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红粉
浅谈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闫红粉
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文章就如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针对实际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积累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教师在组建小组的过程中,要使小组与小组之间能力不能有太大的差距,应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保证小组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比例相当。比如6人的小组中,就应以两名优等生、三名中等生以及一名学困生组成。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也要经常观察学生的综合表现,并定期对小组内的学生进行合理调整,从而促进小组之间保持相应的竞争水平。建立学习小组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打造一个相互合作的平台,并且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合作,而非表面上的“合坐”。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
组长:对本小组的学习活动进行分工、组织,并起到监督的作用,确保每一次的合作学习可以有序进行。
记录员:主要负责把小组讨论的重点、要点记录下来,并将这些讨论的信息在全班同学中汇报和交流。
汇报员: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所讨论的成果。
实际上,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这些角色是有变动的,可以定期对成员角色进行调整。例如,本次担任组长的,下次可以担任记录员的工作,让小组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轮流担任不同角色,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小组成员角色互换的过程中,学生之间有了交流与互动,还能增加学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团队协作精神。
在每一次活动前,为了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明确提出此次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每个学生在了解任务后组长可对成员进行分析,组织小组成员有序开展交流、讨论、实践。这样就可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并展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那些内向、被动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体验自身价值的重要性。
例如,在学习 “三角形的面积”时,让学生提前准备学习所需要的工具:形状一样的直角、钝角以及锐角三角形,每个三角形准备2个。在学习主要的知识之后,教师让学生们拿出准备好的图形,自己动一动手,将自己手中的三角形、每一组的两个三角形组成学过的图形,将图形组完之后,让小组里的同学一起交流,试着说一下每一个组的图形中,三角形和拼成的图形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合作内容只有体现了其探究性才能展现价值,所以不是所有的课堂学习都适合小组合作。对于简单的学习任务,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力量去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一些较为复杂的学习内容,单靠学生自己比较难解决或无法解决时就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之间能够达到真正的合作,但是有一部分教师却未能将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实施,只是为了体现课堂教学方式的多元化,盲目进行合作学习,这样只能让合作形式化,未能发挥合作学习的真正效用。因此,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将一些没有讨论价值或过于简单的问题去除,选择具有探究、开放、趣味性的内容。
可是,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实施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呢?笔者认为,应明确活动目的,合理选择相应的活动主题,并且提出有意义的讨论题目。教师一定要对教材认真研究,掌握好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并对学生的生活有所了解。
例如,对笔算乘法进行教学时,让几位学生进行板演示,之后对学生的板演示作评价,以感性认知为基础,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对于笔算乘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这个时候,每个小组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并分析,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补充,最后总结并归纳出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小组成员通过自己对问题进行探究,这些知识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些学困生大多比较自卑,在进行小组探究合作交流时总是畏缩在一旁,不敢动手,更不敢表露自己的想法,教师要针对情况加以改变。如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首先要优劣搭配、科学组织小组合作,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合作、探究。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交流,并鼓励学困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学生观点交流时注意交流的顺序,一般先学困生,后优秀生。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去。
作为一个团队,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应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相关教学研究发现,学生之间帮助的效果大于教师带来的帮助效果。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问题,如不善合作,所以,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提高团体合作学习能力的目的。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学生进行配合,理论上讲可以达到积极的相互 “依赖”,这种 “依赖”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其自身和小组是息息相关的。学生能感觉到自己在小组中的重要性,一个小组是个有机团体,只有成员间的完美的合作才能成功。
导学案内容具有普适性,通常是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进行的,这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后果,那就是存在一些学生学有余力的现象,未能培养出尖子学生。所以,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要改革与完善。首先,导学案应分层设计、分层要求,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留下足够吃得饱的较高要求的拓展内容;其次,按照尖子生的需要,设计合理的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避免了学习上吃不饱的现象。
小组合作学习将更多的活力注入课堂,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在课堂中,让更多的学生爱上这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他们的交流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合作学习所产生的拓展作用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并与学生特点有机结合,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让小学合作学习更加有效。
[1]甘胜平.浅析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数学,2012,(12).
[2]颜廷浩.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2).
(编辑:杨迪)
G623.5
A
1671-0568(2016)09-0088-02
闫红粉,吉林省延吉市东山小学教师。