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能源 王玲香
(甘肃省古浪县大靖初级中学)
转变教材功能观 “五化”巧用新教材
张能源王玲香
(甘肃省古浪县大靖初级中学)
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传统的教材观过分注重教材在传递知识方面的功能以及教材的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把教学简化为教师照本宣科地“教教材”的过程,导致师生唯教材是从,不敢创造性地去“开发”教材,体现出对新教材功能认识的较大偏差。如何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大胆地开发教材,使学生真正成为“新材料和新教学智慧创生的主体”,实现新教材从“教本”向“学本”转变,从“文本”向“对话”转变,从“知识”向“素质”转变,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必须做好“五化”。
利用化学新教材的科普性、趣味性功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保持学生对学习旺盛的求知欲。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的教学内容旨在明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实验为基础,初步树立科学探究要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的理念。在教学中,我另辟蹊径,选用醋、白糖、食盐、苦菜汁、姜啤、辣子汁混合,然后在课堂上告诉同学们这是“鸡尾酒”,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学生纷纷举手问:“能不能喝?”我没有回答,伸出右手中指在酒杯里缓缓地蘸了一下,取出手指,然后快速地把右手食指放在嘴里吮吸。眉飞色舞,暗示学生“嗯!味道好极了!”推选尝试的学生走上讲台,伸出右手中指在酒杯里缓缓地蘸了一下,然后迫不及待地把中指伸进嘴里吮吸,结果龇牙咧嘴,连连呵气,一副味道难受的苦相。当我揭晓答案并把刚才的动作慢慢演示了一遍,片刻之后,教室像炸开了锅,大家笑成一片。幽默趣味和新鲜知识,科学的理念结伴而行,水到渠成地引出学习化学的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认真观察……
通过近年的中考实验题型分析和初中化学教材实验素材的改革变化来看,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成为化学实验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如何真正把握新教材中实验教学的生活化以及实验的生活化认识功能是我们不断深入思考的问题。古浪县大靖镇地处沙漠边缘,环境人为破坏严重,环保观念的树立及环保方法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根据污染空气的成分,针对污染物的某些方面,联系实际确定了“田间秸秆的焚烧对空气的影响”“煤炭燃烧的排放物对露天养殖的危害”“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和本地治理方式的探讨”等探究内容,面向社会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用结合的良好学风。
新课程标准要求:新教材只是为展开教学活动,以使师生互动产生知识提供的一种范例和素材。即教材具有规范探究方法、渗透学习方法的“导师”功能。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如何处理尾气,防止污染,以及稀释浓硫酸时如何规范操作,防止发生危险等等,都要以科学的严谨态度来对待。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如常用的控制变量法、观察法、质疑法、实验法、假设法、调查法等。
教材的编排本身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但体系和部分内容并不一定适合偏远地区的学生。因此,教学中可根据农村中学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当地的发展特色对教材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处理,在知识上给予必要的补充与删减,在授课顺序上给予必要的调整与安排。如新教材在第九章中先安排用指示剂识别酸和碱,后介绍酸和碱的性质。而农村学生对生活中的酸和碱了解甚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先了解酸和碱及其性质,然后才根据性质总结常见识别酸和碱的方法,学习效果较好。
1.尝试改进化学实验的装置和操作,使其完善。如学习氧气的制取实验后,讨论如何改进课本中已有的实验装置,使现象更加明显直观,操作程序简化,仪器装置更简约而科学。而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时,则放手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安装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感性经验基础上的理性认识,不仅升华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也培养了他们不迷信课本、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2.注重家庭小实验。通过利用厨房中的用具和调味品完成如“火山喷发”“自制二氧化碳气体及性质的检验”“家用洗涤剂的酸碱性的检验”等实验,使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得到应用,产生一定的心理满足和欢乐,巩固和发展了兴趣,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如学习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后,可让学生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比的不同方法;根据启普发生器制气的原理,让学生设计多种简易气体发生装置;或者让学生选择药品和仪器,独立设计多种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方法等。
最后,新教材中提倡的探究学习开放性的问题,有些答案是多元的,与传统的课程内容差异较大,除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量,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外,必须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自主,自主学习”的理念,不迷信教材,不迷信权威(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己查阅相关书籍、请教、上网等方式获取所需的知识,发掘出教材的多重功能,使之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编辑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