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
浅谈良好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营造
黄丹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
课堂心理气氛是课堂教学心理效应的总体反映,是影响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有效,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反之,则有可能阻碍学生的自我发展。因此,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十分关键。通过论述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概念、特征及影响因素来试图寻找营造良好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途径。
心理气氛;含义;影响因素
结合当前对课堂教学的认识,“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是指以班级授课制为表现形式,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为目的,有相对固定的教师和学生在相对稳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围绕特定的内容进行的教学活动。”
而前苏联心理学辞典的“心理气候”条目中说:“心理气候是属于群体和集体中心理现象的情绪评价与社会评价性质的心理学概念,是群体和集体中占优势的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
《中国教育大辞典》中关于课堂心理气氛的解释:“即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总之,课堂教学心理氛围应是在课堂这一复杂生动的多功能系统中,作为教学管理者和引导者的教师以及作为被管理者和学习主体的学生,在共同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相互影响与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占优势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环境”。
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以下仅就课堂中的主导因素、主体因素、环境因素对创设课堂心理气氛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1.教师
(1)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阿什顿(Ashton,1986)等人的研究表明,效能感高的教师对学生寄予较高的期望,认为自己对学生的成长负有责任并相信自己能教好所有的学生。”(2)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3)教师的有效沟通管理能力。(4)教师的自我反馈调节能力。
2.学生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个体心理状态也影响着课堂教学心理气氛。(1)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2)学习方式。只有当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策略相适应时,学生才会迅速接受信息,反应积极、主动,营造出活跃的课堂心理气氛。
3.课堂环境
“班级作为一个微型的社会体系,其特定的亚文化特点影响课堂气氛的创设。尤其是班风,是集体成员借以保持心理凝聚力、进行自身约束和调节的潜在群体规范。这种规范总是以合理的、积极的或者非合理的、消极的方式直接左右着课堂教学。”因此,良好的班风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促使学生积极上进,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
1.教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可以说是直接影响或决定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性质。所以教师应:(1)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2)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3)教师自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反馈调节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有可能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体魄健全的高素质人才。”(4)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5)具有教育机智,正确处理“抵触情绪”,并采取民主的领导方式,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
2.学生
从学生角度来看,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首先需要唤醒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动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中等程度的心理唤醒水平最佳,心理唤醒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此外,要考虑到心理唤醒水平对课堂心理气氛的影响也与学习任务的性质有关。较高的心理唤醒水平在教授简单的学习内容时有利于良好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形成;较低的心理唤醒水平在教授难度大的课程时有利于良好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形成。”因此,教师应把握教材的难易度,利用各种因素来唤醒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控制学生的心理唤醒水平。其次,还要适度控制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焦虑水平,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此外,班级文化也是影响课堂教学心理气氛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班级文化会对班级成员产生一定的约束性影响,使得班级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班级的规范作用。其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营造良好稳定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具有重要的作用。
影响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在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过程中,教师应当起决定作用。因此,教师应从自身出发,不断提升与完善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学能力、专业知识、心理素质等,为学生创造最佳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使学生得以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长足的自我发展。
[1]刘志军.课堂评价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黄秀兰.试论课堂心理气氛与教学效果[J].应用心理,1986.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