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瑞
◎后 记◎
核心素养为何在这方热土上异彩纷呈
——有感于济南市槐荫区推行核心素养本土化、校本化
■陈培瑞
自2016年8月《现代教育》杂志确定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题、开辟“槐荫专页”以来,笔者作为战略顾问,与撰写稿件的校长们一起总结提升核心素养校本化的经验,无时无刻不有一种内心的冲动;与其说是用笔写,不如说用心血凝聚的文字,犹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终于呈现于读者面前了。五位校长的“同题作文”,各有面貌和特色,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核心素养是怎样与一方水土接上“地气”的,又是怎样崭露头角的。
撰稿完毕,又在脑海里盘旋着一个问题:核心素养为何在这片热土上落地生根、异彩纷呈呢?是大势所趋吗?是人心所向吗?这些问号中都含着合理因素。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确是大势所趋,因为这是国家对深化基础课程改革的最新决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确是人心所向,因为基层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早就期盼比“三维目标”更具体、更聚焦、更有操作性的目标做引领。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确是天赐良机,因为它是国家意志和行为,犹如“定海神针”,为“蛟龙遨游”指明了方向。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确是神来之笔,因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六大领域十八个要点,凝聚了各方有识之士的智慧和心血,言简意赅,荟萃精华。
国家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大决策,为什么来到基层就各有面貌了呢?为什么有些地方能够落地生根呢?为什么有些地方行动迟缓呢?我以为:关键在于有无内生力和内生力的大与小。
核心素养之所以在槐荫区生根发芽、异彩纷呈,关键在于旺盛的内生力。此种内生力,源于“五气”。
仰望星空看天气。中国教育天空既有“昨夜星辰”,又有“今夜星光灿烂”。核心素养乃“今夜星光灿烂”中的最亮的一颗星。槐荫区的教育决策者“仰望星空”,以教育敏感和锐利目光捕捉“最亮一颗星”。
脚踏实地接地气。近年来,槐荫区的“地气”如春潮般涌动升腾。济南西部新城在槐荫大地上崛起,给槐荫教育带来无限生机。“硬件”的高位均衡极大地提升了师生及家长的“士气”,落后农民转变为现代市民的庞大群体渴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这些“地气”渴望紫气东来、甘露降临。槐荫区的教育决策深谙天时地利,迎“紫气”聚焦于沃土,奉甘露润育桃李,大力推行核心素养本土化、校本化,顺应潮流、深得人心。
变革图存有志气。在槐荫这片热土上,就有一大批有志者面对核心素养本土化、校本化的种种迷茫和困境,不动摇,不退缩,义无反顾地迎接新生事物,终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还有一大批“苦心人”,在制约因素更多的农村学校、城乡接合部学校推行核心素养校本化步履艰难,宁愿迈一小步,也不停步;宁愿走弯路,也要前行;宁愿失败,也要改革。终于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追求卓越有心气。在槐荫这片热土上,有一批称得上拓荒者的校长和教师。他们不仅仅守候净土,更有“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心气和闯劲。他们可以把领导和专家的倡导转化为改革实验的实际行动,可以把“改革要点”演绎成一篇富有新意的大文章,可以在这样干比较稳妥,那样干会冒风险的选择上,义无反顾地选择后者。陈树洪接任济南三十七中校长,面对各种问题,可以选择稳妥之路,但他选择了一条风险之路。他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在重构课程、课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大动干戈”,终于走出一条希望之路。新世界小学校长董庆峰在一片“处女地”上开发京剧课程,自编儿童京剧《少年辛弃疾》,自谱唱段,自做导演,亲做示范,手把手调教“京苗”,短短两年,奇峰突起,参加各级少儿京剧赛事,屡获金奖。泉城花园小学教师杜玉柱从对古典玩具的一次意外发现中获得灵感,靠一股灵气和钻劲,成功地开发出古典益智儿童玩具课程,成为该校课程开发的一大亮点之一。
善借外脑聚神气。槐荫区教育决策者有胆识、有眼光,通过聘请签约顾问、专家培训、校长跨省挂职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开发“外脑”,“以外促内”,丰富了决策智慧。前些年发挥了关键作用的“教科研一把手工程”,近年来课改“深水区”的种种新探索,都凝聚着专家的心血和智慧。
槐荫区初见端倪的教改实验,犹如毛尖草生长于绿原山涧,远离浮躁肤浅,静静地成长壮大,展现山野之美,释放乡土芬芳。
改革,拒绝浮躁;探索,排斥浅薄。唯有“真人”,方做“真教育”,乃真理也。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02)
(责任编辑:高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