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敏
(吉林省磐石市职业教育中心)
用教师人格魅力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陈秀敏
(吉林省磐石市职业教育中心)
爱学生是教师的传统美德,是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只有对学生投入全身心的爱,才能与学生情感交融,成为知心朋友。笔者在小学任班主任近20年,现在职校工作,由接触小孩子到接触大孩子,都深深体会到:一份情感、一份收获。所有的学生,无论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能否健康成长,与教师对他们的情感有密切的关系。教育战线上的众多教师,他们把满腔热血全部倾注到对学生的爱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树立了良好的师表形象。正是这崇高的师爱,渗透着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体现着我们党、国家、社会对青年一代的关心和期望。从这里可以说爱是教师的天职,爱本身就是教育。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学校生活中,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自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培养自己的积极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目标:让学生健康成长,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人才。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师爱学生,应做到如下几点:
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加强素质教育,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教书育人的总体目标。为此,教师应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教师应精心备课,创设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体现课堂教学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讲究每堂课的效果和效率,既教给学生科学知识,又教给学生科学思路,使学生形成新技能。
教师是学生的师长,更是学生的朋友,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真诚相待、互相信任。笔者在任小学教师和职校教师期间,总是利用一切时机深入到学生中间,理解学生的需要和追求,了解学生的欢乐、烦恼和疾苦,在学业上耐心地鼓励、辅导。尤其到了职校,这里的学生成绩差,个性强,笔者在思想上、生活上对学生更是关心,学生总是愿意把心里话和笔者倾诉,做到不是父母却胜似父母。同时,笔者也从学生对自己的信赖及学生的成长进步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教师对学生的爱更应是平等的,不可偏爱。尤其是对学习差、缺点较突出或个性有缺陷的学生,应赋予更多的爱,时刻去发现他们的长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同样受到老师的重视。对于优等生,应给予更多的机会,满足求知欲望,开发潜力,促进他们能力提高。
对学生的“严”是有“格”的,并不是一见学生犯了小小的错误,就一棍子打死,或者斥为“朽木不可雕也”。职校学生在中学时多是“问题生”,到了职校,换了环境,他们多数有忘记过去、努力去面对新的学校生活的决心。但他们的改变有一个过程,我们也要给他们时间。我们要促使学生形成明辨是非、识别美丑的能力,对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错误行为严肃批评,绝不姑息迁就,放任自流。要求学生自尊、自爱、自重,使学生意识到老师对自己的“严”是对自己的爱护、关心和帮助,体会到老师的宽厚仁慈。
对于“问题学生”,正确的疏导是对学生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疏导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它决定学生向什么方向去发展。在平时工作中,要注意发现学生问题,找到学生产生对立情绪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不然,老师对他很温和地批评,他也会产生过激反应,认为老师在挑他毛病。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用积极向上的语言来肯定学生的长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再说缺点所在,让学生认可后,及时疏导,让学生燃起不断前进的热情,渐渐地就没有对立情绪,学习也会积极主动起来,就会在学生心中荡起一股积极向上的激流。
职校的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社会体验较浅,哥们儿义气浓。加强和改进这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家长和社会都关心的民心工程、着眼未来的希望工程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工程。育人先育德,这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作为教师,深感任重道远,因此应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成才。成才先做人。通过实践,笔者体会到,未成年人只有具备了高远的理想抱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有正确的人生方向和强大的学习动力,才能服务国家、造福人民。教师要以社会为依托,正确指引,让学生先与教师学会交流,再利用有利的实习机会接触社会,通过在实习中的学习、工作,学会在工作中交流与合作,学会尊重带队的老师与实习单位的师傅。思想道德建设,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总之,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高尚品格的自我表现,也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它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发挥着其他教育因素和力量所不能发挥的作用。
倪婧.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塑造学生品质[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06).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