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健
(东莞日报,广东 东莞 523076)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访的技巧与创新策略
李金健
(东莞日报,广东 东莞523076)
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新媒体迅速地发展和崛起,新闻工作者在社会中扮演的传播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在新媒体大环境下,新闻事件往往能以最快的速度被大众传播,这也对新闻工作者产生了极大的考验。为了适应新形势,新闻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既能够在海量信息中去伪存真,又能保证热点事件的时效性。而这些都必须建立在优秀的采访技巧以及创新能力之上。互联网背景下,新闻工作者需要与时俱进,在采访思维、采访形式以及采访效率上多维度创新,深刻剖析采访事件,从而将真实有效、高质量的新闻报道传播给受众。本文将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访的技巧以及创新策略进行分析。
新媒体;新闻采访;技巧;创新策略
新媒体时代,各类新事件充斥在我们的视野里,新闻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广,这对媒体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快速、深入地进行事件报道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正所谓“三分写七分采”,这句话指出了新闻报道中采访这一环节的重要作用。无论什么热点事件,如果想要深入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都需要新闻工作者进行高效创新的采访。优秀的新闻采访能够获取海量新闻信息,提高大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客观报道服务的功能。
(一)善于利用新媒体发现新闻线索
现如今,传播新闻的渠道多且广,新闻工作者需要提高自身的新闻敏感度,善于从海量的网络资讯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虽然网络消息多到快要占据人们的生活,但同时存在着信息的真伪难辨以及过于浅显的弊端。新闻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发现新闻线索,再进一步了解事件始末,进行深入分析和调查。同时还应把握新闻重点,锁定关键人物,进行合理的采访,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寻找新闻线索需要具备一定的新闻综合能力,才能对新闻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另外,新闻工作者进行深入采访的新闻应该为社会带来有价值的信息,让受众在阅读新闻的过程中有所感悟。这就需要新闻从业人员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通过采访报道新闻事件推动社会某一领域的发展。
(二)观察细节挖掘独特新闻视角
新闻采访者需要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从细节处发现新闻背后的价值。细节观察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资料的搜集整理,要推敲新闻始末,抓住新闻采访中涉及的重点事项;另一方面是采访过程中的观察,同样的新闻消息,不同的采访者关注的点不同,入微的观察能够让采访更全面、更深入。同时,新闻采访者才更应该在事件中挖掘出自己独特创新的新闻视角,从而扩大新闻的价值,提高社会关注度。当某一网络热门新闻事件出现时,各类言论参差不齐,有着不同的舆论引导方向。新闻采访者应该纵观整个新闻事件,从全局进行把控,首先不能被单一言论所误导,应从多方面进行事情的调查,还原新闻真相。其次必须要在整个事件中发现细节,挖掘能够直击新闻要害的关键因素,再进行采访和报道,最终做出有深度和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
(三)力求客观发问探索事件真相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事件很容易快速地在网络里发酵、放大。对于新闻事件的当事人而言,其影响非常之大,很多新闻当事人甚至会出现逃避情绪。这就需要采访者具备良好的采访素质,端正心态,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在采访前尽量对被采访者的具体情况作深入的了解,面对不同的被采访者,以灵活性的方式发问。根据不同的人以及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采访方式。另外,在采访过程中需要快速准确地找到新闻切入点,明确采访目标。根据自己确定的新闻点,旁敲侧击地进行真实答案的搜寻。采访过程中,不能提出带有个人主观情绪的问题,应科学选择采访环境,让被采访者在心情放松的情况下接受采访,往往能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真正还原新闻事件的真相。
(四)掌握倾听技巧把握沟通方式
采访的真谛不是发问,而是寻找真正的答案,所以在采访过程中倾听是非常重要的。采访者提出问题后,应该耐心、细心地倾听被采访者的语言表述。善于利用新媒体工具——传统的采访记录方式可更替为录音笔、视频、网络直播等。在被采访者回答问题时,适当地进行眼神、表情、手势等互动,激发被采访者的表达欲望。同时,新闻采访必须具有时效性。当采访到新闻当事人的第一时间,就需要用最快的方式进行传播,用视频录制或图文结合的形式,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微博、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进行发布。依照新媒体平台传播的基本特点,最真实地将被采访者的事件表述进行还原,这样才能快速扩大新闻采访的影响力。
