急剧变化,最终家破人亡的故事。
隐喻很长时间以来被理解为一种修辞格,正如美国语言学家Matthews所言,“通过它,一个通常被用于某种物体、动作的单词或表达被扩展到另一个物体或动作上”[1]。然而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修辞方式,它也是我们认识世界和语言发生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类事物来体验和理解另一类事物。[2]文学作品中的隐喻语言非常丰富,我们不仅仅可以欣赏其修辞美,更应该透过现象去理解语言背后作者所创造的世界,并与自己的经历结合,去感悟人生。
笔者从《珍珠》中出现的人和物进行隐喻内涵分析,并结合社会现实做出评价,得到启示。
(一)珍珠
小说以“珍珠”为标题,不由得让人想到了圣经里,马太福音第七章第6节说:“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吉诺把自己辛苦获得的珍珠确实展现给了“猪和狗”。那些觊觎珍珠的贪婪者都是猪和狗,他们不但让珍珠这一纯洁的圣物失掉了它原来的光芒,变成了厄运的化身,甚至真的反过头来“咬”了吉诺一口,让他颠沛流离,家破人亡。其实标题的运用,在吉诺让世人都知道他获得珍珠那一刻就已经暗示了“把珍珠丢在猪狗面前”的结局。而在现今社会也不乏此类现象,很多彩票获得者为什么都要带着面具或者干脆让别人代领?无非也是不想让一些“猪和狗”来糟蹋。钱财本身并无过错,错的是不应把钱财透漏给一些有着猪狗思想的人。
(二)吉诺
吉诺是追寻自己梦想的代表,但这个梦想却是遥不可及的。吉诺原本和自己的妻儿非常恬静地生活在一起,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他一辈子应该就这样平平淡淡地生活下去了。但在他心里,一直是有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的,他渴望富裕的生活,渴望高人一等的地位,更渴望他的后代能摆脱他的生活环境。因此,当“珍珠”这一外力出现时,他内心所有的梦想都被点燃了,他觉得这个遥不可及的梦想马上就能成为现实。吉诺淳朴的生存方式被贪婪、冲突和暴力弄得日益复杂。吉诺性格的基本轨迹也从天真状态渐渐到了堕落和幻灭的境地。[3]就像现在,很多年轻女孩在学生时代就渴望过上无比阔绰的生活,以致于都有大学生“求包养”。在追逐阔绰生活的过程中,她们毁掉了青春,糟践了身体,失掉了本应属于自己的爱情和家庭,到最后,依旧孤孤单单,完全依赖他人的给予来生活,成为了无用的垃圾。
(三)乔安娜
乔安娜是吉诺的妻子,她有远见,也想努力去改变,但却迫于压力无法坚持自己的意见,从而让悲剧一步步地发生了,她是不能坚持自我的代表。在吉诺努力想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乔安娜已经意识到了,珍珠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因此,她悄悄偷走了珍珠,想把它扔回大海,仍旧过他们以前的生活,但后来因为吉诺的坚持和暴力,她不得不嫁夫随夫,听从丈夫的安排。在现实生活中,有远见有想法的人很多,但能坚持下来一直走下去的人却寥寥无几。比如说,很多想自己创业的人,刚开始都是经过分析调查,信心满满的,也知道要从事的生意很有市场,但在创业过程中,一系列的压力、各种复杂的关系以及资金或者其他客观方面的影响,让大部分人有始无终。而能够坚持下来的人,都是身心足够强大的人,最终成为创业的典范。
(四)医生
在小说中,医生就是一个掉进了钱眼里,没有任何职业道德并且骄傲自负、禽兽不如的代表。在故事刚开始,吉诺带着儿子来找他时,他因为嫌弃吉诺穷,连见都没见他一面,更不用说看病了,完全不符合医生救死扶伤的职业形象;因为他是殖民者,所以有着一种优越感,认为别人都得求着他,觉得当地土著人民都是一些没受过教育、低俗、贫穷、愚昧的人,因此,根本没把吉诺等人当人看;而到后来,他知道吉诺有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时,亲自上门去帮小狗子疗伤,与之前的态度完全判若两人,这都是金钱的作用,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而到后来发现了珍珠的藏匿地点,他派人来夺珠杀人,兽性暴漏无疑,真是对殖民者莫大的讽刺。这不由得让人想到现实生活中有些医生也一样完全没有职业道德,只要能开回扣药,就把病人往火坑里推,什么病都先挂水,病人花钱受罪不说,对以后身体的影响是巨大的。这跟慢性杀人有什么区别?而且看病时,病人不能问多,一问就骂人,说“我是医生还是你是医生?”“跟你说你也不懂,有什么好问的!”优越感十足。
(五)吉诺的家
家,对于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来说就是根,是栖身立命的地方。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虽然吉诺的家只是一个茅草屋,但对于他跟乔安娜来说,那里承载了太多的回忆,也有着他们对未来的无限遐想,更是小狗子成长的地方。在争夺珍珠的过程中,吉诺的家被抢夺者烧毁,对于人类来说,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事情了,这也加强了故事的悲剧性。而且,家的毁灭也象征着吉诺一家的根断了,他们的生活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他们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再者,家破后就让读者想到人亡,既然小狗子成长的地方已经没有了,预示着他也没有机会成长了。现在很多人都议论,中国人为什么要买房,既然那么贵,干脆一辈子租房子好了。其实无论中国外国,房子不单指的是房子本身,那是家,没有家就意味着一辈子漂泊,租房子永远都没有家的归属感。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结婚时长辈要求一定得有房子,为什么不惜当上房奴以及啃老都得买房。
以上五点只是小说中出现的最重要的人或物,像此类的隐喻斯坦贝克在《珍珠》中用的比比皆是,例如说吉诺唱的歌曲、吉诺的船以及咬了小狗子的蝎子等,都有他们特定的隐喻内涵。斯坦贝克用这样令人容易接受的方法叙述了整个故事,也把他想表达的思想深深地刻画在人和物的隐喻内涵上。而这些特定的隐喻内涵,在现在看来仍有很强的启示意义,教育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发人深省。
(本论文系2012年广西高等学校立项科研项目[201204LX533]“对斯坦贝克小说的依存关系的福柯式解读”项目成果。)
注释:
[1]Matthews,R. J:Concerning a “Linguistic Theory” of Metaphor Foundations of Language,1971,Vol.7P413—425.
[2] Lakoff,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P3-5.
[3]刘红霞、常媚译,[美]斯坦贝克(Steinbeck,J.):《珍珠(The Pearl)》,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21页。
(唐昀 广西桂林 桂林旅游学院公共外语部5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