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智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6-03-02 05:45柴勃臻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智库政府建设

张 慧,柴勃臻

(1.新疆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2.新疆师范大学 社会管理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中国高校智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张 慧1,柴勃臻2

(1.新疆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2.新疆师范大学 社会管理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新型高校智库迎合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机遇,加快建设步伐,提高为政府、企业的咨询能力。文章结合高校智库的发展阶段,分析高校智库的自身发展与现实需要之间的差距及存在的资政意识薄弱、缺乏协作平台、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高校智库的建设路径,包括树立智库意识、创建智库品牌、创新高校智库运行机制,增强智库活力等方面。

高校智库;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整体实力提升,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我国也处在传统竞争优势衰减,创新驱动爬坡过坎,经济动力调档换速的时期,亟需中国智库贡献发挥功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高校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结合自身优势,不断产生高质量的政策思想,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撑,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我国高校智库的发展现状

高校智库是指由大学建立的从事公共政策研究和咨询,并为政府、企业及自身服务的组织,同时承担育人、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我国高校智库经历几个发展阶段,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不断接受时代的检验。

(一)高校智库的起步阶段(1993—2000年)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克难阶段,内在政策需求驱动高校智库出现。比如:1994年在福特基金会资助下,北京大学成立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为一家集研究、教学、培训于一体的学术机构。这是北京大学进行教学和科研体制改革的一种的探索,2008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在此基础上组建;1999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办国情研究中心,其前身是1986年创立的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这是清华重要公共政策研究力量。2000年2月复旦重启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同年10月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科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后更名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中心,致力于中国经济范畴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并为上海首批高校智库奠定基础。

此时的高校智库初步形成,主要关注国家政治、文化、环境资源等方面。随着国家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智库依托其资源和人才优势,一方面从事政治策略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围绕关系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议题进行调研,并且,开始承担起为各级政府和企业决策者提供智力服务的重任。

(二)高校智库的联合发展阶段(2003—2013年)

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社会发展脱节,迫切要求智库机构为国家政策提供智力服务;另一方面,为了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国家对智库给予高度关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对高校提出具体的智库发展要求。同时,中国高校智库自身发展日益成熟,趋于走向联合发展的道路。

2003年12月,为适应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趋势,浙江省政府与清华大学共同组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该院实行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的方式,被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称之为“省校合作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与经济融合的有效模式”。2004 年5 月,清华大学成立国家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并于 2005 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该中心采用研(研究)——学(教学)——产(产业)——管(管理)结合的科研模式,在文化产业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

这表明,这一时期的高校智库,已经从组织架构、体制运行、成果转化、资金保障等方面启动智库建设的工作,并努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有效生产力,平稳走上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道路。

(三)高校智库的创新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

2013年5月刘延东副总理在“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座谈会上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优势,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贡献力量。2014年2月,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从国家层面对高校智库建设的定位、目标、途径、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设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要求,该计划是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国内大学纷纷响应“建设有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指示而建立或重组研究机构。

目前,全国已有150多所高校建立了文科“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高效协同创新的建立不仅能通过产学研大平台,将高校和企业联合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还能够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利于培养高层次人才。例如:浙江大学、兰州大学以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励教师积极以理论成果服务国家战略,鼓励科学研究机构主动对接政府和企业的需求,联合共建研究中心。同时,我国高校智库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合作共建模式,即建设智库联盟。2013年3月,上海市启动了第一批上海高校智库建设工作,确立了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建设研究中心等17家上海高校智库,并依托复旦大学成立“上海高校智库研究和管理中心”,聚拢上海高校学术和资政资源,为国家和上海发展建言献策。

上述协同创新中心和智库联盟的建立,旨在发挥高校学科交叉、人才密集的规模优势和资源共享、联合协作的机制优势,解决某一区域内或重要领域内的重大问题。

二、我国高校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纵观高校智库的崛起,皆秉承“与中国发展同行,与中国开放相伴,与中国变革俱进,与中国兴盛共存”的发展理念。①胡鞍钢.建设中国特色一流高校智库[J].中国智库,2013,(12).紧紧围绕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资政育人工作,为我国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贡献。

但是,总体而言,我国高校智库的影响力还比较低,在目标定位、成果产出、管理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智库数量众多,资政成果较少

