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文化的建设与品牌铸造

2016-03-02 05:09:56福建省武夷山市余庆小学彭有姬林俐
新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余庆校园文化家长

⎰福建省武夷山市余庆小学彭有姬林俐



基于“家”文化的建设与品牌铸造

⎰福建省武夷山市余庆小学彭有姬林俐

【摘要】学校的功能是文化育人,一所具有文化自觉的学校,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秉承什么,呼唤什么,同时自觉承载师生的精神追求。我们知道,选用符合校情的文化去建设一个学校,会使学校呈现出鲜明的风格和特色。

【关键词】校园文化家文化品牌建设

做文化最困难的是如何在变与不变中去思考在变化中不变的东西,通过这些不变的东西才能科学地把握什么是文化基因。而文化基因就是以真善美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一种人化,是一种生存方式与生存状态。为此,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不能缺少借鉴、融合与创新。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找一种在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文化传统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风格,寻找解决学校问题所应具备的思想和方法。在向师生、家长代表做了近300份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对学校文化有了准确而独特的定位,形成了“余庆之家”校园文化理念。本文试从家文化理念的科学定位、家文化网络的意义建构、家文化功能的最优化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立足校情袁家文化理念的科学定位

一所学校只有立足地方特色,扎根本土,通过对地方文化资源中人文的、历史积淀的各种元素进行灵活提取,使得学校文化由无形变得有形,形成具有自身特质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才会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恒久的影响力。

“余庆之家”校园文化理念的形成理由有三:其一,与校名相符。学校的名称为“余庆小学”,“余庆”一词出自《周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校名本身就寓意深远。其二,与地方文化相符。国家级保护文物——武夷山余庆桥是当年崇安县乡绅朱敬熙(朱熹的后裔)为其母做寿而建,体现朱子文化的治家之道,是中华民族传统品德的现实教材,也体现了朱子文化在小学的活态传承。其三,与载体相符。把培育余庆文化放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构建中国人传统道德理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愿景。所以,我们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按照家的概念来打造学校的校园文化,目的就是使老师们工作的学校、孩子们学习的学校像家一样——幸福、和谐、积极向上。

二、实践探索袁家文化网络的意义建构

谈到学校的发展,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规模的发展壮大;二是内涵的发展延伸。如果没有自觉的、丰厚的文化内涵发展为支撑,那么学校的发展就有可能流于浅表。为此,我们要关注对教育思想层面的文化建设,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作引导,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文化才能走得更远。

1.家味的环境营造氛围。在显性文化设计上,校园环境布置、楼道走廊、墙面围栏、班级布置等,重在创设家文化的氛围。如“感受家的味道”的办公室,“弥漫家的书香”的图书角、茶席,“留住家的记忆”的照片墙等。三风一训的提炼、校标的设计、校歌的创作、校报的编写等,重在对家文化主题的解读和拓展。学校在绿化、美化校园上人性化的布局,可以为师生创建极富大家庭氛围的环境。

2.家中的成员凝聚精神。雅斯贝尔斯曾经指出:“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地生成。”家文化的教育同样如此。

(1)教师层面,重在引领。我们将“聚力小家,发展大家,成就名家”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采取青年教师成长工程,“走出去、请进来”等一系列教研活动,名师培养对象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将教师们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2)学生层面,重在培育。我们以年级为线建设“善之家”、“书之家”、“巧之家”、“健之家”、“艺之家”、“言之家”,以班级“人人有才艺,个个有展示,班班有特色”为建设目标,打造班级特色管理模式。(3)家长层面,重在互动。采取“成立家长委员会”、“请有特长的家长到学校少年宫任课”、“家长开放周”、“一路一访”等方式,让家长接过教育的接力棒,成为和学校一起奔跑的同行者,从而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3.开设的家课程突出特色。

(1)家之书。发挥语文学科骨干老师的作用,编写了家之书《中华诵武夷情》,并将它纳入校本课程体系。内容以蒙学经典和古诗词(武夷山市诗作部分择入)为主,分六个年级12册。孩子们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汲取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正能量。