(一)大胆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策略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新闻传播的形式也不再单一。新媒体环境下,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传播力量,借助网络工具将新闻的影响力达到最大化。要在原有的新闻传播渠道上建立自身的互联网平台及客户端,让受众能够快速接收到发布的新闻信息。在客户端上收取的大量消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与权威性,同时不失时效性,实现了优势互补。在新闻采访之前,充分浏览各大互联网网站、微信、微博以及互动论坛等平台进行信息的搜索,为采访做好十足的准备工作。在采访进行中,采访者可利用手机进行视频摄像、图片拍摄、录音等,也可以直接连接wifi进行直播APP的连线报道,让受众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新闻采访现场。在采访结束之后,新闻工作者可以将深度报道在互联网网站、客户端APP、微信、微博、互动论坛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受众可以通过扫二维码、“摇一摇”等新型网络互动方式进行报道的接收与互动。大胆运用新媒体技术,将互联网流行方式融入新闻采访与报道,能够最大化地提高新闻报道人群触达率。
(二)新闻采访语言表达的创新策略
从传统意义上来看,新闻具有严肃性,而采访的形式及语言表达也应趋于理性与平静。新媒体背景下,大家对娱乐、趣味性的话题喜闻乐见。在新闻采访的语言表达上,可结合当前的互联网流行语进行趣味采访。比如一向严肃的人民日报,在财政部长楼继伟答记者问后,制作漫画版财政部长表情包,并将新闻命名为《一个自带表情包的财政部长》。通过互联网方式的语言表达,往往能够拉近国家政治经济新闻与普通民众的距离,让新闻采访与报道更加鲜活和更具生命力。随着自媒体的产生和发展,普通百姓可能在一夜之间成为新闻焦点。采访不同的人群时,语言表达风格需要及时进行转变。例如,若被采访对象为年轻人,采访语言可以融合网络用语,从而拉近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这一系列的语言表达创新策略,需要新闻采访者运用互联网思维、紧跟网络潮流、了解热点资讯、熟悉网络用语,根据不同的状况采用合理的新闻采访技巧和采访思维,对新闻事件进行充分的挖掘。
(三)新闻报道内容选取的创新策略
在新闻报道内容的选取上,需要新闻采访者具备扎实的新闻素养的同时,还要强化自身的新媒体思维。传统新闻采访者的新闻选题大多四平八稳,内容也多与受众的真实需求相差甚远,缺乏一定的“互联网+”思维,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因此,新闻采访者需要加强自身的新媒体思维,将互联网的作用最大化。而通过互联网筛选的新闻报道内容受欢迎的程度大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受众需求。另外,新闻采访者报道内容的选择渠道多,触达范围广,更容易选取创新的新闻报道内容以及报道最新的热点新闻事件。
而关于热点事件的新闻传播,受众只能通过新闻工作者的报道进行深度了解。所以,新闻采访者对报道内容的选取决定着新闻的质量和深度。任何一个片面的新闻报道,都可能让受众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错误的舆论判断。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内容的选取上以真实和客观为前提,通过创新采访思维,进行多角度新闻挖掘和新闻解读。在新媒体大环境下,若新闻话题的报道内容千篇一律,新闻采访便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所以在采访中,需要用心地发现、选取、创新内容,从而满足受众对新闻越来越高的要求。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访的技巧需要不断改进。只有在各个方面进行创新,才能在互联网浪潮中找到立足点。时代日新月异地发展,新闻采访者需要从多方面不断进行创新。首先,要不断改进新闻采访设备,灵活利用互联网进行快速高效的采访工作,通过技术提高新闻采访工作的时效性;其次,需要在语言上进行创新,改变新闻语言一贯的严肃风格,让新闻走进受众的生活。互联网时代,新闻报道不仅要传递新闻信息,还要符合受众的阅读习惯。趣味生动的语言风格、紧随潮流的网络用语,都可以成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访与报道的系列元素。另外,新闻采访者要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不断摸索新的采访方式,完善采访技巧,用创新的采访思维深度挖掘新闻点,担负起身上的社会责任,为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闻报道而不断努力。
[1] 王瑜.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采访的技巧与创新探讨[J] . NEW MEDIA RESEARCH,2016(5):108-115.
[2] 赵文华.新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工作的应对与创新策略[J] . MEDIA FORUM传媒论坛,2016(6):163-164.
[3] 喻国明.在《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发布研讨会上的发言[EB/OL] . http://www.weibo.com/p/1001603857260467 065703,2015-06-24.
作者简介:李金健,东莞日报时事新闻部记者。
G212.1
A
1674-8883(2016)12-02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