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音乐期末评价的有效性

2016-03-02 02:40福建省福州市达明小学
新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歌谱音乐课音乐

□福建省福州市达明小学 郑 殷



如何提高音乐期末评价的有效性

□福建省福州市达明小学郑殷

【摘要】当今新时代条件下的音乐课,“一首歌决定孩子的音乐成绩”这种方式需要创新。新课标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做到“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自评、互评与它评相结合,要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这样才能全面、综合、科学地评价一名学生。

【关键词】期末评价综合素养音乐展示快乐舞台

本周是音乐期末考试的时间,我像往常一样先进行音乐基础知识考试,然后考唱歌:“同学们,下面按号数上来考试,每人背唱课本上的一首歌曲,要求声音洪亮,要有表情。”只见一个个学生索然无味地演唱着课本上的歌曲,“老师能不能唱课外歌曲?”“对,我要唱周杰伦的、我要唱《小苹果》……”“老师,老师……”学生中顿时激动地讨论开来,他们跃跃欲试,教室里空前热闹,与刚才兴趣索然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什么又是流行音乐,它究竟有什么魅力让学生如此着迷,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唱不尽的乐趣?“那有什么好听的,不行!”我生硬地回答道。“老师,我今天感冒了,声音沙哑,能跳个舞吗?”“跳舞和唱歌有什么联系,也不行。”我又一次拒绝了学生,就这样完成了期末考试。当我考完试准备离开教室时,无意中听到学生议论:“真没劲,音乐课什么都不让表演,还不如上体育课。”转过身去,看到的都是学生失望的眼神,我忽然发现原来我的做法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音乐课上不仅感受不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反而成为了他们的学习包袱和心理压力,他们对音乐课已没有任何兴趣。作为一名在新课标成长中的老师都知道,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主要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音乐学习兴趣,这是音乐学习的基本理念,没有兴趣作基础,一切音乐教学知识和要求就很难完成。所以应该把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可这些生动的知识在我的实际工作中却全化成了泡影,我陷入沉思。难道这就是我的教学的成果,学生的兴趣去哪了,为什么不喜欢音乐课?记得在课改培训时一位资深教育专家说过:教师要愿意去思考问题,并尝试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新世纪呼唤“思考问题与改进教学”的反思型音乐教师!于是我仔细反思了自己的整个教学设计和环节安排,发现在我的教学工作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态严肃,课堂学习氛围沉闷

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我常常不由自主地压抑学生的积极性来达到良好的课堂纪律的目的,与课改中“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的要求背道而驰。这就造成学习气氛紧张,师生无法正常交流沟通,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厌烦情绪,课堂则出现压抑、沉闷、无精打采的感觉,必然影响教学效果,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与方法缺乏创新

我发现自己的教学这几年来,一直是一种固定的模式:练声,学习重难点,学习歌谱,教唱歌词,小结。一成不变,毫无新意可言。

1.新歌教学我让学生先学习歌谱,无论难易都从头唱到尾,全班齐唱到熟练,学生对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早已厌烦,尤其是一些程度较好的特长生显得尤其不耐烦。单调的识谱,使学生体会不到音乐的快乐,更不会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兴趣。音乐首先是一门艺术,单纯重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略艺术感受、表现力和创造力,学生在学习音乐中找不到任何乐趣,哪里还谈得上快乐?音乐就丧失了其最大的功能。

2.有时我为了达到自己的教学要求而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看法和见解置之不理,对学生许多错误的见解不能给出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科学评价。这使得学生对音乐课没有任何兴趣,打击了学生课堂的学习积极性。

3.由于跨班教学,所以每个班级的学生情况和进度都不一样,而我没有根据各班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每节课后及时反思,将音乐课堂教学结果进行剖析。因为对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状况把握不够,这就使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丧失学习动力。

三、期末评价存在弊端

首先,由于艺术学科具有独特的教学特征,所以音乐考试不应形式化、拘泥化,而应人本化、灵活化。也许平时沉默不语的学生唱起歌来令人刮目相看;也许平时唱歌很好听但一上台节奏把握不住;也许台下很大方,一上台便紧张。因此,认为仅凭一首歌、一张试卷就能全面断定学生的音乐水平的做法会挫伤那些学生的积极性。我认为可以采取“平时分项加星,期末综合评定”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这对学生的艺术发展将更加有利。

其次,不必一味排斥流行歌曲。少年儿童对流行音乐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通过哼唱、了解,才有判断分析。只要适当挑选歌曲,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入手,欣赏学习,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同样可以潜移默化地学习到音乐知识,而且更能受学生欢迎。这样开明的做法,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而音乐审美是它的核心。因此,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则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对于课堂教学评价偏重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忽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会使学生对课堂丧失兴趣。因此,我觉得要想让学生爱上音乐课,首先要把课堂这个舞台真正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把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放在首位,并把这种热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从而增强学习能力。经过课标的学习及专家的指导,我对后半学期的工作有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并采取了以下措施——

1.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师生要在轻松、愉悦、民主的氛围中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我认为好的课堂气氛可以直接带动和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热情,使学生思维拓展。因此,我首先从音乐教室入手,挂上可爱的图画,画上美丽的线谱,把教室布置得像个美丽的大舞台,学生可喜欢了。

2.在每节课前我会与学生一同游戏,或者说个笑话,或者欣赏一段中外经典歌舞,放松情绪,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我想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自己的好心情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放飞心情,才能做学生的忠实好朋友。

3.改变固定学习模式,培养学习兴趣。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喜欢直接唱歌,而对识谱没兴趣。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刚接触歌谱时感觉太难了,这就有了畏难情绪,这样当然学习没兴趣。于是,我决定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首先让学生跟着录音反复倾听,尽情哼唱,在熟练旋律的基础上再反过来学习歌词,最后我才让他们学识谱。我发现这样做效果很好,学生边唱边舞,饶有兴致!

4.引进乐器,发展兴趣。课标指出:“识谱要与演唱、演奏、创造、鉴赏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因此,我把葫芦丝、陶笛、口风琴、竖笛等乐器引进音乐课堂,让学生在熟练演唱歌曲后,试着演奏歌谱。因为有了乐器的加入,他们对歌谱有了空前的热情。通过乐器演奏来学习音乐,不仅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的修养。

通过以上几项措施,既锻练了学生的胆量和自我表现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音乐的热情,活跃了学生思维,真正实现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音乐老师的潜移默化的引导下,把期末测试变成了有趣而多彩的展示和汇报。这样的舞台学生能不爱上它吗!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我发现在新课标这座航标灯的指引下,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音乐课堂变灵活了。首先从课桌的排列到师生间的交流,心与心的距离拉近了。学生明显地爱上了音乐课。“音乐老师来了,音乐老师来了……”“我最喜欢上音乐课!”“老师明天还上我们班的音乐课吗?”每当我走到学生中间总能听到这样稚嫩而又充满热情的声音,我知道他们真心欢迎我,用心迎接我,心里涌出阵阵的感动和自豪。我想只要我在教学上多用心,多动脑,音乐的舞台将更加丰富多彩,课改的路会更加坚实,更加顺畅。相信自己,去踏踏实实地努力吧,有耕耘就一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刘雅丽.浅谈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J].素质教育论坛,2012(21).

[2]王丽玲.给音乐插上“舞动”的翅膀[J].福建教学研究,2010(3).

[3]侯方.声乐教学改革的辩证法[J].中国音乐教育,2001(10).

猜你喜欢
歌谱音乐课音乐
歌谱十八首
歌谱十二首
歌谱十二首
歌谱十首
音乐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