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蔽”之我见

2016-03-02 02:15谢思源
学语文 2016年6期
关键词:大词典同义史记

□谢思源

“翼蔽”之我见

□谢思源

《项羽本纪》里“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的“翼蔽”,高中语文教材的注释不明确。我们从“翼蔽”的语境、《史记》的异文对勘等角度进行考察,认为“翼蔽”当为同义复合的合成词,义为“遮挡,庇护”,不当理解为名词作状语的短语。

翼蔽;语境;异文对勘;同义联合;遮挡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课文《鸿门宴》中有“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句。教材对“翼蔽”一词注释为:“翼蔽,掩护。翼,像翅膀一样。”这个注释模棱两可。从词义解释看,注释是把“翼蔽”当做一个词的。从“翼,像翅膀一样”的注释看,又是看作一个短语的。这也是学界对“翼蔽”看法不同的反映。有学者认为“翼蔽”是同义复词连用,为庇护、保护之意,也有学者认为它是名词状语“翼”和动词谓语“蔽”组成的偏正结构的动词短语。那么,“翼蔽”究竟该怎么解释呢?

从语境上看,“常以身翼蔽沛公”中,“常”为状语,表示常常、经常的意思;“以身”为介词结构做状语,表示“用身体”。那么一个句子中,“翼蔽”前已经有两个状语成分的存在了,按照汉语句法成分分布的普遍规律,这时“翼”再当做名词作状语来解释的话,是欠妥的。先秦古籍也极少有多个状语连用的现象。

从《史记》的异文对勘来看,《史记樊哙传》中提及:“项伯常屏蔽之。”由此可知,同是出自《史记》,描写同一事态,却有两种说法,那么“翼蔽”和“屏蔽”应该是同一个意思。清代王念孙在《读书杂志》中也提到:“亞父謀欲殺沛公,……常以身翼蔽沛公,彼言翼蔽,猶此言屏蔽矣。”从这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翼”“蔽”均为动词,都是遮蔽,遮挡的意思了。

从后世的用例来看,“翼蔽”亦常见使用。如:

(1)今京兆二十四县,半为东西军所夺。然亦不过籍占编民,翼蔽恳田,其辞狱曲直,尚归京兆。(唐·孙樵《孙可之集》)

这里的“翼蔽恳田”指的就是是保护农田。那么“翼蔽”就很显然是保护、庇佑的意思。

(2)君以眇然儒者奉其父,匿山中猝与贼遇,奋前翼蔽其父,被三四创犹不少却。(宋·吕祖谦《东莱集》)这里的“翼蔽”显然是庇护、遮蔽的意思,句意为“奋起上前去庇护他的父亲。”

(3)逵奋曰:“汝曹安得辱天子大臣!”因以身翼蔽燧,贼并缚逵。(清·张廷玉《明史·孙燧传》)

这里可以译为“于是用身体庇护、遮蔽孙燧。”显然,“翼蔽”也是解释为保护、庇护的意思。

我们再分别从“翼”“蔽”两个字的成词历史看,先秦时,两字均有“庇”“遮”的意思。如:

《汉语大词典》中“翼”的第12个释义为覆蔽,遮护。《诗·大雅·生民》:“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这里是指鸟用身体遮蔽后稷的身体;《左传·哀公十六年》:“胜如卵,余长而翼之。”这里很明显为保护,遮蔽的意思;《国语·鲁语上》:“鸟翼鷇卵,虫舍蚳蝝,蕃庶物也。”这里也是遮蔽的意思。

《汉语大词典》中“蔽”的第2个释义为覆盖;遮挡。《韩非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

可见,在上古“翼”“蔽”均有覆盖、遮挡义。《史记》是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过渡的代表性语料,复音词已大量产生,“翼蔽”已经成词,后世又多见沿用。“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翼蔽”一词,当为同义联合的合成词,义为“遮挡,庇护”,教材可以根据情境注释为“掩护”,但“翼蔽”不宜理解为名词作状语的短语。

[1]《二十四史》,中华书局2000年。

[2]《汉语大词典》,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责编 崔达送]

猜你喜欢
大词典同义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until用法巩固精练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西夏文《同义》重复字研究
西夏文《同义》考释三则
《新论》词语释义:兼论《汉语大词典》之义项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