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生生
(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中职计算机信息化课堂的落实与教学反思
葛生生
(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结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第五章纲要及微课、翻转课堂、导学案、信息化课堂的背景,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5.4图文混排、6.1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基本操作、7.2加工处理图形图像的课堂教学为例,谈谈信息化课堂的落实和教学反思。
微课;导学案;翻转课堂;信息化课堂;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实习实训、项目教学、案例分析、职业竞赛和技能鉴定的信息化水平。
创新教育内容,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着力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学生的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
为落实信息化课堂,“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我借助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结合微课、导学案、助学助教网络信息平台,做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这里侧重于介绍微课和助学助教信息化网络平台,通过助学助教信息化网络平台将微课、导学案、情境媒体进行有效整合,且师生在线实时交流和反馈,增加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并运用现有的微云等网络存储记录学生的专业成长。
下面我结合在三堂课中运用微课、导学案、助学助教信息化网络平台进行信息化课堂的展开。
1.7.2加工处理图形图像的信息化呈现
本节以切合学生专业的“人生列车”为情境,展开项目。学生按组别登陆助学助教网络信息平台,课前预习,课中将问题罗列解答并进行知识点的检测,即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学生根据网站微课中的详细步骤和效果图完成任务。用详尽的微课解说,解决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困境。通过教师的讲解、视频的演示,学生在操作中反复实践,突破难点。
学生上交作品后,进行在线星级评定和评论,生生互评和师生点评,系统呈现最优作品、最佳团队、最佳人气的排行。
2.6.1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基本操作的信息化呈现
本节切合《中国好声音》第三季“为梦想而唱”的情境,展开项目。此素材针对生活中的歌唱与梦想,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在4个子任务中每个任务配备微课和导学案,学生可以从助学助教信息化学习平台中查阅。
3.5.4图文混排的信息化呈现
本节切合《中国梦想秀》的“为梦想代言”的情境,展开项目,在梦想蓝图呈现的部分,结合助学助教网络信息平台,将梦想截图呈现,生生、师生在助学助教网络信息平台中为全班同学的梦想进行点赞和送上祝福语。在最后,教师给予学生勇敢说出梦想的舞台,并将这个瞬间用手机记录,存放到微云成长档案中。
1.评价反馈
在7.2加工处理图形图像的评价环节中,学生根据评分标准,可以对他人作品进行星级评定、揭榜人气作品、最优作品及最优团队,发表意见,解决传统评价作品数和时间有限的困境。与以往评价相比,更真实而全面,且将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5.4图文混排的点赞和写祝福语环节中,学生将作品截图进行上传,每个学生都能够看到梦想蓝图,写上对对方的祝福语,为他的梦想点赞,并汇总出最具人气的梦想蓝图,将情感目标落实得淋漓尽致。
2.互动真实
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的形式,使学生既学会了合作,又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且采用民主的评比擂台,通过网络的平台,让这样的评比在数据上更加真实而全面,且IP绑定技术的使用,使评价在技术上实现公平公正。
3.解决重难点
三堂课都配备微课,导学案,为了解决部分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下”的难题,微课和导学案中有任务的详细步骤、分阶段任务的效果图,实现了教学多元化的同时,也解决了教学重难点!
4.驱动学习
以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参与度不高,多元化的上课方式和评价体系的完善,使学生学习得更加积极,反响很好,且积极性大大增强,真正驱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使教师教学更加省心。
信息化课堂的落实,除了教师提升信息化水平之外,还要更深入地理解信息化,而不是使信息化课堂繁琐和复杂化。
在这三堂信息化课堂中,我用visualstudio2008进行网站的开发,采用的数据库为SQL Server 2005,用PS进行网页美化。在微课的制作中,用到的屏幕录像软件为Camtasia Studio v6.0.3,外加一个麦克风。
运用电子表格自身的公式计算功能,可以将信息化课堂简约化。
将学生的梦想片段用手机记录下来存放到微云中,进行成长档案的记录。这就是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巧妙利用。
助学助教网络信息平台,结合微课、导学案的运用,使课堂变得新颖而有活力,增加了课堂有效教学的时间,提升了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中,真正体验到学生为主的课堂是多么和谐。每个学生都可以精彩地绽放。
最后我想说,我还需要继续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为中职信息化教学抹上微小的一抹色彩。
周南岳.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编辑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