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记《大公报》“四不”方针新闻专业精神和现实意义

2016-03-02 08:05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大公报方针报纸

徐 乐

(广西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新记《大公报》“四不”方针新闻专业精神和现实意义

徐乐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大公报》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唯一一家拥有百年报龄的报纸。其“四不”方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是民国著名报人张季鸾在《本社同人之志趣》一文中明确提出来的,在当时国民党反动新闻统制年代独树一帜,为当时的民众发出最强有力、最客观公正的声音。本文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角度探讨“四不”方针,并探索在当今媒体改革中其专业精神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

新记《大公报》;“四不”方针;现实意义

1926年9月1日,张季鸾发表社评《本社同人旨趣》,第一次提出了“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办报宗旨。不党,即“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不卖,即“不接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入股投资。是以吾人之言论,或不免囿于智识及感情,而断不为金钱所左右”。不私,即“本社同人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务外,并无他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不盲,即“夫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低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吾人诚不明,而不愿陷于盲”。[1]张季鸾所言概括了新记《大公报》的“四不主义”办报方针其本质,这是促使新记《大公报》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因素。

一、“四不”方针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张季鸾的新闻思想处于近代“文人论政”思潮步入新时代的背景之下。他认为,文人办报不应只是服务于统治阶级,而是应该作为一支强有力的独立力量,所面向的服务群众应该是更大范围上的公众,所起的作用是沟通社会各界,构建舆论。

新闻专业主义体现在张季鸾以及《大公报》“四不”方针的许多地方。20世纪50年代之前,社评在报纸上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大公报》自然也不例外。15年的《大公报》编辑生涯,张季鸾撰写的社评不计其数,大至国家存亡,小有街谈巷议。《大公报》刊登社评在报人共同追逐时效性基础之上,讲究评论的思想性、深刻性;迎合当时读者对时局形势以及政界要人最新动态的关注,在对事实真实准确的报道之上,梳理事件来龙去脉,注重纪实性、全局性,对新闻主要人物评价客观独到,民国无数风流人物,嬉笑怒骂跃然纸上;思维缜密,文字通俗;标榜公正客观,敢发他人不敢发之言,不存在任何偏袒观点。这些都与立志新闻工作应遵循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新闻专业精神不谋而合。

当然,与新闻专业理念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的强大政治阻力一样,《大公报》的“四不”方针并不是完全无党派观念区别的。政治上的巨大压力,往往使媒体偏离新闻专业理念。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等人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和发言人,具有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当蒋介石和军阀混战时,处于两边都得罪不起的窘迫地位;当国民党军队对共产党农村根据地进行围剿时,《大公报》为国民党出谋划策;当日本侵略者踏入中国领土,民族矛盾超越阶级矛盾,《大公报》立即站在全民救亡的立场上,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表示强烈谴责。解放后,《大公报》被贴上“小骂大帮忙”的标签,张季鸾和王芸生一批大公报骨干受到严重批判,这也成为《大公报》最终在大陆销声匿迹的部分原因。

二、“四不”办报方针的现实意义

新记《大公报》在建国初期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重视。毛泽东着重提出:报纸的总编辑要学习张季鸾,要总结解放前《大公报》的好经验,并且一定要把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学过来。周恩来肯定大公报的爱国主义,以及它培养了不少有用的新闻人才。《大公报》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影响巨大,并且获得国内外报界的一致好评,对于当今媒体也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一)不党——解除“报禁”,开放言论

张季鸾的“不党”方针,是近代“文人论政”传统发展到高峰时期的特殊时代的产物,反映出知识分子渴望运用他们心中所认为最恰当的治国之道改变不满的现实,影响国人落后的思想和言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而面对现今媒体政党化、声音同质化的现状,最根本的是要改变体制,改变过去僵化的条条框框。首先,应该从解除“报禁”开始,开放言论,打破过去的报道禁区,增加政事要闻的透明度和开放度,增加社评数量,让读者在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当中开阔思维。对社会阴暗面的报道曝光也应该适当增加,将媒体舆论监督的职能应用于解决民生困境,解决人们关心、渴望得到改善的物价问题、教育问题、政府财政透明度问题,最大限度还言论自由于人们,真正使群众的知情权得到保障。只有开放言论,报刊才能真正成为民众了解政治、参加政治的有效渠道。

(二)不卖——严厉监督,树立正气

《大公报》的经济独立,决定了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发出独立自主的声音而不依附于任何政治集团。而在广告费成为媒体维持经营成本、实现企业盈利的今天,媒体接受政府财政拨款,尽管不比计划经济年代的庞大比例,但依然有一小部分。相对于这种情况而言,媒体腐败是严峻而普遍的现象。在市场经济逐渐完善、不断发展的今天,经济主体多元化的同时,媒体数量迅速增长,而媒体有限的新闻资源满足不了市场主体的需求,供需矛盾导致一些单位、个人为博名声,不惜与媒体进行权钱交易,拜金主义的价值观思潮散布到了“公众喉舌”的新闻媒体。同时,媒体监督机制不完善也是滋生腐败的一个因素,《新闻法》迟迟未出炉,媒体腐败惩罚条例也是悬于空中楼阁,处于没有强制约束力的状态。

