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小学 孙 维
儿童美术教育新策略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小学孙维
【摘要】美术课是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之一,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快乐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体验成功的关键。教师应从身边事物着手,唤起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获得快乐;同时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让儿童的创造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开放教学轻松活泼自主评价
生活是艺术的来源,孩子对身边的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都想去认识它。大自然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也是培养造就人才的摇篮。农村到处是田野,田野里到处都有吸引儿童进行美术活动的素材。因此,带学生观察花草、树木、水、土等自然物的形状、颜色等,引导儿童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各种自然事物,充分利用自然事物的各种形状特点吸引儿童,并唤起儿童进行美术活动的兴趣。如画《春天的色彩》时,笔者就让儿童到教室外走一走,观看生机勃勃的小草、碧绿的油菜。小朋友一到外面就说:“这花真美,回去之后我要把它画下来。”“我要画绿绿的小草。”……在观察时,我还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大自然中植物、动物的特点及颜色的特点,让儿童对此产生鲜明的、完整的、深刻的视觉印象,并将它们与已有的表象联系起来,形成自己新的知识体系。在观察时,有的儿童发现到处都是泥土,就说:“老师,我们带些泥回去做泥工,好吗?”……等观察回来后,儿童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带回来的材料进行选择组合,创作出富有自己个性的《春天的颜色》的画面。再比如,在“认识各种各样鞋”的活动中,笔者让儿童了解各种鞋的形状,在活动中让儿童明白到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特点,只要认真琢磨,巧妙拼补,就会做出一样好看的物品。而孩子们也算不负众望,一位小朋友就用泡沫与粗毛线组合做出了一双拖鞋;另一位小朋友看了溜冰鞋的造型以后,用两个易拉罐做了鞋子的底部,鞋的造型马上就出来了。我想只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富于创造,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1.利用几何形状作画。在一次手工课上,我在工具篮里投放了各种颜色的几何形状的彩纸、剪刀、画笔。小朋友看见了,很兴奋,个个跃跃欲试。我说:“你们认识这些几何图形吗?”“你找到几种图形和你做好朋友呀?”各个小朋友们都争着举手发言。我让小朋友借助各种图形的形状上了一课有趣的涂色课。该活动不仅适合儿童爱摆弄东西的好奇心和乐于表现的心理特点,而且促进了儿童肌肉控制和协调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儿童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你们用这些图形做些什么呢?”面对我的疑问,小朋友们唧唧喳喳地议论着。这时,有小朋友说:“老师,不如用这些形状来搭东西,比一比谁搭的东西最多、最新颖。”我说:“好啊!”小朋友们马上行动,立刻运用图形进行拼搭活动。黄晓枫小朋友运用各种几何图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四边形)拼搭了一幅小朋友在花丛中看蝴蝶的画;周明阳小朋友运用圆形、四边形、正方形、扇形、长方形等图形拼搭出一幅小朋友在乐园里玩游戏的场景……通过活动启发小朋友运用各种几何图形,从而变出各种丰富而又新颖、新奇的东西,这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2.利用随意的线条组合作画。引导儿童了解各种各样的线条组合成的形状特点,进行广泛联想,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的愿望、思路去构思、造型,让儿童制成一幅情趣别致的艺术创作。这堂课不仅满足了小朋友的兴趣,而且还发展了小朋友的创造力。
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孩子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其实每一个孩子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学习兴趣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是培养思维和提高能力的内在动力。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童心、兴趣,鼓励儿童好奇心的张扬,如自由自在的野外写生、绘声绘色的形象思维启动等,都能激发孩子们用自己的画将神奇的童心世界表现出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得到发展。如在三年级所上的《提线木偶》中,老师在演示了木偶灵活的四肢、有趣的动作之后,儿童的兴趣达到了极点,产生了自己也想做一个有趣的小木偶的欲望,从而产生了学习的动机。此时老师再在黑板上画出制作木偶的示意图,学生边看图边听老师的讲解,很快就完成了木偶的初步制作;在此基础上,老师又进行了另一次演示,这时学生明显看出木偶不能灵活地摆动它的四肢,聪明的学生明确表示出他们的疑问,新的兴趣又再次产生了。老师再利用这种兴趣,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实验为什么和老师的制作有这么明显的不同。此时的孩子们都开动起自己的脑筋,各自发表自己的“高见”,进行自己的实验设计,最后终于发现奥秘原来在小木偶的线上——做好线的连接是操控木偶动作的关键。采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愉快的情绪体验,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需要,从面唤起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并且改变了儿童凡事依赖老师的习惯,为今后养成自主学习的态度作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