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新闸中心小学 杨 允
过程评价,引导课堂走向精彩——浅析提高过程评价实效具体策略
江苏省常州市新闸中心小学杨允
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这里的主导更多是体现在教师评价上。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最根本的还是需要关注其过程评价,提高评价具体效率,从而有效引导课堂走向精彩。本文笔者结合实践,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重点构建评价体系、方法以及改进语言等内容。
过程评价 体系 方法 语言
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这里的主导更多是体现在教师评价上。然而现实中很多老师却把目光盯在了结果评价上,即运用测试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却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价值观。这里,笔者认为这种评价方式是不完全的,或者是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此,笔者认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最根本的还是需要关注其过程评价,而过程评价往往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本文笔者结合实践,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重点就阅读教学中提高过程评价效率谈谈具体策略。
完整的评价体系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学习,以及课堂作业,还有考试评价,等等。完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准确把握学情,还可以了解学生学习心态以及情感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其评价的完整性与延续性,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推促阅读教学深入进行。
比如,《虎门销烟》这一课,针对课前预习,则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学了解生字词,了解虎门销烟事情经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交流或者批注等形式进行评价,从而把握整个课堂学习反馈;针对课堂学习,则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是否听讲,是否主动参与其中,同时教师对于学生回答进行及时评价,以便在鼓励学生持续参与的同时保证其积极性。针对作业评价,则重点集中在作业质量、态度乃至完成时间进行评价,以便帮助学生能够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这里,完整的评价体系,还包括课外阅读评价,以及学生评价,等等。同样是在《虎门销烟》这一课,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或者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评价,这样可以有效增加课堂互动环节,推促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还有,对这一课可以适当进行延伸,强化对他们课外活动进行评价,比如针对学生是否对《虎门销烟》历史资料有所了解,或者对林则徐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并且通过组织他们办手抄报、上台演讲以及讲故事等形式进行过程性评价。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处于评价主导地位,习惯依照其主观判断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是不完全的,或者对学生学习情况不能完全掌握的。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采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开展与文本、作者、编者以及学生之间进行多元对话。这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生生评价、生本评价、定量评价以及横向与纵向评价,等等,从而有效提高过程评价的质量,推促课堂向精彩延伸。
比如,《九色鹿》这一课,在针对学生自学阶段,可以发放“学习评价表”,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生字词掌握情况”“主要故事经过”“所要表达的思想”等多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继而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在交流的同时进行评价。在具体评价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及时跟进,以便把握学生学习动向,弥补他们自我评价的不足,以便让他们进一步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继而矫正学习态度,改善学习方式。
对于作业,尤其是作文,更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比如教师可以规定其评价内容,找错别字,或者找好句子,也可以批注自己想法,等等,形式可以多样,关键是要放手让学生去做。具体过程中,可以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就是给学生评价制定标准,比如一个错字扣1分,一个好句子加2分,等等,最终用相应分值来对学生内容进行衡量。而定性评价,则更多是教师引导对学生各方面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过去教师评价学生,往往采用严厉的语言或者先褒后贬的形式进行评价,这种评价虽然带有更多指导作用,但不可避免地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产生了一定障碍。毕竟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主人也是学生,真正的学习还需要从学生内心激发动力,因而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的作用,能够从积极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样不仅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当然这里教师还需要评价的针对性,因人、因地、因场合而不同。
对于优等生,教师则应发挥评价启迪作用,尽可能通过对话,强化其方法指导,以便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他们求知欲望。而对于中等生,这需要更多的是情感鼓励,以便让他们在学习上始终处于进取状态。至于待进生,由于他们在学习方法,或者学习习惯中多少存在一定问题,对此教师需要正面引导,挖掘其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以便推促他们持续学习。
这里教师还需要注意,评价不仅仅是指语言,还可以是动作、神态、小五角星,甚至是一个眼神都行。比如,《九寨沟》一课,在教师进行图片展示时,有一待进生说:“九寨沟真美呀,就像童话世界一般!”对此,笔者直接给他翘起大拇指,连声说:“不错!说得真是心里话!”这样一来,不仅鼓励了这个学生,而且还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发挥了教师评价在课堂上主导作用。
总而言之,针对过程性评价实效问题,具体策略还有很多,这里笔者不再一一列举。不过这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就是尽可能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才是其根本。只有这样,才能在发挥过程性评价有效性的同时,引导课堂逐渐走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