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洋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香晖园小学)
语文课堂“灵动”飞翔
张洋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香晖园小学)
灵动的课堂是彰显智慧的课堂,积极构建灵动的课堂,需要教师以学生为本,关注课堂中学生个体的精神生活,关注学生主体的情感需求,积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畅所欲言、展现自我的互动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学,自信地学,兴趣盎然地学。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就会自由地绽放,从而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灵动性;语文教师;学生主体
“灵动”是指教师在准确把握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课上呈现出来的学情及学生暴露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进行二次备课的应对策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那么,如何打造“灵动”的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充满自由、充满和谐,从而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呢?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是灵动课堂的灵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课堂才能绽放精彩,勃发灵动。否则,我们的教学就是教师自说自话的表演,就是对学生个体生命的消磨。因此,在备课前先去了解学生,分析学情;在备课中不时问自己:学生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学生会对哪些问题感兴趣?学生有没有研究这些问题的能力……这样,在教学中才会有的放矢,灵动高效。现结合于永正老师的《翠鸟》教学片段来谈谈自己的思考。
【案例】《翠鸟》教学片段一
师:上节课,我们认真研读了第一自然段,现在谁愿意上来把你头脑中的翠鸟画一画?飞的也好,不动的也好,谁愿意来画一画?
师:(点评)看!这只翠鸟正在叫呢,鸣声清脆,同学们画的这么好,可不能浪费了,谁能来介绍介绍这些翠鸟?
师:(指名)你来,下面这些同学都是来参观的。
生:这只翠鸟……
师:停!你看,同学们坐得这么好在听你的介绍,你应该先说些什么话呢?
生:(笑了一下,想一想)同学们好,你们看,这只翠鸟……
师:你觉得自己介绍的怎么样?
生:还不错。
师:于老师给你提点意见,人要有自信,不过也要实事求是,我觉得你介绍得还不够好,太简单了,原因就是你没有把第一自然段读好。谁还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些可爱的翠鸟?
师:从同学们的介绍和表情中可以看出来你们都非常喜欢翠鸟,那么愿不愿意当翠鸟呢?
生:愿意。
师:好,那么现在我们就把身份换一下,现在同学们是一只只可爱的翠鸟了。我是从欧洲来的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成员,我们绿色和平组织成员都是你们鸟类的好朋友,我想来采访一下各位翠鸟们,你的声音那么好听,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鸣声清脆。
师:哦?那叫几声试试(学生纷纷放开嗓子学鸟叫)
师:嗯,声音真好听,翠鸟们,你们的嗓子那么好,不知道会不会唱我们人类的歌曲?
生:会(指名唱)
【评析】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七彩的阳光,一堂课可以看出教学的精彩艺术。通过于老师教学艺术的七色光环,我发现支撑教学艺术的基石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于老师临时对自己的教学预设进行“改道”并顺学而导,使课堂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境,课堂灵动无痕,学生兴致盎然。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开展学习则是实现灵动课堂的关键。学生的认知差异必然会给课堂的学习内容带来一种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总学习内容的框架内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让“后进生”吃得下、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请看下一个教学片段:
【案例】《画家和牧童》教学片段一
师:现在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商人或教书先生,看到戴嵩画得这样栩栩如生,赞不绝口。自由选择其中的一句,好好练一练。
(指名学生运用不同语调,带着动作展示读,分角色读、齐声读。)
师:(采访)请问这位教书先生,欣赏这样一幅《斗牛图》,你想把内心的什么感受告诉大家?同样是赞扬的话,采用不同的读法,同样表达了赞扬的情感。
师:当时,除了教书先生、商人外,还有谁也在夸赞?
生1:牧童。
生2:过路人。
生3:戴嵩的朋友。
师:如果当时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围观者,你会怎样赞扬?可以结合老师给出的表示绘画技术高超的词语来说一说。
(课件出示:出神入化、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神来之笔)
生1:你画的牛栩栩如生,简直跟真的一样。
生2:这真是神来之笔,我从来都没见过这样的画。
生3:你画得这样活灵活现,难道是神仙下凡?
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都在夸赞,这叫做——(板书:纷纷夸赞)
【评析】
教师的随性引导,将学生带入了深度触摸文本之境,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碰撞,在思辨之中对整个文本的理解逐渐清晰。多元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从学习的实际出发,根据自身学习的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可以独立探究,也可以合作学习,还可以积极参与多边互动。激励学生学习,让课堂充满了活力,从而为完成教学目标搭建有效的平台。
灵动的课堂讲究拓展延伸的效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立足于课堂和文本,更要重视学习内容的多维延伸,实现语文学习的立体化、综合化和生活化。
(一)抓重点词句多维拓展
学习中,如果只有主问题,而没有教学细节的支撑,就只能是内容的粗浅感知或情感的表层触摸,课堂就会苍白无力。只有抓住关键词句,课眼才能如泉眼,用语文的甘泉滋润学生的语文素养。请看万小兵老师的教学片段:
【案例】《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小结)
师:(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引导学生抓住“战舰”“水雷”“大海”等关键词概括这一小节的主要内容,相机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本来”一词向我们展示出一种安宁、幸福、和平的生活环境;再与“战舰”“水雷”“坦克和大炮”等词语所映射出的画面进行对比,体会战争给自然界带来的各种不安宁。
师:运用刚才学习的方法,自学第二、三、四小节。
◆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整理出来的关键词语概括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想象画面,激发学生与小作者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评析】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陈老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抓住段落中的关键词语上串下联,多维拓展,引领学生潜心会文,使学生融入文本描述的情境,深刻体会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这时,文本、学生、教师之间的情感得到了完美融合,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灵动效果。
(二)依课文主题巧妙开发
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还应课内外结合,拓展内容,深化中心。但拓展应该要立足于文本,根据教学需要深入地挖掘文本隐藏的资源。如:
【案例】《番茄太阳》教学片段
师:请朗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和下巴,笑起来像个天使。看着她,让人隐隐心疼。”作者在灰暗无比的心情下,看到这样一个明明,现在,她的心中有了这轮“番茄太阳”,如果她再看到明明,会是怎样的?谁来把第六小节改一改?
师:同学们,明明长大了,如果她失去了双腿,还会微笑吗?那会是怎样的笑?用你的笔描绘一下吧!
师:读读卫宣利阿姨的《流泪的月饼》,再一次走进作者,读完后把你的感受与同学和父母分享一下。
【评析】
教师通过准确挖掘文本中隐藏的资源,引领学生“改课文”“想结果”“读作品”的拓展方式,发散孩子的思维,实现语文学习的综合化、立体化和生活化。
【综述】
语文教育的本真是: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具有“人的精神”的人,培养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灵动的课堂需要教师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依据文本多维拓展,使感悟更深刻,使内容更丰满,让语文课堂绽放活力。这种“灵动”的、充满活力,充满自由、充满和谐的语文课堂,将是我从师道路上的永恒追求。
任桂贤.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言积累[M].教育学文摘,2012.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