(2)家之规。培育家文化,需要我们定制一个符合价值观的并且应该形成行为方式的家之规。学校发挥班主任的示范作用,编写了《家之规》,同时各班根据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实实在在地因班施教。

(3)家之名片。孩子们在DIY手工坊中自己动手,发挥创意,体验手工的乐趣。在老师的带领下自主开发出软陶、不织布和葫芦画三个系列,并且将武夷山的风景、民俗、生态植物、茶文化等融入到手工作品中。通过师生合作、家校合力等多种方式进行有价值的实践和探索,逐步形成了学生喜爱、家长欢迎的综合实践名片。

4.开展的家活动主题多元。

(1)构建“四为主”主题活动:以学校少年宫为依托,开展机器人、书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大课间活动和阳光体育为补充,开展编花篮、跳长绳等因地制宜的活动;以重要节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为契机,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以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为抓手,开展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等多向延伸的活动。系统地寓德育于活动中,用活动润泽孩子的生命,为每个鲜活的生命奠基。

(2)探索“善的教育”特色活动:将立德树人聚焦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中的“善”的教育。在实践中我们感受到,发挥仪式的功能,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善的习惯。以梦想为主题的入学仪式、以国学经典诵读为主题的一周一诵仪式、以感恩为主题的毕业仪式、以朱子文化为主题的“敬师礼”仪式、以善的榜样和善的力量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系列仪式等,将教条式的教育转向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做得到的具体而生动的仪式,并通过仪式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孩子的心里播撒善的种子,从而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5.制定的家制度彰显个性。家文化无论是在外延还是内涵上,都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应突显“家”的特色,突显实效。

(1)教学上渗透“一课一得”的理念。改变教师只管讲,不管用的教学。每一个训练点的教学,要使学生一练有一得;每个课时的教学,要使学生一课有一得;完成每一次训练作业,也要使学生一题有一得,形成实效而有特点的教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2)德育工作中渗透“一事一得”的理念。一次班队课,我们主要解决一个突出问题;一次活动,我们主要让孩子有一到两个收获;一次教育,我们主要让孩子产生一种明显的效果。只有步步为营,让思想教育落地,才能真正产生实效。

(3)学校工作方式上渗透“一会一得”的理念。每周教师例会上各处室布置的工作必须有条不紊,突出一到两个重点即可,不重复、不面面俱到,让老师们有方向,有目标,又不增加心理上的逆反与负担。始终把人置于教育的中心,提升人的素质。

三、务本求真袁家文化功能的最优化

文化育人能否有效、高效关键在于共同愿景的生成和价值体系的建构。我们发现,家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校园更干净了,孩子们更努力了,教师们更自主了,家长更配合了……家文化的功能实现了最优化。

1.教育功能。家文化传递的正能量,润物无声地影响了孩子和老师们。孩子们逐步养成讲文明、讲规则的好习惯。老师们从中汲取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力量……家文化像是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家庭成员朝着更好的目标去努力,充分显示了校园文化的教育引导功能。

2.陶冶功能。家文化创设的校园环境发挥着陶冶功能,DIY手工坊的孩子得到审美情趣的培养,也让他们明白了合作共享的快乐;家之书《中华诵武夷情》把“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深深植入孩子的心田;“善”的教育更是让学生明白原来“善”就在身边,就在伸手间……

3.凝聚功能。家文化很自然地激发了家庭成员对校园的情感,他们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甚至家长也自觉地对学校产生义务感和责任感。家文化形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4.约束功能。家文化不仅以“家之规”的形式,更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家文化活动影响着师生,他们产生一种完善自我的内在驱动力和约束力,进而做到自觉遵守学校规范。

几年来,我校的家文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今后,如何继续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扎实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探索方向,也是我们打造特色校园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余庆校园文化家长
A radar-infrared compatible broadband absorbing surface:Design and analysis*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我心中的好家长
特殊护身符
特殊护身符
特别健康(2017年10期)2017-07-14 08:40:37
护身符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