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职校英语课堂“边缘人”

2016-03-02 02:47王庆
新课程(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边缘人职校边缘

王庆

(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

关注职校英语课堂“边缘人”

王庆

(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

立足于职校英语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分析了课堂中的“边缘人”现象,提出了关爱课堂“边缘人”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等策略。

英语课堂;课堂“边缘人”;教学观念

一.认识课堂“边缘人”

从事职校英语教学工作多年,教过许多班级。回想起来,各个班级都有这样的现象:在热闹的英语课堂上,总有一些学生神情冷漠,心不在焉,低头只管自己的事情,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他们要么在发呆,要么在聚精会神地摆弄自己的手指,要么在悄悄地整理头发丝……他们安安静静的,不说话也不影响他人,也不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这类人往往坐在边上或是后排,数量不少。他们就是课堂的“边缘人”。“边缘人”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K·勒提出,泛指对两个社会群体的参与都不完全,处于群体之间的人。广义地说,“边缘人”指一个人在某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让别人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也有极端的因素,这种有好也有坏。狭义地理解“边缘人”是指各个方面都脱离主流社会群体方式的人。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家认为课堂“边缘人”,即在教学中被排斥或被忽略的人,他们或被压抑或被遗忘,成为整个班集体中最无关紧要的人。

在职业学校,这种现象并非个别,所以这类人群有时候被教师和同学忽略了。众所周知,在我国目前的教学形势下,教学资源有限,所以普遍是四五十名学生构成一个班级。课堂有限的四十分钟,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客观上很难做到随时随地关注每个学生,个别学生由于自身原因或客观原因,精神或思想脱离了集体,逐渐成了课堂的“边缘人”,时间长了,完全脱离了系统知识,丧失了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不仅影响个人学习,对自身的个性成长、人格健全、社会适应能力也构成了严重威胁。作为教育工作者,为了学生的长远考虑,必须特别关注课堂“边缘人”。

二、探究课堂“边缘人”的形成

1.自身因素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学生逐渐边缘化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存在。有些学生初中英语基础差,课堂上听得模模糊糊,课后一塌糊涂,学习动机不足,懒于复习质疑。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没有享受到快乐,没有得到成就感,从而产生了厌学情绪。越厌学越不会,越不会越厌学,以致形成了恶性循环。他们不记单词,他们感到学习英语是一件苦差事,甚至是活受罪,完全丧失了学习兴趣,对学习无精打采,缺乏积极探索的意向。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他们似懂非懂,下课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有时干脆拿别人的抄一遍。当然也有学生自身性格的原因,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他人交流,更不喜欢在公众场所表现自己。英语课程的教学形式相对开放和活跃,在热闹的课堂上,他们沉默、自卑,不敢去尝试和竞争。久而久之,他们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上产生了偏差,形成了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

2.教师因素

教师的教学技能、专业知识,以及教师对课堂的把握程度也是影响“边缘人”存在的因素。英语课堂教学既要调动绝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又要关注全体学生。调动积极性并关注全体有机统一,但许多英语教师在课堂口语交际活动中,把注意力过多地投向了主动、活跃的学生,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一些默默无闻的学生。

此外,课堂教学只是教学的一个方面,教学实际上是两个交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信息流动过程:一个是学习过程,一个是交往过程。前者是“理”的系统,后者是“情”的系统。没有师生之间轻松、愉快、友好、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就没有教和学的成功。教师对班级学生英语水平缺乏全面了解,与学生缺乏普遍沟通,所以难以在课堂上调动“边缘人”的学习兴趣。

3.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观念,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中职学校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对英语课程的重视度也不够,导致部分学生长期以来养成了英语学习松散、懒惰的态度。特别是在一些留守家庭中,家长关怀的缺失,监督的缺失,造成部分学生胆小、自卑的心态,很容易在课堂上自我边缘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家庭现象,就是“单亲家庭”对孩子身心和学习的影响。由于这种家庭中的孩子在性格上比较孤僻,不太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流,久而久之,心里堆积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慢慢地对学校和学习产生恐惧感,进而放弃学习,成了课堂“边缘人”。

三、课堂“边缘人”应对策略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外部原因,教师就是学生变化发展的巨大外部力量。教育心理学家古诺德说:“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愉快和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和化解,学生是否受到感化全取决于我。”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尽量减少课堂“边缘人”的出现。

1.关爱课堂“边缘人”,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信心

“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师有了爱心,才会用肯定的眼光去寻找他们的亮点,才会用积极的态度去发现学生的问题。只有充分了解这些课堂“边缘人”的学习情况、思想情况、家庭情况,才能找出他们的问题所在,并给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可经常找他们谈心,交流思想,以真诚的态度感化他们,鼓励他们战胜自卑,重新树立自信心。只有教师加倍关爱他们,才能使他们觉得老师并不厌弃他们,且能理解他们,使他们受到鼓舞,得到心灵的满足,萌发向上的动力。

2.转变教学观念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任何班级中,由于客观和主观原因,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是不均衡的。有些教师倾向于横向对比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表现,自然而然地否定了这类“边缘人”。对待这类学生,教师绝不能对他们“贴上标签”,而应当以一种更科学的态度和观点来审视他们。教师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只要教师积极努力,坚持不懈,他们是能够改变的;教师应当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充分肯定他们身上的优点,挖掘他们的个人价值,让他们自觉扬长避短,不断进步;教师应当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毫不吝啬地鼓励他们的每一个进步。

3.改进教学方法

基础知识的薄弱是“边缘人”自我边缘化的主要原因。英语教师应当注意课堂授课知识的可接受性,既要适当拓展深化,也要关注“边缘人”。所以教师要摸清“边缘人”的原有英语知识、能力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改变教法上的一般化;要抓住他们“一听就蒙,一做就错,一放就忘”的特征,采用由慢到快,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的办法。

当然,适当的课后辅导必不可少。教师应利用课后时间,对这类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英语基础知识的复习,教给他们一些巧妙的记忆单词的方法,引导他们阅读一些有趣的故事,让他们充分感受学习英语的快乐。

4.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齐心协力转化课堂“边缘人”

教书育人,不仅要靠教师,也要靠家长的参与和支持,从而形成合力。因此,教师应当针对“边缘人”的状况,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协商转化学生。

通过不懈努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现象可能会减少,但不可能消失。转化“边缘人”工作与素质教育相伴相随,适应新形势,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转化工作的新思路、新对策,始终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Anita Woolfolk.教育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03.

[2]陈琦,刘德儒.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7-04.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边缘人职校边缘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一张图看懂边缘计算
高中英语课堂小组“边缘人”的表现及矫治策略
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及其教
智能时代的“边缘人”:中老年人如何融入智能时代
浅析跨文化交际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配合学校做好职校生的教育工作
在边缘寻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