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厚全
五峰古茶道与“万里茶道”
文/叶厚全
五峰古茶道是清末民初时期五峰县通往湘鄂西的主要通道,在崇山峻岭中连绵四五百千米。19世纪开始,湖北鹤峰、宣恩、恩施、长阳和湖南石门等地的毛红茶通过古茶道源源不断地运到渔洋关镇集散、精制、包装后,经水路转运至汉口,再出口到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古茶道也因此成为湘鄂西茶区连接中俄蒙万里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在五峰县发现了一条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古茶道,被称为湖北十大新发现之一。鹤峰县五里坪、留驾司和五峰县采花台、星岩坪至渔洋关段300余千米沿线,古石桥、骡马店、客栈、碑刻、摩崖石刻遗址遗迹众多。
关于古茶道最早的文字记载是1693年容美土司田舜年亲自撰写的《新改荒路记》。这是一处摩崖石刻,现存于湾潭镇树屏营村,碑文完好,其上写到:“汉土通行之难,人何故不践行履于此而走险于所谓石梁岗。”又说:“隔岩深险,万万不可行矣。”可见,当初容美土司管辖的五峰县区域通行的艰难。
《中国茶讯》1950年第10-11期对这条古茶道线路有更详细的记载。宜红全区在高山峻岭地带,交通极为不便,多为羊肠小道,一遇雨天,山路泥泞,道路近乎堵塞。由鹤峰到渔洋关180千米,沿途人烟稀少,路险道窄,骡马难行,专赖人背,每人可背百斤茶叶,往返一次须时13天。由五峰到渔洋关有60千米,途中翻7.5千米陡岩,时为最险,人骡经此,稍有不慎即有摔倒岩下的危险,此路往返一次需时4天半。由长阳星岩坪(现属五峰县)到渔洋关有120千米,此路往返一次需9日。由湖南石门泥沙至渔洋关有60千米,道路坎坷,人行很危险,骡马更不能行,此路往返一次需时4天半。
经专家考证认定,古茶道是清朝和民国时期五峰外运茶叶、山漆、药材等货物的通道,也是在原容美土司疆域内首次发现的一条保存相对完好的重要文化线路,不仅是湖北省境内中俄蒙万里茶道的重要遗存,也为研究五峰容美土司古代经济商贸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其后,五峰文物普查人员又在清水湾和柴埠溪大峡谷等地发现了100千米以上的古茶道遗存。据考证,是湖南石门泥沙、长阳都镇湾到渔洋关的毛红茶运输线路,现在仍基本完好的路段超过30多千米。
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西伯利亚大学世界历史教研室主任弗·达旗升教授在其所著的《湖北省与中俄茶叶贸易的历史与文化》一书中写到:“俄国贸易商行在湖北省西部和南部的山上购买绿茶作为生产的原料。”可见,五峰古茶道是中俄蒙万里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峰产茶历史悠久。西晋《荆州土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据专家考证,五峰属于当时武陵郡所辖7县范围。茶史专家周靖民在《唐代的茶叶产区》一文中,考证陆羽《茶经》“一之源”和“八之出”时指出,峡州辖地属今湖北省宜昌市及五峰、宜都、远安、长阳、鹤峰等县,州治宜昌。古长阳境内曾于公元621年建有巴山、盐水两县,巴山即今五峰县。《茶经·一之源》载:“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的茶树,指的就是五峰林溪两岸崇山峻岭中的野生大茶树。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茶学专家马湘泳在《唐代茶树的地理分布与贡茶》《我国茶树的起源在川东鄂西》均推测,五峰距今2300年前就有自然生长的茶树。2007年12月26日《三峡日报》登载: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研究院副教授许文胜在五峰楠木河西侧考察时,发现了一株古茶树。后经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博士王敬鉴定,该树树龄当在500年以上,被誉为湖北境内首次发现的最古老的茶树。
据清朝中叶杨福煌著的《渔洋沿革考》载,渔洋关原是不毛之地,康熙年间,水田街渐有商贩披斩荆棘,兴作田园,渐成气象。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拨归长乐(今五峰县)设立县丞(原属长阳),经过开发,成为商贾云集、人烟稠密的兴旺集镇。
