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莉
(作者单位:吉林电视台)
有关新闻安全的问题探讨
邓丽莉
(作者单位:吉林电视台)
摘 要:在中国,新闻安全已经成为了国家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更何况是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安全为天就成了新闻行业的基本原则。由于新闻行业的部分从业人员不具有相应的职业素质,同时,他们的文化程度较低,一些技术性问题不断发生,且发生时又无法得到相应的解决,如经常会出现对文字、人名、地名等称呼的错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错误其实是新闻直播中的大忌,往往会产生很多不良的社会舆论,给整个新闻行业造成不良影响。
关键词:新闻安全;社会和谐;职业素养
1.1新闻安全现状
由于新闻媒体也是一个生产单位,要在第一时间把真实的东西告诉人,新闻作品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是一个告我的精神行业,这是因为它的特性和媒体承担的特殊的社会责任,所以新闻安全问题就成了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的前提。媒体作为承担这一责任的主要部门,必须保证新闻的安全性,不出现错新闻和假新闻,在历史的长河中,最著名的案件或属美国赫斯特创办的纽约日报上的挑起美西战争以及刺杀总统事件的新闻,新闻界为了获得自己的利益,不惜制造假新闻,不但破坏了自己的声誉,而且使新闻行业的可信度大大降低。所以,做好新闻的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1.2网络新闻
现在,中国网民对网络新闻的可信度越来越低,甚至比电视直播的评价都低,可见人们对网络的安全性很不放心,在这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信息的传播突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有时往往一件小事就可以产生整体轰动的效应,所以对某一爆炸性的新闻就往往成了不法分子下手的目标。所以,我国的网络安全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需要加强。高水平的从业人员是新闻安全的基础,所以要从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方面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2.1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新闻播音员是党的工作者,所以其对新闻的宣传效果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务必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水平,一个好的播音员可以提高党的威信,对整个电视台的声誉起良好的维护作用,所以,播音员要树立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作为播音员的必备素质,只有具备了这种职业素养才能在繁忙的工作中不断地提升自己;同时,必须加强对政治认识和对业务精确掌握的程度,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应有的判断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责任感,才能让播音员自觉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当然做到这些的前提是认真备稿,从而让新闻安全落实。以前,新闻播出中都会出现各种差错,这往往是没有认真备稿导致的结果,所以在以后的直播前,务必要既快又准,以最快的速度分析理解稿件。在平时,多多学习,并将一些潜在的小障碍消灭在备稿之中,避免在直播时分散精力,影响直播的效率。
2.2提高政治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
只有拥有高素质,才能让新闻工作者在众多的事实中找到有趣的新闻,适时地发表新闻,更好地阐述新闻,既为报社和个人事业的发展增光添彩,又正确指引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同时,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并按着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沿着科学发展管的道路,遵循着国家重要会议的报告和文件,从而加强工作人员的党性,只有素质提高了,才可以使新闻与政治高度融合,
2.3采用先进设备和提高播音质量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观念日新月异,生活节奏不断变化,对新闻广播的要求也不断升高。首先,广播新闻的内容、时效、质量及数量不仅要体现时代感,还要凸显个性,展现广播新闻的独特魅力。其次,社会生活节奏的变化也要求广播新闻的播音速度适应当代听众的需求。显然,明快紧凑的播音风格相比当初“四平八稳、不紧不慢”的风格更合听众的口味。这种风格对主持人的要求更加严格,尤其是在直播中,主持人要保持平稳淡然的心态,不能因为直播而紧张不安,心理素质要强,自信积极,注意力高度集中,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面临话筒时就可以找到主持新闻时的新鲜感,顺利进入工作状态。
新闻承担着特殊的社会责任,包括社会责任和媒体的责任。目前,新闻单位的从业人员是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高脑力劳动职业,正是因为它的及时性与事实的求真性,要求了新闻工作者必须在第一时间准确的播报,把最真实的事实及时的传达给公众;同时,它在社会舆论上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稳定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只有严格树立新闻行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建立监督和管理系统,提高整个新闻行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才能真正保证新闻行业起到正确的社会舆论作用。
参考文献:
[1]戴静,孙晓梅.地方党报新闻安全之我见[J].新闻传播,2006(9).
[2]陈涛,赵万普.新闻安全生产观与媒体社会责任[J].记者摇篮,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