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凯
(作者单位:河南省孟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新媒体环境冲击下的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发展
段 凯
(作者单位:河南省孟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摘 要: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严重冲击着传统电视媒体,已经有部分受众转向电脑或者手机客户端等网络媒体收看新闻。面对新媒体的强劲势头,传统电视新闻在编辑上需要予以创新,改革电视新闻传播模式,提升电视新闻内容质量,贴合观众需求,充分发挥出电视新闻的多方面、实用性等功能,使其在媒体领域中守住阵地。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
相较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形式,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信息传播更迅速、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炫目,部分受众开始习惯于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大大缩减了对传统电视媒体的收视需求。面对新媒体的强劲势头,传统电视新闻需要在内容、形式与思想上进行革新,从而在媒体领域中占据自身的发展地位。
网络新媒体通过电脑与手机客户端传播信息,在新闻传播上,网络媒体具有传统电视媒体所不具有的互动性、及时性、内容丰富性及形式的多样性。网络媒体可以将声音、文字、图片与视频影像信息容纳为一体,通过一个页面呈现出所有新闻内容,这种媒体形式有效融合了传统媒体的优势。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上更迅速,其编辑工作更高效,能早于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优先性报道。同时,网络媒体新闻有较强的即时互动性,受众可以在看到新闻的第一时间,在线发出评论,另外,可以通过评论区轻松获得其他受众的意见反馈,提升受众对新闻的参与度,达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随着网络媒体,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遍化,人们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收看新闻内容,打破了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固定时间播报收看的模式。
因此,无论是在新闻内容、形式、效率、成本、参与度等方面,传统电视新闻都不具有竞争优势。面对这种形势,电视新闻需要提升自身创造力,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加大对电视新闻编辑等工作的投入,促进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
2.1形式多样化
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由于需要保证其真实严谨,因此,在形式上趋于刻板严肃,长时间采用这种刻板固定的新闻编辑模式,容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和收视疲劳,而在新媒体环境中,新闻编辑呈现出多样化发展,可以是深度跟踪报道、民意调查、新闻专题类、人物故事、事件全方面数据调查等。电视新闻也可以借鉴新媒体的这种形式,摆脱传统单一简短的消息类新闻报道,丰富其报道形式,将网络新闻中的多样性内容移植到电视新闻报道中,使电视新闻朝着全方位方向发展。当然,形式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各方面的支持,无论是前期策划、现场采集还是后期编辑审核,都需要有充分发挥其合力,才能有效促成优质电视新闻的产生与播出。
2.2内容多样化
在电视新闻内容上,需要选取更加多样化的内容。电视新闻的竞争力归根到底是内容的竞争,时刻都应该以内容为王。在内容上,多了解民意,多开展民意调查,尤其是当下电视新闻也开辟了新媒体观众互动平台,可以通过平台了解观众的想法与生活,从而针对性民众心声,报道贴近民众生活,同时又具有深远时代意义的新闻内容。避免内容琐碎化、同质化,需要联系与民众生活相关的时代性话题,做深入的新闻素材挖掘。在新闻编辑中,要将具有核心表现力的内容展示在画面中。对一些较为复杂深刻的问题,可以采用数据表格或简要图像帮助观众理解其含义,同时,配合新闻编辑的画外音,做有效的配合性解说。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时代的工具,让电视新闻的内容更丰富,更精确。同时,可以采用三维动画等方式,对事件现场的情况做有效还原,这比文字描述更形象,这也是对未能及时拍摄到的现场情况做了有效还原,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可以将收集到的民意情况做简要展示,将多渠道搜集到的新闻素材展现在电视新闻中,但要注意内容的精炼。
2.3风格多样化
对于电视新闻而言,传统报道严肃冷静,缺乏活泼感,不能满足当下青年群体对新闻报道的需求。而当下的网络新闻报道就生动有趣得多,不仅在新闻感情基调上更有特色,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让受众有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传统新闻报道可以借鉴新媒体新闻的特点,依据需要,让新闻充满趣味性、活泼性、幽默感、忧伤感、沉静感等情感色彩,打破传统新闻刻板单一的报道印象。对于新闻栏目而言,也需要调整栏目形式,增添栏目内容,提高观众的观看兴趣。例如,在内容上可以截取具有趣味性的现场画面,添加具有趣味性的画外音,或者添加具有一定感染力的动画效果,让新闻活跃起来,让新闻充满
一定感情,就如同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严肃刻板的人。当然,对于一些时政要闻,应该继续保持其严肃性和权威性。
电视新闻编辑可以多样化,但是应该保持应有的尺度与原则。多样化不代表可以恶俗、低俗,电视新闻仍然需要保持一定的审美品位,给予受众以优质的收看体验。在新闻编辑中,仍要做到规范编辑,例如为保护未成年人,应尽量避免黄赌毒等不良场景,必要时要做一定的模糊化处理。内容上要创新要新颖,但是不可将违规内容编辑到新闻中。同时,不可以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在新闻舆论导向上要保持公正客观、积极向上,避免低俗思想的诱导等。新闻内容要有价值,不能为部分民众恶俗的品位需求,而使内容走向庸俗化,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要为观众提供具有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内容。要积极引导受众提升新闻观看品味,避免长时间陷入琐碎新闻内容中,要积极引导受众打开眼看世界。在内容形式方面,可以融入高科技,但是仍旧需要保证新闻基本的公正、客观、真实、新鲜。不能为迎合受众而歪曲现实,要确保新闻的基本价值,而后再进行基本价值上的提炼创新与多样化的编辑处理。在编辑中,人员思想要一致,使工作朝着多样化与规范性的方向一并前行,避免沟通不畅导致新闻报道的“流产”。如果新闻内容不能有效播出,会极大地打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工作信心。
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考验着新闻工作者自身的新闻审美能力,新闻策划、内容采集、后期剪辑编辑与审核各环节,相互配合,使其发挥出最大合力。此外,新闻单位也应该积极倡导良好的环境氛围,对于具有多样化创新能力的工作人员,充分尊重其多样性创作成果,并给予精神与物质上的奖励,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麻敏.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探讨[J].编辑之友,2013(4).
[2]成春.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技巧[J].中国传媒科技,2013(8).
[3]石洪丽,阚婳.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