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秀梅(山东省德州陵城区第一中学 山东 德州 253500)
高中生物教材《生物技术实践》的教学策略
司秀梅
(山东省德州陵城区第一中学 山东 德州 253500)
本文针对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人教版)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的开设所面临的问题即高中缺乏完善的条件和设备,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笔者从精心选择实验、视频演示、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严密的计划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为这一模块的教学提供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生物技术实践》 创造条件 精心选择 演示 利用 实验
生物科学迅猛的进展已经使生物技术深入到我们的生产生活当中,高中教学中《生物技术实践》的开设体现了我们课程的时代性,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进入社会时能够对生物技术有更多的关注,为这一前沿科技做出更多的贡献,同时增强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操作技能和合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这一课程的开设需要学校有较为完善的条件和设备,现实是大多数高中设备是很有限的,再加上课时的限制,使得老师们产生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惑。如果不做实验这一模块的教学必将是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积,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其实没有条件,我们可以创造条件,真正的巧妇应 “膳为无米之炊”。我经过几年来的研究和学习总结出如下策略,与诸君共享的同时更希望得到大家的宝贵建议以使这一模块的教学更加完善。
并不是所有所有的实验都要在实验室里进行,我们可以选择那些不需要多么复杂的仪器和设备的实验进行教学,如:微生物的培养、果酒果醋腐乳等的制作、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芳香油的提取等这些实验在条件上都是比较容易达到的, 一般高中应该是有条件实施的。即使没有仪器,通过借用或采买都不难。这些都是即贴近生活又比较有趣的实验,学生更乐于动手操作。这不仅能使学生对实验原理、过程等知识深刻理解,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进一步认同生物学的作用,渗透其为生物学的发展贡献力量的意识。
实在没有条件不能实施的实验,通过视频学习也是个好办法。如:植物淀粉酶制备及活力测定,血清蛋白的提取等。视频学习也不是简单的让学生看实验过程,看视频之前应有相应实验流程的指导以便于学生理解视频的意义;提出明确的要求和适当问题问题;看完视频之后学生间应有交流和讨论以解决课前的问题、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和应用。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否则视频学习就会成为“看热闹”.
一些简单实验可以安排学生在家完成,如乳腐泡菜的制作,父母就可以帮忙。课上教师应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情况和相应结论,论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等。耗时较长的实验可以课内外结合,如:微生物的培养,果酒的制作等。课上讲清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设计制作好实验装置和记录表格;记录检测工作可以安排学生课下有规律的进行。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但课下的观察和记录应有教师的指导,至少最初几次离不开教师,学生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后可以让其自行记录。
不论那种方式的实验教师要做的准备活动都是比较多的,主要包括:1.实验材料仪器的准备,教师只有充分研读教材、研究实验才能恰当的确定实验材料和仪器甚至找到合适的替代品。2.实验的"预演",自己不先做几遍实验就无法指导学生更无法面对突发事件。3.课内外时间的分配和课内外实验任务的规划。4.小组的分配,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来划分小组,力求使小组内成员既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密切的合作。5.组长的选拔、培训,组长起到协调、掌控的作用又是教师的助手,应适当培训尽量使其既能熟悉实验过程又有能力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验问题,这样定能大量节约实验时间解决课时紧张的问题。
整个教材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每个班都把实验做一遍也是不易做到的,另外教师的工做量过大,效果也不好。可以在教研组内分工,尽量保证每个班每种类型的实验都能接触到,然后教师之间相互借鉴,共同探讨实验易出现的问题、学生思维上的误区以及通过实验得到的启示等,这样没有亲自组织学生做实验的教师对实验教学的掌握就很到位,即使只讲理论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实验作完了,任务还没有结束,还要及时评价,对成功之处失败之处要有到位的总结 ,还要结合实验在理论上进行深化,最好形成文字资料。实验评价不仅教师要做,学生也要在教师指导下做。指导学生作评价应从首次实验做起,教师应讲清实验评价从哪些角度入手,逐渐让学生形成习惯,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另辟新径以提高其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总之,对于实验所遇到的困难应分门别类的处理,经过反复思索之后总能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制定出较为完善的教学策略,我相信只要努力,我们一定可以出色的完成《生物技术实践》的教学任务,成为膳为无米之炊的巧妇!欢迎各位同仁与我交流沟通,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