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新侨中学 蔡峰艺
少教多学,寻找教与学的契合点
福建省南安市新侨中学 蔡峰艺
2011年版课程标准提出“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它是基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认知、学习期待等实施的一种教学方法,强调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要求教师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如何少教多学,寻找教与学的契合点,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本文从营造自由的学习氛围,有效实现教学相长;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实现教学相长;巧妙渗透阅读策略,有效实现教学相长三个方面阐述。
少教多学 自由氛围 创新方法 渗透策略 教学相长
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非常盛行,教师在台上讲得非常辛苦,而学生参与的兴致却很低,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导致课堂成为教师独自表演的“舞台”,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能得到发展。因此,2011年版课程标准提出“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它是基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认知、学习期待等实施的一种教学方法,强调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要求教师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对于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如何少教多学,寻找教与学的磨合点,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呢?
“少教多学”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为目标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所谓“少教”就意味着教师要针对课堂重点、难点进行精讲,为学生留出更多课堂自主学习的时间。而“多学”并不意味着学生毫无重点、死扣教材式的乱学习,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自主学习、自由思维。无论是“少教”还是“多学”,都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展教学活动,并为学生创设自由活跃、温馨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自由阅读、愉快学习。因此,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创设交流平台,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赏识教育。
如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课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济南的山和水,点出了济南冬天“温晴”之特点。在教授本节课时,教师应对重点生字词、重点修辞手法进行巧妙引导,并在课文重点内容处为学生搭设发言平台,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巧妙实施赏识教学,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以此构建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如教师提问:“文章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写济南的冬天,你们能说出几个,并找出文中对应的例子?”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发了学生的发言欲望,学生会以积极的热情参与到课堂阅读中,并迅速找出相应例子,积极发言,而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应在不伤害其自尊心的情况下巧妙点拨,从而促使学生再次阅读,寻找正确的答案。
“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优化阅读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自由学习、自由沟通的互动的机会与平台,尽可能摆脱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束缚,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诱导学生主动吸取知识,自由发展能力。在“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角色表演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手段丰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以达到“少教多学”的目的。
如在《回忆我的母亲》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践行“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教师创新运用多种教学模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有计划、有目的的“多学”。首先,教师可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学习任务:“母亲具有何种形象特征以及优秀品质,课文通过哪些实例体现出来?请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学习。”学习任务为学生的“多教”提供了方向,学生会在讨论中紧扣问题深入文本,进而体会母亲不为人知的一面,感觉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当学生的理解不深时,教师要巧妙点拨,并引入生活感悟,从而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探究中理解文本,体会情感。
“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作了强调。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多学”离不开高效、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引导。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不断提升阅读效率。阅读策略的渗透离不开课堂,教师要积极利用机会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科学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探求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如何将策略渗透其中呢?首先,教师应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其次,结合文本传授阅读方法,鼓励学生基于自身特点借鉴优化。最后,要鼓励学生依“法”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如在朱自清《春》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过程中巧妙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首先,让学生大声、用心朗读这篇优美的散文《春》。其次,鼓励学生将本篇课文中优美的句子与段落摘抄下来,积累素材。再次,课堂结束之前,为学生推荐类似散文供学生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最后,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并在教学结束后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
总之,“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是新版课标强调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主体学习地位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想在语文课堂构建好“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寻找教与学的契合点,需要教师把握学情特点,结合教材实际,有效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平台,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感悟课文,积累语言,而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也能不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1]张进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与“少教多学”[J].成才之路.2013年17期
[2]高成.浅谈“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