正如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指出,我国大学智库的小、散、弱现象突出,力量分散,定位不准;高质量成果偏少,部分研究针对性、实践性不强、过于学术化,这都极大制约了我国大学智库潜力的发挥。②李卫红.高校在新型智库建设中的使命担当[N].人民日报,2014-02-16.高校智库数量众多,但资政成果较少的原因主要是:首先,虽然国家层面极其重视高校未来发展方向,多次提出要加强思想库建设,但高校智库建设由于发展时间短、缺乏明晰的战略规划、致使自身建设意识淡薄;其次,高校与政府之间关联甚少,高校不了解政府的决策需求方向,政府对高校成果也鲜有关注,使得双方“供”与“需”之间严重脱节。另外,高校研究者缺乏关于地方发展政策和信息资源的准确数据,研究对策缺乏针对性和准确性,智库的成果价值难以获得政府部门的认同,这无形中弱化高校智库的资政意识,影响政策咨询成果产出;最后,社会缺乏统一的思想市场,使得高校、政府与企业三者之间未形成有效对接,致使高校难以从传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向社会服务转变。高校智库意识制约其自身发展,突破意识瓶颈是高校智库进步的基本前提。

(二)信息管道不畅,缺乏协作平台

高校智库建设过程中,高质量的咨询水平来源于畅通的信息渠道。高校智库信息来源大多借助于文献资料、社会调查等传统方法。由于政府信息化公开程度不高,关于地方发展信息数据的保密性,致使高校智库难以获得准确数据。《中国行政透明度观察报告(2011—2012)》显示:自我国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来,各级政府的信息公开工作不断进步,但公开的及时性、有效性、便利性还不够,与社会需求尚有较大距离。因此,不够透明的信息渠道直接影响咨询成果;其次,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实验中心产生的智力成果缺乏向政府的递交管道,从而使得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的政策,进而挫伤高校教师研究的积极性;最后,高校人事管理体制以专业学院为单位对教师进行人事考核,拥有不同研究背景的学术研究人员和研究力量分散在不同的教学单位,高校智库未设立专门的协调平台,从而难以共享研究资源,形成研究合力,发挥优势资源,致使高校智库发展举步维艰。

(三)管理体制保守,成员流转受限

高校智库的管理机制和组织架构成为制约高校智库功能的重要因素。首先,高校智库与学校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之间界限不清,通常是两块牌子,一套管理人员,没有固定的研究人员,研究者大多分散在各自的学院部门。并且,高校智库经费来源单一,缺少专项研究经费。目前,高校智库的运行经费大多以来内部划拨,对内依附性强。但是,由于自身研究能力限制,外部资金流入较少,与市场化机制不兼容;其次,高校教师由于自身工作性质,常年沉迷高校教研和基础理论研究,缺乏政府任职经验,对智库要求的政策研究无法适应,致使咨政报告产出有效率低。另外,传统高校的评级机制与现代智库发展格格不入,重数量轻质量的评价标准制约高校研究者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经历完成智库任务。在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中,以期刊论文为重、忽视政策研究成果。使得参与政策研究的高校研究者的政策咨询成果不能纳入教师科研评价体系而得不到量化处理,打击高校研究者的积极性;最后,受到人事流转体制的限制,一些优秀的国家政策咨询人员难以进入到高校,另一方面,高校智库也难有机会将其人员输送到党政部门、企业任职开展一些协助性工作,其研究能力难以胜任决策研究工作。①杜社会.高校思想库建设初探[J].教育文化论坛,.2011,(2).

三、新型高校智库的未来建设之路

建设新型高校智库不仅满足社会需要,更符合高校全方位为社会服务的趋势。因此,要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必须转变思想认识、协调合作平台、疏通信息渠道、改革管理机制。

(一)转变思想认识,树立智库意识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应以转变思想认识为抓手。首先,高校智库整体队伍应结合社会发展特点,确定清晰的目标定位,明确研究方向,注重成果的可操作性和实际可能产生的效能,通过成果影响力引起政府和社会企业的重视,从而将智力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现实决策;其次,现代政府机构经常邀请高校专家通过讲座的方式为现实问题出谋划策,而这种临时性聚集难以满足政府的决策咨询需求,高校智库应主动抓住机会,搭建与政府之间的联系平台,以自身专业的研究团队和完备的科研设施提供智力方案;最后,高校智库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高校智库应倡导以“2011协同计划”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抓手,结合高校优势和特色,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力求建成“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

