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如何引导与控制信息的理性表达

2016-03-02 09:09:43朱星辰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5期
关键词:网络社会信息传播

朱星辰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



网络时代如何引导与控制信息的理性表达

朱星辰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

摘 要:当前的大众社会应该是一个“规划社会”,技术已经取得了重要进步,完全有能力规划民众过剩的激情,服务于社会。在信息社会,网络舆论对政治社会事件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事件的最终发展走向,因此,如何引导与控制网络舆论表达至关重要。

关键词:网络社会;信息传播;理性表达

1 网络媒介信息在不同社会领域的发展状况

在经济领域,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开创了新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就业模式。它加大了人们选择时空的自由度,通过交流和协商达成各种交易,从而使市场资源为全社会所共享,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

在政治和社会领域,社会舆论的产生、运行和影响机制发生了变迁,民众的舆论力量空前高涨。公民意识得到提高,公民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得到提高,个人依靠网络信息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舆论力量。但同时,信息社会或者说网络社会中,也出现了大量的诸如网络暴力、网络讨伐等非理性现象。

著名的社会学家曼海姆曾指出,当今的信息社会已经从精英社会转变成为大众社会,普通大众取代社会精英成为影响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力量,社会的理性发展依赖于普通大众的理性程度而非少数社会精英的明智决策。因此,大众的理性表达及对大众的理性表达的培养就变得非常重要。当下,信息社会中的大众拥有更充分的表达机会,大众的意见在社会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社会要实现良性运作,就必须提高大众的理性,实现理性的表达。

2 控制网络信息理性表达的方法

2.1加强引导与管理

就当前的舆论环境而言,对网络言论的引导与管理方式存在以下两个问题:放任自流和垄断管制。这也是社会学家曼海姆极力批判的两个偏向。一方面,政府疏于管理,任凭网络言论自由发挥。在内地儿童香港街头便溺事件中,一些媒体一直在做着火上浇油的讨论式报道,激化两地网络言论的对峙,从一件小事扩展成两地网民的“对骂”。另一方面,管理部门又加紧了对敏感网络言论的管控。

管理不当,让大众的暴力言语在互联网上愈演愈烈,而如果一味的屏蔽信息,则可能难以呈现事情的真相。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民众的理性难以构建,网络成了非理性表达的舆论场。因此,在信息社会中,管理部门必须适当转变舆论引导与控制的理念,抛弃滞后的管理方式,带领民众回归理性。

2.2培养网民的理性思维能力

当前信息社会,一方面主流媒体具有信息先发优势,另一方面,公众掌握了一定的社会参与渠道,呼吁实现自己的利益。社会要和谐发展,就必须要培养大众阶层的理性思维能力,否则,社会将被大众的非理性行为牵制,作出有违法理、情理的错误判断。

正如曼海姆所言,“社会的转变和重建最终要落实在人格的转变上,一个社会的重建离不开对个人思维方式的改造,改造社会根本上是改造人”。信息社会中,培养网民的思维能力是解决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如果民众能理性分析问题,理性判断事件成因,就会有效减少网络上的语言暴力,促使舆论向积极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放纵网民的非理性表达,看似是为大众的不满情绪找到了发泄的出口,但一次次事件积累起来,就会造成政府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影响社会体系的运行。内地儿童香港街头便溺一事,虽然很快平息,但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非理性表达,已经为两地民众心理留下了阴影。

曼海姆指出,一个缺乏理性思维能力的社会是不稳定的,只有积极培养理性的大众,使其达到韦伯所说的“政治成熟”,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与有序运行。要培养民众的理性思维能力,一是要赋予民众独立思考的权利,使其不再人云亦云。而要实现理性的思考,政府信息必须透明公开,只有打造开放透明的政府,将知情权还给民众,民众掌握了较多信息,才能逐步培养出缜密的思维能力。二是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引导民众辩证地看待问题,尽快还原事件真相,加强网络宣传,化解民众的对立情绪。

2.3提升民众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指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媒介素养高的民众,可以透过媒体信息的表象,思考信息背后的意义,而媒介素养偏低的民众,则更容易接受媒体想要传达的信息,容易受到媒介的影响。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要通过个体内在的修养,学会辨别媒体信息的真假、良莠,学会辨别媒体信息所隐含的导向,对媒体信息进行思辨和解读,有选择地接受媒体所提供的各类信息。要提升民众的媒介素养,就要对民众实施不同层次的媒介素养教育,帮助民众认清媒体的本质。提升民众的媒介素养,有利于培育理性的网民,使网络环境回归理性。

参考文献:

[1]焦玉良,金波.信息社会背景下公共舆论的引导与控制——基于曼海姆社会控制思想的启示[J].前沿,2012(23).

[2]许玲.网络行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介与对抗政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

猜你喜欢
网络社会信息传播
浅议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政治动员分析
浅析人民网《图解新闻》栏目的信息传播实践
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2:53:29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理论导刊(2016年11期)2016-11-19 16:13:48
新媒体信息传播中的汉字视觉艺术呈现及发展
新闻爱好者(2016年9期)2016-11-15 19:45:46
全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教育建设的思索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28:14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5:18:35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52:33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09:41
韩国善帖运动对网络欺凌问题的应对与启示
今传媒(2016年4期)2016-05-16 23:58:52
韩国善帖运动对网络欺凌问题的应对与启示
今传媒(2016年4期)2016-05-16 23:5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