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应关注教师的心灵

2016-03-02 00:32◇余
新课程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所教教书教师职业

◇余 瑶



有效教学应关注教师的心灵

◇余瑶

一直以来,有效教学是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教育研究者,都在探讨研究有效教学。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有的说,有效教学是指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有的说,有效教学是指“高质、高效、高水平、高境界的教学”;还有的说,有效教学是指“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等等。这些观点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有效教学的特征,但上述观点都没有阐述“有效教学”与“心灵”之间的联系。

从本质上说,教学是师生间心灵对话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除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还应关注自我的心灵,关注学生的心灵,注重教学中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对话。因为从教师心灵出发的教学,才有可能打动学生,达到育人的目标。

首先,有效教学应是“真心”的教学,即对于所教的学科和学生,教师都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其次,应是“真实”的教学,即在知识面前,教师没有武装自己,呈现的是自己最本真的状态。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是讲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知识的真理,学生可以质疑知识,甚至可以否定知识。

教学只有从心灵出发,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在《教学勇气》一书中,作者帕克·帕尔默明确提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我完整。”他认为好的教学是教师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对自己有着正确的认知,用心灵来教书。教师的心灵是使师生生命鲜活的核心。

首先,来自心灵的教学能够体现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展现教师的个人魅力。研究表明,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师,更受学生的喜欢。其次,来自心灵的教学能够帮助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打动学生,使学生想学、愿学、乐学、善学。只有心灵对心灵才能产生共鸣,教师只有了解自己内心,才会考虑学生的内心想法。通过教学,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也学会了如何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更学会了以健康的心态生活。再次,来自心灵的教学能够帮助师生走进知识的内核。因为教学若源自教师心灵,教师就会主动去挖掘知识中隐含的深层次价值,努力了解学生的迷茫,设身处地站在学生角度,与学生对话,不会再像一间智力的快餐店那样把知识片面地教给学生。最后,只有关注教师心灵,教育改革才能取得成功。心灵的教学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基础。教育改革要想取得最终的成功,不能只关注外在的、表面层次的改革,更要关注教师的心灵、教师职业幸福感等深层次问题。

既然教师的心灵如此重要,该如何做到关注教师的心灵呢?

教师要学会认清自我。在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刻着这样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它告诉人们,人类之所以有诸多烦恼,与人们没有正确认清自己密切相关。现在,许多教师感觉教书累、枯燥。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们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要做教师。许多教师没有剖析自己,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而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将教学和自我融为一体。对于教师来说,认识自己需要一个过程。首先,要不断地询问自己,是否喜欢做教师,是否真心热爱教师这个职业,选择教师职业的目的是什么。优秀教师往往真心喜欢教书。其次,还要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因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教学中教师才不会盲目自大,才会虚心向他人学习。

教师要保持个人的教学风格。教师的风格具有独特的教育力量。心灵的教学需要教师保持灵魂和个性,不随波逐流,这样教师才有可能看到学生的多样性,才能与所教学科、所教学生相遇,营造一个教学共同体。

猜你喜欢
所教教书教师职业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我的教书生涯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在“圆周角”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走”着教书,点亮孩子的心灵
在山里教书
学科德育的发力点在哪儿
秀才教书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
运动学中的“一种模型”、“一种思想”、“一种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