因此,要设置对媒体严厉监督的社会体制,受理关于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的投诉消息,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开辟媒体专门渠道,让公众对媒体以及人员的言行进行评论披露。司法机关加强对媒体腐败的打击力度,同时通过典型案例的报道,才能够在媒体人的思想中树立正气,吸取教训,养成清廉自爱的好风气。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媒体真正对得起“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的称号。

(三)不私——顺应时势,贴近受众

张季鸾的“无我无私”办报观,与现今报纸作为“公众喉舌”的职能具有非常大的共通点。作为一份政商合一性报纸,《大公报》在追求商业盈利方面,以报道人们关心的新闻话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副刊,最大限度地走近读者,销售量在当时报界也是名列前茅。在追求政治利益方面,《大公报》以敢言出名,敢于评判当时国民党政府的错误决策,国难当头之时坚决维护本民族利益,对抗日本侵略者。

今天我们看“不私”方针,对于媒体规范自身报道方向,改正新闻报道当中的不良倾向,做好政府和民众的沟通桥梁,引导读者是非常有帮助的。不可否认,现在的社会呈现浮躁化,图像视频刺激着受众的视觉和听觉,网络的发展使报纸不再是公众接触媒介信息的首选,公众已难以静心坐下来仔细阅读一份版面被大部分文字填满的报纸。所以,报纸的发展也应当顺应时势。而一份报纸能够在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富有影响,留名于世,不是靠刻意迎合受众口味,刻意走内容趣味化、低俗化,而是在坚持走喜闻乐见的办报形式的同时,适当与读者保持距离,避免黄色新闻蔓延。利用报纸媒体的优势,加大深度报道和专题报道,选择社会的热点现象加以评论,解决受众日常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鼓励对事件现象存在合理的不同意见的读者加入讨论行列,加大读者对报纸新闻采写、副刊专栏的参与度,让读者受众的想法有机会成为印刷成品上的铅字。

(四)不盲——发表己见,打造品牌

《大公报》夹杂在外资商业报纸、共产党报刊和国民党党报之间,找到了一条崭新的路径,尽管趋于当时的局势未能有太大的反叛行径,但是在“文人论政”的年代开启了一种由知识分子主导媒介经营编辑,不随波逐流,敢于对时代不公现象发出抨击模式,如一股清流般浸润着当时受苦受难的民众。

相比之下,媒体同质化是现今媒体市场一个难以忽视的通病,这不仅仅表现在版面分布的一致化、选题上的一致化,更体现在观点上呈盲目随大流的趋势。无可否认的是,当技术发展、信息资源共享已成为社会整体共识的时候,采访独家新闻已成为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靠稀有新闻素材独占鳌头的时代已经过去。造成的结果是,翻开同城报纸,出现的重要新闻几乎千篇一律,没什么新鲜感,许多报纸在跟风过程中早已丧失了原有的风格和个性。在善恶难辨的年代,对一个事件过分地下定义只会引发群情激昂的非理性探讨。

“不盲”不是盲目标新立异,而是在信息量突飞猛进,人们的意见不再普遍单一的今天,在理性的范围内敢于发表自己的声音,当社会思潮出现偏离失误,当社会问题出现争议的时候,冷静分析来龙去脉,剖析问题,寻找解决之道,从多个角度思考。此外,需要新闻工作者平时多关心时事要点,多学习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字功底和思想内涵。同时,在媒体同质化的今天,媒体想要取得胜利,就必须打造自己的品牌,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在品牌标识、版面安排、新闻质量、发行经营等方面扬长避短,让受众记住自己最闪亮的特质。

[1]张季鸾.大公报一万号纪念辞[N].大公报,1936-05-20.

[2]刘文辉.新闻专业主义“中国质素”重构的维度[J].编辑之友,2016(05):37-42.

[3]李金铨.回顾《大公报》和张季鸾的文人论政[J].新闻记者,2015(11):44-48.

G210

A

1674-8883(2016)15-0078-02

徐乐,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大公报方针报纸
《大公报》举行创刊120周年庆祝仪式
报纸
从《大公报》看《红楼梦》与近代社会生活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国家中心论”旗帜下《大公报》的自由思想与爱国情怀——读《〈大公报〉政论研究:以“国家中心论”为中心》
卖报纸
浅析民国时期《申报》与《大公报》的言论特色
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
“诱敌深入”方针的提出与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