(二)创建高校智库品牌,拓展成果递交渠道

成果应用转化渠道是制约高校智库发挥作用的瓶颈问题,推动智库建设,必须着力解决好渠道和平台问题。②唐景莉.发挥高校优势打造新型智库——专访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EB/OL].[2014-03-24]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ww.sinoss,net /2014/0324/49693.html.一是政府部门应执行信息公开制度,整合信息发布渠道,使信息透明化。一方面,向高校智库专家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能够为高质量的咨询成果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信息公开能增强政府公信力,增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任,从而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大收益。二是建立健全高校与政府的联络机制,确立专家成果报送机制。高校研究机构可凭借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学科专家通过个人与政府的联系递交高质量的资政成果,引起政府的注意力,赢得政府的肯定与信任,再凭借智库专家团队通力协作,为政府机构的现实难题建言献策,从而以点带面发挥智库的影响力。另外,政府与高校之间通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校智库内部应当设立专门的成果报送部门,定期向政府递交咨政报告,政府应及时反馈不足,高校与政府的双向交流能够有效促进高校智库为政府提供更好的服务。最后,高校智库应努力搭建交流平台,创建智库网站,整合信息资源,定期针对某种政策需求集合专家讨论,形成研究合力,推动高校智库健康发展。

(三)创新高校智库运行机制,增强智库活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我国“高等学校应当面向全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因此,高校智库应该以改革发展为动力,创新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美国著名的布鲁金斯学会凭借“高质量、独立性、影响力”的核心价值长盛不衰。①文少保.高校智库服务政府决策的逻辑起点、难点与策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5,(1):37.高校智库应转变观念,确立独立的研究中心,确立领导层,吸纳社会各界人才和多学科专家,组建专业化研究队伍。此外,高校智库应该树立经营理念,利用网络、微博等新媒体扩大自身影响力。同时,高校智库应创新评价标准,确立激励机制,引入社会和企业评价标准进行分类评价,根据研究人员的成果转化量和资政报告的采用率,对其进行绩效评估考核,提高研究人员的积极性。最后,建立政府人员与高校智库研究人员的流转机制。高校智库应创新研究队伍的培养环境,通过与政府沟通,委派研究者进政府进行周期性实习工作、开展政策咨询培训;另一方面,可将部分政府部门领导聘为智库客座专家,定期就研究主题开展座谈会,从而扭转智库研究人员单一性的局面。

正如古语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建设需要国家引导、社会配合、高校突破才能够逐步进入高效发展,才能促进中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才能推动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1]胡鞍钢.建设中国特色一流高校智库[J].中国智库,2013,(12).

[2]杜社会.高校思想库建设初探[J].教育文化论坛,2011,(2).

[3]李卫红.高校在新型智库建设中的使命担当[N].人民日报,2014-02-16.

[4]唐景莉.发挥高校优势打造新型智库——专访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EB/OL].[2014-03-24].中国教育新闻网,2014-03-24.

[5]文少保.高校智库服务政府决策的逻辑起点、难点与策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2015,(1).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llege Think-tank and Countermeasures

ZHANG Hui1,CHAI Bo-zhen2
(1.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17; 2.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17)

New college Think-tank should cater to the era background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ccelerate the pace of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advisory capacity for government and business.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for college think-tank, maintains analysis of the gap between college think-tank’s own development and reality needs, and the weak political advice consulting consciousness, lack of collaboration platform, operation mechanism imperfect and so on. In the basis of these problem, the author sets forth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Chinese college think-tank, including to establish think-tank consciousness, to create a think-tank consciousness brand and innovation college think-tank operation mechanism, the to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college think-tanked.

college think-tank; 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s

G420

A

1009-9545(2016)04-0093-04

2016-10-24

中亚与中国西北边疆政治经济研究中心2014年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040314D05)

张 慧(1992-),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西北边疆政府管理研究.

柴勃臻(1987-),男,助教,主要从事新疆社会治理研究.

猜你喜欢
智库政府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微智库
微智库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