渔洋关因茶而兴。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清初戏曲家、文学家顾彩游历容美长达5个月,后出白马溪入宜都。顾彩一路走来,看见容美域内茶树满山遍野、商贩结队出入,便在他的《容美纪游》里撰到:“诸山产茶,利最薄,统名峒茶。上品者每斤钱一贯,中品者楚省之所通用,亦曰‘湘潭茶’。故茶客来往无虚日。”据史料记载,渔洋关在湖北生产红茶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从1824年算起,距今已有192年的历史,羊楼洞、鹤峰、恩施等地的精制红茶都在其后。据《湖北茶叶贸易史》和《中国茶讯》1950年第10-11期记载,在前清道光年间有广东茶帮携大批江西制茶技工到五峰渔洋关设号精制红茶,也为宜红区红茶精制出口之始。在该区第一个设厂精制红茶的是均大福,次为林志成(子臣、紫宸)、泰和合,皆为广帮。后湖北汉阳籍茶商亦前往设厂精制,共计有义成生、仁华等6家。到民国初年,又有源泰、源泰恒、忠信昌、兴泰、恒记等13家,总计前后设厂者22家。五峰汉阳人开设的茶庄均有汉口茶市背景。泰和合茶庄,后又在五峰黄家台、莫家溪、采花台以及鹤峰留驾司等地开设茶号。
1911年,渔洋河中码头正式启用,比先前使用的洋古潭码头、龙王庙码头规模更大,可同时停靠50条船,茶叶贸易也因此进入鼎盛时期。《五峰县志》这样记载民国初年的渔洋关茶叶贸易:“鼎盛时,茶工万计,骡马千匹,木船百只。街市热闹,通宵达旦,素有‘小汉口’之称。”《湖北茶叶贸易志》称之“驰名海内”,与鄂南茶市羊楼洞齐名。交通运输便捷、商贾云集,鹤峰县张佐臣不仅把鹤峰红茶运到渔洋关销售,还于1932年在渔洋关开设了同顺昌茶庄,年产红茶800箱。
当时,渔洋关已经具有一流的生产包装技术。曾经俄商源泰茶庄的学徒黄足三,已成长为当地闻名全国的红茶工艺大师,由他制作的红茶畅销世界。渔洋关的红茶品质在工夫红茶中仅次于“祁红”,长居全国第二位。因从宜昌海关出口,故称“宜红”,但“宜红”的名称要比出口俄罗斯等地的时间晚100多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红茶主要消费群体转向普罗大众。独占鳌头的砖茶,尤其是米砖茶(红茶未生产)的原料主要来自湖北、湖南红茶产区,渔洋关也自然成了米砖原料的主要来源地。有资料表明,当时的渔洋关茶庄已经熟练掌握砖茶的制作和包装技术,能够独立生产直接出口砖茶。得益于渔洋关一带有名的锡匠师傅吴东升带领一班徒弟制作的厚薄均匀的锡纸,红茶包装后长期处于密封状态、不跑香发霉,因此使得渔洋关精制的红茶、青茶价格明显高于湖北其他茶区。
最早出口到俄罗斯的红茶是福建崇安一带的茶。1851年爆发太平天国起义后,武夷山运往俄罗斯的茶道中断,而被产于湖北、湖南的红茶取而代之。自 1824年渔洋关出口红茶起,开启了湖北红茶出口的先河,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渔洋关红茶的销路已辐射整个湘鄂西部。特别是在1861年汉口开埠以后,汉口茶叶市场逐步被俄商垄断,来自鄂西五峰、鹤峰、长阳和湖南石门等地的红茶成了汉口茶市的主要来源。
《五峰县志》记载的渔洋关几十家茶庄中,源泰、兴泰规模最大,都是俄罗斯著名洋行的茶号,其中源泰的老板那凡生1902年在汉口俄租界建有公馆,曾担任俄租界工部局主席。源泰、兴泰茶号在集镇既有收购的门市,也有许多分布在堂上各个老百姓家里的制茶车间,整体实力最强。关于源泰洋行在汉口收购红茶的历史,2011年6月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美国人威廉·乌克斯所著的《茶叶全书》也有记载。这本书首印于1935年,被公认为世界三大茶叶名著,对茶叶贸易叙述具有权威性。
1876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烟台条约》,宜昌继汉口之后,也被辟为通商口岸,湘鄂西红茶出口量因此而剧增。1886年前后,每年输出量高达15万担之多。由于茶叶品质上佳,深受国外消费者欢迎。1886年以后,俄商取代英商成为汉口茶市的主角,俄罗斯也成为中国茶叶市场最大的进口国,而当年渔洋关正是湘鄂西红茶集散地和汉口出口红茶的主要来源地。《湖北茶叶贸易志记载》,从汉口开埠到1900年,汉口茶市一直以出口红茶为主。据《海关通商贸易手册》和《海关手册汉口港贸易报告》记载,1876-1890年间,汉口海关出口红茶占比最高在1876年的83.2%,最低在1888年的67.4%,平均出口占比在72%以上。
19世纪50年代以后,福建省武夷山茶区从汉口北运的茶深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而茶路中断,羊楼洞茶区也屡受战乱侵扰由盛转衰。唯渔洋关身居内地远离战乱,茶叶生产未受大的影响。1937年,湖北茶叶改良所从羊楼洞迁至渔洋关,改为渔洋关茶叶改良场,并在五峰红石板、赵家坡、石梁司、水浕司、采花台建设模范茶园,促进了五峰茶叶品种的改良。1938年 《湖北省茶业产销状况及改进计划》一文记载:“鄂西之路,以产红茶为主,蜚声中外之,‘宜红’即产本地。”1941年,中国茶叶公司在渔洋关设立五鹤茶厂,后在水浕司开办分厂并成立采花台、富足溪制茶所。至1949年,渔洋关仍有民生等6家茶庄运营,所产红茶源源不断运往汉口远销俄罗斯、波兰、英国、美国等国家。
新中国成立以后,五峰快速发展为 “湖北茶叶大县”和“中国茶叶之乡”。至2016年,五峰县19.3万亩茶园,年茶叶产量达1.95万吨,为当地茶农增收4.15亿元。
(作者单位:湖北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
责任编辑:范杨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