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新庄小学校 陆霞
在听课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江苏省苏州市新庄小学校陆霞
作为当代教师,要想“把课堂还给学生”,必须遵循“三教三不教”的教学原则,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教学能力。这需要每位教师终身学习,不断地通过教学实践(上课、听课)、总结、反思、矫正,增厚自身的文化底蕴、提升教育素养,从而得到专业发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实践总结反思矫正专业成长
教师可以通过听课、反思,发现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他人的成功中获得经验,从他人的失败中寻找根源及解决的途径,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也说:好课不是说出来的,不是靠观课模仿出来的,好课一定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好教师不是教出来的,好教师是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的摸爬滚打中历练出来的。只有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有效的反思,才有可能使自己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要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吴正宪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就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样板。吴老师在讲完分数的产生及概念后,为巩固分数概念中的“平均分”,设计了一道判断题:“把一张圆纸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占二分之一。”学生的回答截然不同,老师没有进行简单评判,而是组织了一场辩论赛。
正方代表把手中的圆平均分成两份,问道:“我是不是把这个圆分成了两份?”反方代表点头应答:“是,是。”
正方举起其中的半个圆,问:“这份是不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反方:“是,是啊。”
正方当然不让:“既然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不同意这种说法?”此时,反方同学虽然口称“是,是”,心里却很不服气,该是他们反驳的时候了。只见,反方一个代表顺手从圆形纸片上撕下一块纸片,高举着分得的两部分大声问:“这是分成两份吗?”正方连忙回答:“是。”
反方接着把小小的一份举在面前,用挑战的口吻问到:“这是圆的二分之一吗?”正方的底气已经不那么足了,小声说了声:“不是。”
反方咄咄逼人:“既然不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你要同意这种说法呢?”正方服气地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站到了反方的队伍中。
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到此告一段落,吴老师紧紧握着反方同学的手:“祝贺你们,是你们精彩的发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时吴老师并没有忘记身边的正方同学,仍然深情地握了他们的手:“谢谢你们,正是因为你们问题的出现,才给咱们全班带来了一次有意义的讨论!”
一场辩论赛,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空间。在这个学习空间里,他们的智慧得到展示,他们的思想得到表达,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他们的竞争意识得到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得到提升。
相信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是教育的本真。这也是这节课的另一个亮点。吴老师在学生的意见发生分歧时,并没有急着给出答案、作出判决,指出谁对谁错,而是抓住这个生成点,组织了一场“辩论”赛。辩论双方要想赢,都需要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去揭露对方的矛盾。这无疑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在辩论中,学生对分数的概念有了更正确的认识、更深层的理解,相互辩论的过程也激活了思维的火花,达到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境界。而这一切,源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信任;相信学生的潜能,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好方法、好途径。回看我们的教学课堂,至今还有“一言堂”现象,老师的提问更多的是设问、自己问自己答,或者是老师问、学生齐答,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一方面是老师没有做好充分的学情调查,不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另一方面是课上缺乏应有的教学机智,怕听到与自己预设的不同的声音。归根结底就是教师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无法正确地解读教材、驾驭材料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导致的。所以教师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增厚文化底蕴、提升教育素养。
很多老师可能跟我一样,碰到过一个这样的问题:38-26=X,在我们眼里不是方程,在学生眼里却是;首先它是等式吧,它含有未知数“X”吧,它符合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所以,我们一直这么跟学生强调,它不是方程,但为什么呢?我们却说不透,学生也就懵懵懂懂的,在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中,时常会列出这种“伪方程”。2011年11月16日,在苏州市小学课改观摩活动中,听到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卢锋校长执教的“认识方程”,有这样一个环节:“大头儿子今年A岁”、“小头爸爸今年37岁”、“我比你大28岁”,教师要求学生找信息,列方程(越多越好)。学生分别列出:A+28=37、37-A=28、37-28=A。一般教师的处理就是指出“37-28=A”不算方程,也就不了了之了。怎样让学生自觉认为这是一个伪方程呢?卢老师巧妙地“四两拨千斤”,提出:“37-28=A,可以不写A吗?”学生通过讨论,发现思考方式与算术方法一致,是可以去掉的。老师适时地指出“这是一个伪方程”。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了。顿时,让我们听课的老师茅塞顿开,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当然,我也为他的教育智慧深深折服。当然,听课结束后,我也对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觉得如果加一个对比可能效果更佳,“37-A=28,28可以去掉吗?为什么?”简简单单的一个对比,学生的印象可以更深刻、清晰。
特级教师刘松有个著名的理论:“三教三不教”。“三教”即教学生最易混淆的点、出错的点;教学生自己学的时候,最困难的点;教学生自己学的时候,打死也学不会的知识点。“三不教”是指学生已经知道的不教;学生能独立学会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不教。从中不难看出,课堂教学的一切是基于学生的需要。他在执教“用字母表示数”时,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主张。在课前他做了大量的前置调查,并认真做好记录。课上他及时捕捉到了学生学习的困惑点、混淆点。课始,他抛出的问题就是用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听说过“用字母表示数”吗?关于“用字母表示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通过这两个问题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接着再问:关于“用字母表示数”你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此时,学生积极参与了提问,并最终提出“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字母表示数’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这两个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掌握了这些第一手的资料,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用三个层次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感受“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也可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这一教学目标。
层次1:猜测信封中的粉笔数量。老师放,学生猜。总共分四次完成活动。活动中,学生逐步体会到,用字母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数。比如,信封中第一次的粉笔数量经确认“x”就表示1,第二次的粉笔数量经确认后知道“x”就表示2。
层次2:在原来有5支粉笔的信封中增加粉笔。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初步理解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也可以表示一个数,且还能表示这个数与原来粉笔数量5支的关系。
层次3:数手指数。通过活动,再一次引导学生理解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也可以表示一个数,且能表示这个数与一只手5个手指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这些简单明了、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从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深入,通过不断的自我提问和共同探讨,强化了知识,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其中,解决了他们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从强硬的灌输变成了通过一次次的成功体验积极地自我吸收……
我们常说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但我想,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的形势是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新课程实施后,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要专业化发展,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我们要善于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不断完善自我。让我们在听课中反思,在教学中检验,在反思中成长,真正踏稳课堂40分钟的主阵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